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新藍海:S2B2C模式讓行業回歸本質

“醫美返修率高達30%,我們希望把這個數字降到5%。”

2018年8月24日,在一場主題為“撥開迷霧,樂享品質”的醫美公益巡講會上,趙路和大家分享了荔蜜的使命——讓美更安心。

第三方醫美信息服務平臺“荔蜜”,是亞信健康產業投資集團在大健康產業佈局的重要一環。

剛完成1000萬天使輪融資的荔蜜,被業內譽為“值得期待的醫美獨角獸”。上線不到兩個月,荔蜜已經完成對1000餘家醫美機構的嚴選,業務已經覆蓋重慶、成都、昆明和貴陽。

而被期待的原因,竟是由於它走了一條無人願意走、也沒人走得起的路:為打破問題頻出的醫美行業困局,荔蜜採用了一種比較重的商業模式——S2B2C模式:同時服務B端醫美機構和C端消費者。

一方面,幫助正規的醫療機構做好口碑,讓其人力、財力迴歸醫療品質;另一方面,幫助消費者做好醫美的嚴選,讓醫美更專業、更安全。

雖然模式很重,但卻也是可見的非常有效的。對此,荔蜜CEO趙路坦然而篤定,“累一點,沒關係,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醫美新藍海:S2B2C模式讓行業迴歸本質

陌生的“爆款”行業

倘若問及過去五年發展最快、利潤最豐厚的產業是什麼?醫美,絕對是無愧的“爆款”行業。

根據行業數據預測,2018年中國醫美市場或達2245億元,同比增速27.57%。相比於韓國,還有6倍增長空間。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預計突破萬億元,成為繼房地產、汽車、旅遊之後的第四大服務行業。

然而,欲速則不達。

趙路所說的“30%的返修率”,就是行業問題的一種集中表現。

醫美返修率,是指針對同一項目,進行二次手術的概率。返修情況分兩種:一種是對整形效果不滿意,而更多的則是因為整形沒做好,產生了功能上的問題,比如雙眼皮割壞了,閉不上眼等。

高返修率映射出的是:市場對這個“爆款”行業的陌生感,無論是B端醫美機構,還是C端消費者。

從B端看,黑醫美氾濫嚴重擾亂市場格局,市場上的黑醫美機構竟達正規醫美機構的8倍左右。

而在C端,醫美消費群體呈現出低齡化趨勢。醫美行業數據顯示,35歲以下的消費者佔據了96%,其中25歲以下消費者佔總體的53%。而在一組某醫美電商對玻尿酸用戶的統計中,18歲以下的消費者竟然佔到15%。

一邊是黑醫美盛行,一端是專業知識缺乏的低齡化消費群體。為打破這種不對等,一批第三方醫美平臺誕生,它們藉助互聯網的力量,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然而,要從本質上解決醫美行業痛點,就必須做得更重:不只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更要解決服務的問題;不僅要服務B端醫美機構,更要服務C端消費者;單做線上不夠,更要深入到線下的每個環節。

不同於其他第三方醫美平臺“幫醫院找客戶”的思維,荔蜜“S2B2C模式”的底層邏輯在於:幫客戶找醫院。前者的核心在於信息與流量,後者的核心在於服務和專業。

所以,荔蜜最大的價值在於這個“S”(Service),是目前解決行業痛點的有效路徑。而該模式最大的難點也在於這個“S”,這不僅需要深厚的行業基礎,而且需要大量的資金、人才、技術的支撐。

“還好,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成立荔蜜之前,趙路和他的團隊已經做了5年的積澱。

醫美新藍海:S2B2C模式讓行業迴歸本質

醫美版網易嚴選

“風控,是醫美的核心”。

這是荔蜜團隊的共識。在荔蜜平臺上,這種風控意識的集中表現為醫美的“嚴選”。

醫美本應該是一種決策偏重型的消費,並且影響決策的信息非常多,比如機構、醫生、項目本身、價格、口碑、評價等等。

然而,在紛繁的醫美市場中,消費者信息獲取途徑卻非常有限:各類廣告與推文。並且,廣告還可能是過度營銷的假廣告。亂象之中,真假難辨,誰來為消費者的顏值安全負責?

