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見蔡桓公》里,扁鵲真的見的是蔡桓公嗎?

我們初中的語文教科書中有一篇文章叫《扁鵲見蔡桓公》,說的是扁鵲想給蔡桓公治病,然後蔡桓公卻“煒疾忌醫”的故事。這篇文章的作者是韓非,出自《韓非子·喻老》。但是當我翻讀《史記》的時候卻驚奇地發現另外一個版本,這個版本來源於《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原文是這樣的:

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入朝見,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謂左右曰:“醫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為功。”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將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復見,望見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問其故。扁鵲曰:“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後五日,桓侯體病,使人召扁鵲,扁鵲已逃去。桓侯遂死。

《扁鵲見蔡桓公》裡,扁鵲真的見的是蔡桓公嗎?

兩個版本同時存在,這種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因為故事情節幾乎一模一樣,天下沒有這麼巧的事!所以,只能有另外兩種可能,有一個是杜撰出來的,亦或者說兩者皆是杜撰,那到底哪個才是歷史的真實。“煒疾忌醫”的主角到底是誰?

要知道誰才是主角就得先知道扁鵲是什麼時期的人,據史書推算扁鵲大概生於公元前407年,卒於公元前301年,活了約106歲(也許沒活這麼久,但是歷史就是這麼記載的,反正大概就是在戰國初期,因為關於扁鵲的記載大部分也在這個時代)。

《扁鵲見蔡桓公》裡,扁鵲真的見的是蔡桓公嗎?

我們再來看看蔡桓公,但是很奇怪的是歷史上查無此人,而且當時的蔡國雖然是姬姓,但是隻是個侯爵國,蔡國倒是有一個蔡桓侯,他是蔡宣侯的兒子,是不是筆誤呢?但是這個蔡桓侯在公元前695年左右,就已經逝世了,顯然和扁鵲兩個人不可能碰面。

那是不是這個齊桓侯才是對的呢?但是,齊國自姜子牙分封始建國開始都是個公爵國,並沒有出現侯爵的國君,而且齊國的國君只有一個諡號是“桓”的,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齊桓公,那是不是又是筆誤呢?但是,齊桓公大約生於公元前716年,卒於公元前643年,從時間上來看兩個人也不是同一時代的人。

所以我很疑惑,後來,我翻看史書發現了這樣一段記載,主角是秦武王,當然情節完全不一樣:

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君以告扁鵲。扁鵲怒而投其石:“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使此知秦國之政也,而君一舉而亡國矣。

這是另一個版本的“煒疾忌醫”,情節也不一樣,說的主角是秦武王,這倒與扁鵲生活的時代相符合。

還有一個故事出自《新語·資質》的記載:

昔扁鵲居宋,得罪於宋君,出亡之衛,人有病將死者。扁鵲至其家,欲為治之。病者之父謂扁鵲曰:“吾子病甚篤,將為良醫治,非子所能治也!”退而不用。乃使靈巫求福請命,對扁鵲而咒。病者卒死,靈巫不能治也。夫扁鵲天下之良醫,而不能與靈巫爭用者,知與不知也。

《扁鵲見蔡桓公》裡,扁鵲真的見的是蔡桓公嗎?

也是另一段煒疾忌醫的故事,所以,在我看來,扁鵲到底見了誰,發生了煒疾忌醫的故事,可能故事是真的,主角之一也是扁鵲,至於治病的人,由於扁鵲治過太多人,至於幫誰治,由於韓非和司馬遷都不是同時代的人,可能當時的人自己都不清楚,所以,只能通過別人的道聽途說,所以,傳達途中難免有誤。至於到底誰才是主角,也只有死去的扁鵲自己知道了。當然這是我的一家之言,你可能也有你的看法,說了這麼多,就想說:史料也不一定是對的,需要不斷的比對、死磕和琢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