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 爱心传递生命火种

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 爱心传递生命火种

朱俊与母亲、女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用一些疼痛,换回一个人的生命、一个家的希望、一群人的幸福,值。”江苏省仪征市新集镇朱俊和家人一直对社会弱势群体充满爱心和同情,他在11个月内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不但在江苏省尚属首次,在全国也极其少见。

当他知道,在这茫茫人海中,自己和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后,他没有丝毫犹豫,“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我知道,他一定是很多幸福的中心。而在那个时刻,也许只有我,有机会去改变他面临的糟糕状况,我必须全力去成全。”朴实的话语背后凸显的是朱俊甘于奉献、对人友爱的价值观。

从2001年开始,朱俊就经常参与无偿献血活动。2006年一次无偿献血中,他无意中看见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信息,没有犹豫便留下了血样。2012年12月1日,突然接到了仪征市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告诉自己与一名患白血病小伙的血型初配成功。可自己要去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家里面人并不知情,怕家里的父母担心,决定先隐瞒他们这件事,继续外出打工,然后从外地直接去南京中大医院。

2013年4月24日,朱俊在南京中大医院正式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赠。来自北京某移植医院的负责此次朱俊所捐造血干细胞专程护送的两位工作人员代表受捐者表达对朱俊的感恩之情,并一同给他带来受捐者的感谢信。“感谢您为我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让我有了再一次活下去的希望,也感谢您让我有机会去照顾我的家人。虽然我们不曾相识,但您的爱心与奉献,将改变我的命运,是您给了我重新活下去的机会……谢谢您,兄弟!”先前采集过程中有说有笑、神情轻松的朱俊,此时也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然而好景不长,对方产生了排异现象,意味着首次捐献失败, 他们一家得知这一消息时,依然做出了第二次捐献的决定。2014年3月5日,父亲带着欣喜和心疼陪同朱俊走进南京中大医院为同一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这在江苏省尚属首例。

朱俊的造血干细胞,让一名白血病小伙因此获得了重生的机会。朱俊表示,热心公益得益于父母从小的言传身教。农村朴实的父母会常常力所能及地做善事。朱俊的母亲心里至今还是责怪儿子偷偷隐瞒全家自己去医院捐献,看见儿子时眼泪流淌心里非常心疼儿子,毕竟是自己身上一块肉,但是听说儿子造血干细胞救回一个人的生命,还是原谅儿子了。每天早上6点起床上菜市场购买黄鳝、骨头等回来给他补补身体,弄好之后7点钟再去工厂打工。

其实,做父母的都心疼自己的孩子,朱俊的母亲说:儿子第二次去南京的时候,我在家一个星期天天担心,他岳父和他爸爸在病房外都哭过。虽然,儿子又一次“中奖”,但是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也让我们全家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什么情况,消除了顾虑。

爸爸是英雄,我长大了也要像爸爸一样去帮助别人,朱俊的女儿朱语彤这样评价他。

朱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用大义谱写了人间的大爱,彰显了最朴素的人性之美。而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用他们高尚的品质,在平凡的生活轨道上做出了令人敬佩的奉献,是新时期农村最美家庭的典范。(张 倩 黄兆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