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能聽懂,下課不會做題,成績提不上去,從這三點重新開始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存在這樣的學習狀態,上課明明聽懂老師講的所有的知識點了,可是一看練習冊怎麼就不會做題呢,成績始終原地踏步絲毫沒有進展,從教十年的我,今天給大家三點建議。

孩子上課能聽懂,下課不會做題,成績提不上去,從這三點重新開始

第一點,聽懂不表示會。

很多學生和家長會有這樣的思維誤區,聽懂就是會了。事實上,聽懂和會之間還有很遠的距離。聽懂只是第一步,記住是第二步,運用是第三步。

聽懂是老師教會了,但是往往很多學生第二步沒有做好,連記住都沒有記住就著急翻練習冊去做題,這種方法就是不正確的,我在課堂上會發現做到哪個題用到哪個知識點了才去翻書的學生,這就是地基沒打牢就著急蓋樓了,這樣的孩子就是盲目的勤奮,沒有方法。

家長措施:每一次做練習冊之前都讓孩子把知識點看一遍,時間允許的話可以讓孩子給我們講一遍,他會講,就說明他不僅聽懂了而且也記住了。

孩子上課能聽懂,下課不會做題,成績提不上去,從這三點重新開始

第二點,注重基礎,注重課本。

我們現在有太多的學生迷戀各種教輔書,可是有很多學霸只看教科書,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

看教科書不是從頭到尾把文字讀一遍,真正的看書會很慢,會有一個主動獨立的思考過程。

比如說這個知識這個定理是如何研究出來的?什麼時候去用?它解決了什麼問題?與以往的知識有哪些聯繫?發現了問題,思考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這才是真正的去讀教科書。很多中考高考的題都是書上問題的一個變形,所以我們更要重視由教科書延伸出來的問題,學會思考。

家長措施:不依賴教輔書,讓孩子多看教科書多進行重複的思考總結,萬變不離其中,如何出題都不可能離開最初的教材。

第三點,重視複習。

人的本性就是健忘的,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後慢,在20分鐘內會忘記百分之五十二的內容,也就是說我講了半節課,很少有人記得我上課時第一句話講的是什麼。

我們學習了知識,如果一天不復習,第二天就會變成和昨天一樣陌生的知識,隔一段時間就要去複習,讓知識真正記在頭腦中為我所用。

家長措施:

督促孩子及時複習,當天的內容,學過的內容都要去做一個計劃如何複習,怎麼複習,複習的作用不亞於聽課。

孩子上課能聽懂,下課不會做題,成績提不上去,從這三點重新開始

在我們老師之間有一句話大家比較認同,好學生不是教出來的,是學出來的,聽著像一種老師不負責任的態度,但強調的是有些孩子確實會學習。

如果孩子的狀態是上課能聽懂,但是成績漲幅不明顯,這個時候不是去報各種輔導班,買各種教輔書,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學會思考、學會總結、學會看書、學會複習,把好的學習方法告訴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