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ctDNA甲基化高通量測序用於肺結節診斷監測臨牀研究啓動

全球首個ctDNA甲基化高通量測序用於肺結節診斷監測臨床研究啟動

2018年9月1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廣州市基準醫療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基準醫療”)在蘇州洲際酒店聯合舉辦了『鐘聲』計劃—“ctDNA甲基化高通量檢測用於肺部結節良惡性診斷和監測的臨床研究(NCT03651986)”項目啟動會,項目牽頭PI暨本次啟動會主席鍾南山院士與基準醫療創始人兼CEO範建兵博士共同宣佈“鐘聲計劃”正式啟動!國內21家頂級參研醫院研究者親臨現場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計劃的啟動標誌著中國癌症早篩早診領域翻開了新的篇章。

全球首個ctDNA甲基化高通量測序用於肺結節診斷監測臨床研究啟動

鍾南山院士致辭

會上,鍾南山院士和範建兵博士分別致辭,展望對該項目的預期與願景。鍾南山院士講到:“現有的肺結節診療規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醫生對肺結節進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但相關診斷技術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液體活檢技術近年的研究進展飛快,為臨床帶來了新選擇。但是,新技術進入臨床必須有可靠的臨床試驗來驗證。通過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合作,基準醫療研發團隊開發的ctDNA甲基化高通量測序技術近2年在肺結節診斷方面表現優異,去年也啟動了一項臨床驗證試驗,公司表現出非常嚴謹的產品研發態度。今年,他們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開展的臨床試驗前瞻性入組上萬例肺結節患者,並進行長期隨訪。這是國際上第一項此類研究,試驗不僅對技術驗證有幫助,還可以讓參研單位系統性的開展肺結節診斷和監測工作,積累寶貴的臨床數據,推動我國肺結節診療體系發展,向全球發出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最強音!”

全球首個ctDNA甲基化高通量測序用於肺結節診斷監測臨床研究啟動

範建兵博士致辭

範建兵博士表示:“很榮幸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合作開展本次合作,這也將成為行業的里程碑事件。我們認為一個產品,既然會影響到臨床決策,就必須在進入臨床前經過非常嚴格的大規模多中心的驗證——從臨床中來,才能到臨床中去,這是分子診斷產品成功應用的一個必經之路。我們希望通過臨床試驗證實,基準醫療的非侵入性相關檢測產品能夠在真實世界實現肺癌的早診早治,讓患者獲益,從而在整個醫療衛生體系中體現社會經濟學效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腫瘤診療指南。我們也希望通過實際行動帶動整個中國分子診斷/基因檢測臨床研究模式的興起與規範化,提升中國臨床研究的整體水平。”

瞄準臨床痛點,助力肺癌早診

肺癌是世界上發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我國75%的肺癌患者在診斷時已屬晚期,5年生存率僅為僅為15%~16%。這種現狀一方面與缺乏篩查有關,另一方面更與缺乏科學鑑別肺結節的方法有關

。科學診治肺結節,做好肺癌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提高肺癌生存率、降低肺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如何有效鑑別肺結節的良惡性,一直是肺癌早期臨床診斷的難點。臨床常規檢查方法如血清學腫瘤標誌物檢查、影像學檢查和病理學檢查等在診斷肺結節良惡性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漏檢、有創等侷限性,因此,肺結節臨床管理需要一種更加準確、安全、科學的診斷方法。

基準醫療開發的AnchorGPS®肺部結節良惡性輔助診斷基因檢測,是國內首個以外周血中ctDNA為檢測樣本,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分析肺癌特異性的甲基化位點,鑑別肺部結節良惡性的檢測產品,為肺部結節臨床診斷提供全新的解決途徑,將助力中國肺部結節的精準診斷與監測。部分研究數據已在2017年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年會(AACR)和第18屆世界肺癌大會進行發佈。

強強聯合,開展多中心大樣本臨床試驗

『鐘聲』計劃由鍾南山院士和基準醫療牽頭,聯合華西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等國內21家領袖級醫院組織實施,

本項目計劃入組1萬+例肺結節陽性受試者,隨訪2-3年,各訪視點採集血樣、CT/LDCT影像學診斷報告和/或病理診斷報告及組織樣本,以期綜合評價ctDNA甲基化高通量檢測對肺部結節良惡性診斷和監測的性能及臨床價值。

在此項研究之前,基準醫療已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建行教授、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支修益教授合作,聯合全國18家頂級醫院開展“循環腫瘤DNA甲基化檢測用於診斷肺結節良惡性的多中心驗證研究(NCT03181490)”,計劃入組1230例受試者。目前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年內完成受試者入組並展開數據分析。

全球首個ctDNA甲基化高通量測序用於肺結節診斷監測臨床研究啟動

項目啟動會合影

基準醫療此次攜手鍾南山院士啟動“鐘聲計劃”,希望實現對肺部結節良惡性的精準鑑別和監測,為肺癌早診提供強有力的工具,促進中國肺結節陽性人群的“精準管理”,優化現行肺癌篩查與肺結節管理流程,提高中國肺癌患者的長期生存率。未來,基準醫療將繼續瞄準臨床痛點,從中國實際出發,針對危害我國國民健康的腫瘤,針對乳腺癌、結直腸癌等癌鍾啟動更多早篩早診研究的臨床項目,真正實現“引領精準醫療,造福千家萬戶”的企業願景。

(排名不分先後)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雲南省人民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胸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肺科醫院、汕頭市中心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吉林大學第二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基準醫療

基準醫療成立於2015年,致力於高通量測序的臨床應用和研發、提供國際領先的精準醫療技術和產品。公司由基因技術領域世界級人才領軍,憑藉在美國的成功經驗,在行業中獨樹一幟,以自主研發國際前沿的下一代基因檢測、臨床診斷、精準醫療和醫療“大數據”產品為核心業務方向,開發包括癌症早期診斷在內的具有高度臨床應用價值的系列產品及後續研發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