魯酒科普貼|趵突泉,天生區域酒贏家

魯酒科普貼|趵突泉,天生區域酒贏家

經典大單品,34度特釀趵突泉

魯酒令,關注魯酒運營之道。(不拍馬)

從來沒有今年這個十一假期讓我覺得如此漫長,既沒寫東西也沒出去玩,就在家啥也沒幹過了,8點起床、22點睡覺,一天三頓飯,看看新聞聯播,中午睡一會,也許這才是正常的生活。

也許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應該如此忙碌,如此雞血,如此效率。翻看出國遊的朋友圈,有位大叔感喟:“工業化現代化的路子,本不應該是歷史的走向,雞鳴狗叫的耕織生活,才是人最合適的狀態。”這位大叔一大圈世界旅行之後得出的結論,在上世界60年代的零和經濟潮和環保主義者的反思中,已經形成理論形態,再往前追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危機思潮,對大工業社會弊病的反思就有了雛形。

近期,我要開個專欄,不說酒了,說說大人文、大歷史和大經濟主題,這個世界缺少真正的知識,我要帶大家領略下真正的思想世界和世間真相,屆時望各位提攜。又扯遠了。抱歉。

今天聊聊濟南的酒。之前的文章中很多都提到過趵突泉這個白酒品牌,作為濟南市酒,趵突泉在如今的白酒新時代中,略顯低調和內向,在新白酒文化、新白酒營銷、新白酒思維——令人眼花繚亂的粉墨登場中,一線品牌、二線品牌、省市品牌都跟風般的造概念、打創意、拼理論,配合著資本大棒、現代傳播和營銷模式花樣,中國白酒行業進入了淘寶模式,五花八門、競相鬥豔、派系龐雜,可唯獨沒有了人文感,中國白酒越來越少人文感。不論是想扛起中國文化旗幟的瀘州老窖,還是執現代白酒消費牛耳的茅臺,不論是捨不得,還是各色花郎,人文感越來越淡,這酒也就薄而無味了。

其實,就如同剛才所說,白酒品牌的全國化,正如17世紀以來人類向工業化時代飆車一樣,再也沒有雞血般的全國化擴張更能長久地摧毀一個白酒品牌了。

所以,在魯酒令看來,那些品宣會、粉絲俱樂部、地推活動、全國路演等等,都是扯淡,他們違背了一個命題——中國白酒不是大一統產物,無法實現地域覆蓋。有人問,茅臺、五糧液不是已經證明了可以通打全國麼?哈哈哈

我要正告所有老少爺們:茅臺不是酒!茅臺早已經不是中國傳統語境中的酒了。

好吧,現在再來說說趵突泉,一比較,大家就會發現趵突泉的與眾不同,這個品牌如同濟南泉水一樣,內修內蘊,坊間有說法:趵突泉不宣傳、不招商、不擴張,趵突泉只是為濟南人釀酒,為來濟南做客的人釀酒,做好家門口這個買賣就足矣。

這一點真難得!

有人說了,你魯酒令不是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魯酒快要玩完了嗎?在新白酒形勢下,魯酒難以抵擋那些外來品牌的凌厲攻勢麼?你怎麼解釋魯酒中部分品牌內斂內秀卻身處險境的矛盾?

其實,魯酒令也說過,紮好籬笆,存好糧草,夯實根據地才是出路。

內斂內秀者,並不會身處險境。甚至,魯酒令可以說,從古至今,沉默是金者,大都笑到了最後。反而是那些張張狂狂、嘰嘰喳喳者,都被埋到了塵埃裡。

趵突泉負責人邢憲卿給了魯酒令一組數據,再次證明了低調者才是掌控局勢的高手。

“趵突泉今年中秋國慶期間約增長7個點,50-150價格帶佔銷售額百分之七十,150元以上佔25左右,50以下佔5。中秋節前50天單瓶均價在80元。”

這是趵突泉的初步數據,亮出這個數據說明在今年這個旺季,趵突泉依然是贏家。

有人說,趵突泉充分利用了地標文化勢能,天生的區域酒贏家,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沒法解釋山東每縣一個地標酒卻沒幾個活下來的現實。趵突泉的贏家訣竅,就在於低調內修。

紮紮實實走路、別咋咋呼呼作秀,這是修養品牌唯一的門路。

現在,你知道為啥人家是贏家了吧。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那麼多法則和理論,真正的運營之道,就是耐住寂寞、冷看世間紛繁五彩,用心耕耘腳下一片土地,別跨界別花心。

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