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開拓無線充電市場“藍海” 加士革公司推出自主研發無線充電芯片

近日,為打造智能藥房,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一次性採購了價值40萬元的150組芯片模組,用於給藥房智能軌道上自動發藥分包的藥籃進行無線充電,而這些芯片模組就來自高新區創業園的一家初創型公司——蘇州加士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加士革的主要產品無線充電芯片已經申請發明專利11項,能廣泛地用於手機、平板、相機、穿戴設備、小功率智能家居和醫療器械等產品中。

隨著互聯網的加速發展,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電子設備越來越多,給這些設備及時充電,成為必不可少的工作。近年來,無線充電設備由於技術含量高、操作方便、可實施相對遠距離無線電能的轉換等優勢,迅速被消費者關注。

“無線充電產業鏈分為接收和發射兩個部分,而這兩個部分中,最關鍵的就在於芯片。”加士革公司創始人陳瑤向記者介紹,目前市面上已有的無線充電技術中,應用最廣泛的是電磁感應式技術,其具有轉換效率高、短距離充電等優勢。隨著無線充電技術的不斷髮展,全球建立了首個基於電磁感應技術的無線充電技術的標準化組織——WPC(無線充電聯盟),該聯盟推出了無線充電Qi標準,不同品牌產品,只要有Qi標識,都可以用Qi無線充電器充電。“我們公司在Qi標準的基礎上,對主要產品無線充電芯片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發,相比傳統的無線充電技術,該產品具有轉換效率高且對位角度更好等優勢。”陳瑤舉例,傳統的無線充電應用設備都必須搭載一個充電底盤,只有處於底盤範圍內,並且距離要靠的很近,移動設備才能有效充電,這在很大程度上犧牲了“無線”內涵的便捷性,而運用了加士革公司芯片的設備,最遠在1米內仍然能有效充電,且轉換效率可以達到92%。他說,“給一臺iPhone X手機充電,採用最快的有線充電方式充滿電需要4.5個小時,採用傳統的無線充電需要6個多小時,而用我們芯片進行無線充電,耗時與有線充電幾乎相當。”

據介紹,這些優勢的取得,來源於加士革設計出的一種6.78MHz諧振型無線充電接收電路以及一種用於手機無線充電的多模式肖特基二極管整流電路,這兩種技術均為公司完全自主研發,由核心研發人員從關鍵的晶體管設計開始,先後進行模擬、數字部分的框架設計、原理圖設計和晶體管級的仿真等工作,然後選擇了合適的工藝進行了封裝、裸片測試等一系列工作,最終完成了產品。目前公司的產品已經申請發明專利11項,獲得授權2項。此外,還獲得軟件著作權1項。

陳瑤透露,加士革公司是他的第二次創業。“第一次創業時,我選擇了傳統的移動充電器,併成功地讓企業登陸新三板。但隨後,我逐漸發現無線充電才是未來充電市場的‘藍海’所在,於是我再度重新出發。”他強調,這項技術在醫療器械行業應用十分廣泛。目前,加士革已經研發出一款應用於腦起搏器的無線充電芯片,可以替代美國的最新技術。據悉,腦起搏器是一套需要植入人體的精緻小巧的微電子裝置,主要用來釋放高頻電刺激以減輕帕金森等病症。傳統的腦起搏器在5年後就必須從人體的植入部位取出,以更換新的電源部件。而採用了無線充電芯片後,植入裝置的患者只需要定期在無線充電設備附近坐一會兒,就可以順利完成充電,大大減輕了病患手術的痛苦。

蘇州加士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1月,公司主要研發人員全部來自東南大學國家ASIC 集成電路重點實驗室,且都具有集成電路項目研發、管理經驗。公司2017年銷售額達300萬元,2018年銷售額預計超過500萬元。陳瑤表示:“公司在做好無線充電芯片的研發及其系統方案設計的同時,還會將業務拓展到鋰電電源管理,物聯網等解決方案的研發。期望在未來的3年內,建成自己的無線充電研發測試實驗室,成為WPC的聯盟成員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