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首次實施填谷電力需求響應 在國內首創競價模式

10月1日至3日,江蘇省首次在國慶期間實施填谷電力需求響應,並在國內首創競價模式,最大填補低谷負荷142萬千瓦,累計填谷719萬千瓦,促進清潔能源發電全額消納,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近年來,江蘇電網峰谷差增大,同時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大規模併網,對電網平衡提出更高要求。省經信委、省物價局與國網江蘇電力決定,聯合開展國慶填谷電力需求響應。填谷時段為1日至3日0時至8時以及12時至17時。凌晨是風力發電出力相對較大的時段,下午光伏發電效率相對較高,這兩個時段全省用電相對較少,使清潔能源消納出現困難。

此次電力需求響應,江蘇首創競價模式,由計劃參與的負荷集成商及用戶自主申報參與的負荷量和所需激勵價格。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申報激勵價格低、負荷量大的負荷集成商和用戶參與響應。此次競價需求響應中,凌晨時段申報響應負荷總量為77萬千瓦,最高為5元/千瓦,最低為1.33元/千瓦;下午時段申報響應總量為112萬千瓦,最高為8元/千瓦,最低為1.33元/千瓦。經過競價申報、容量校核等環節,共有7家負荷集成商及43家普通電力用戶成為此次電力需求響應參與者。

1日至3日,6次電力需求響應累計填谷719萬千瓦。其中,3日2時15分、15時45分填谷量為最大,分別為128萬千瓦和142萬千瓦。如果沒有實施用電需求響應,當天江蘇電網的峰谷差將由1070.3萬千瓦增至1198萬千瓦,增大江蘇電網調差難度,影響清潔能源消納。

江蘇理士電池有限公司通過調整儲能設備的運行方式,參與此次需求響應,6次累計填谷5.32萬千瓦。公司儲能電站發揮削峰填谷作用,在需求響應時段進行充電,在其他時段釋放電能,滿足工廠使用,在沒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可獲得約12萬元的獎勵。

《中國能源發展報告》、《中國能源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月報、年報)、《中國能源互聯網報告》、《能源研究》(月刊)、《能源週報》、《中國天然氣市場運行監測週報》、《中國天然氣市場運行監測月報》等刊物徵訂通道皆已經開啟,訂閱請關注中能智庫並回復“訂閱”,或電話010-88825998或發郵件[email protected]申請訂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