趙路給荔蜜的定位是——醫美版網易嚴選。“既然市場沒有給消費者以充分的知情權,那我們就來幫消費者做好品質的嚴選。”

依託亞信多年的大健康行業經驗,荔蜜與醫美行業頭部機構、行業協會、業內專家建立了深厚的合作關係,並逐步構建了荔蜜的核心資源——醫美大數據庫。

在此基礎上,趙路及其團隊為荔蜜構建了一套醫美風控體系,在平臺上則體現為荔蜜的“五大醫美嚴選”。

第一層是醫療資質嚴選。

在荔蜜,醫美機構入駐前都必須提供營業執照、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以及醫生的醫師執業證書、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等資質證明。

這也是大多數醫美平臺對入駐的基本要求,對此,黑醫美有著自己的應對之策——“掛證”。所謂“掛證”,就是租用醫生資質,一個月租金2萬塊錢左右,證明醫院具有行醫資質,但當做手術時就不是這名醫生來做了。

為了杜絕這類現象,荔蜜組建了一支近百人的調研團隊,他們走訪各個城市,針對醫美機構診療行為與醫務人員執業行為進行線下核查。

第二層是藥品器械嚴選。

在業內,一些黑醫美拿不到藥監部門批准的藥品,不惜偽造批文,從非法渠道進貨。更有甚者,直接用假冒偽劣藥品代替真藥。

以玻尿酸為例,醫美類三甲醫院的普遍收費在5000元/支左右。然而,通過微商渠道,一支玻尿酸拿貨價300元,甚至50元、80元的都有。

這些微商渠道的玻尿酸主要是黑作坊生產,根本沒有生產許可證,更別提無菌生產環境與臨床驗證了。

在荔蜜,所有上傳到平臺的項目所使用的藥品器械的品牌、批文和功效均明文標註,杜絕虛假、來歷不明的藥品和器械。

假機構、假醫生、假藥品是導致醫美行業亂象的最根本因素,我國90%以上的醫美事故都是出自於這樣的三非之地。荔蜜的嚴選核心就是做好對這些要素的風控。

除此之外,荔蜜還補充以對醫療技術、就診環境和機構口碑的嚴選。

與此同時,在荔蜜的醫美大數據中,沉澱了大量用戶交易數據及真實評價,構建了從醫美機構、醫師到消費者的行業數據閉環。用客觀數據說話,真正做到撥開醫美迷霧,讓消費者樂享品質醫美。

醫美新藍海:S2B2C模式讓行業迴歸本質

讓美更安心

消費者拿著一張“扇形全切雙眼皮只要999元”的宣傳單,問醫生,“還能打折不。”

在趙路看來,這是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現象,“醫美服務,是一件嚴肅的事,不是去菜市場買蘿蔔白菜。”

當然,消費者陷入這樣的誤區,醫美機構做了很大的“貢獻”。

以醫美行業的主流渠道搜索引擎為例,國內最大搜索引擎每天從醫療美容類廣告中收入1000萬,一年有近40億。醫美廣告收入則佔據了該搜索引擎廣告收入的頭把交椅,而在三五年前,其醫療類廣告的排名還是婦產第一,男科第二。

整個醫美行業開始重度依賴廣告營銷。有數據顯示,在醫美行業成本結構百分比中,廣告營銷渠道佔比高達50%。

然而,隨著行業入局者的膨脹,重金砸出去的漂亮的廣告,很難再為醫美機構賺回漂亮的業績了。行業數據顯示,醫美行業平均獲客成本在每人6000元以上,醫美機構處於“6成虧錢,3成持平,只有1成盈利”的狀態。

在趙路看來,這未必是件壞事,“營銷暴利的時代結束了,是該讓醫美迴歸行業本質的時候了。”

趙路說的行業本質很簡單,就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讓醫院做醫院該做的事,醫生做醫生該做的事,其餘的環節,比如傳播、服務、保障都應該交給專業的平臺。

荔蜜就立志於做這樣的第三方平臺。為此,趙路帶領團隊做了兩件事:一是搭建了完善的醫美保障體系;二是打造了一支近百人的線下健康管理顧問團隊。

保障體系的搭建,是為了解決醫美灰色地帶的保障問題。所謂的灰色地帶,是指醫美事故處於的尷尬境地:維權難、鑑定難、賠付難。

為此,荔蜜依託於其強大的團隊背景,並整合了行業資源,如公立醫院、科室、醫生協會等,為消費者提供了完善的保障和賠付體系。

荔蜜通過與國內專業的保險公司合作。免費為每一位選擇荔蜜平臺做醫美手術的顧客贈送具有完善醫療保障的醫美保險。即使在變美過程中出現保險範圍內醫療事故,贈送的醫美保險也能為顧客提供保障賠付。不僅如此,荔蜜還提供獨有的額外補償,保險公司進行賠付同時,平臺賠付與保險公司賠付同等金額。

當然,最好的保障還是把風險前置,從源頭減少醫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為此,荔蜜搭建了一支“專業健康管理顧問團隊”,為消費者提供“放心、安心、省心、貼心、暖心”的線下一對一服務。

從消費者需求評估,到醫美方案提供,到醫美機構、醫師的篩選,到手術風險分析,再到術後恢復的指導建議……荔蜜健康管理顧問將提供“術前、術中、術後”的陪伴式服務,讓消費者的“變美之路”更專業、更安全。

在這個“顏值在線”時代,讓醫美行業迴歸本質,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命題。還好,荔蜜們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