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創“琵琶型橋塔”大跨中央索麵斜拉橋開工建設

近日,中交橋樑院設計的宜昌市興山縣峽口香溪河大橋工程開工儀式順利舉行。

國內首創“琵琶型橋塔”大跨中央索麵斜拉橋開工建設

香溪河大橋位於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境內——昭君故里,跨越香溪河,是水陸兩路旅客進入興山縣的南大門。項目總里程2.68km,跨河主橋採用(90+238)m獨斜塔中央索麵混合梁斜拉橋,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兩側設人行道),設計時速60km/h,橋樑標準寬度25.5m,橋下通航淨空高度不小於24m。兩側接線採用雙向兩車道二級公路標準建設,標準路基寬度12m。

國內首創“琵琶型橋塔”大跨中央索麵斜拉橋開工建設

特大橋樑景觀要求高、建設條件複雜、技術難度大,針對項目的突出特點,設計採取了一些針對性的創新設計方案及關鍵技術措施:

(1)結合當地昭君攜琵琶出塞的歷史文化,將橋塔創新設計為圓潤的琵琶造型,為國內首創,其意境恰如昭君懷中的琵琶,充分體現出興山縣的地方文化特色。

(2)香溪河兩岸地形陡峻,結合結構受力,將橋塔順橋向傾斜10度,既解決小邊跨結構受力的技術難題,又增添了一種琵琶彈奏的藝術韻味。

(3)為改善橋塔結構受力,首次將鋼管內套體外索應用在橋塔橫向雙肢結構中,三條細長索結構共同組成琵琶塔的弦,更加突出了曲線傾斜橋塔的景觀效果。

(4)

採用全壽命週期設計理念,鋼橋面應用UHPC超高韌性輕型組合結構,解決中央索麵斜拉橋鋼橋面鋪裝大懸臂更易疲勞、易開裂的世界性難題。

(5)在公司設計的大跨橋樑中,首次將具有耐久性好、徐變小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應用在鋼混結合段,解決大跨斜拉橋鋼混結合段部位易脫空、開裂、疲勞性能較差等問題。

(6)主體鋼箱梁採用免塗裝的高性能耐候鋼,降低了後期養護難度和養護成本,這也是公司首次在大跨橋樑結構中採用高性能耐候鋼,可以極大提高橋樑的建設品質。

該項目的建設,將助力推動宜昌西部貧困山區的產業發展,為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