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終結民營體檢三巨頭時代,卻擋不住公立體檢市場“藍海”初現

在媒體開始鼓吹民營體檢三巨頭商戰持續十五年、即將被阿里終結的時候,天方達創始人李殿召給出的判斷卻是,“紅海”民營體檢市場大局初定,公立體檢市場的“藍海”初現。

阿里終結民營體檢三巨頭時代,卻擋不住公立體檢市場“藍海”初現

公立體檢市場的黃金期馬上要來了。

這個聽起來和公眾認知有些相違背的觀點,大概是李殿召在十七年前就做的判斷。當下,阿里系資本在民營體檢市場攪動的巨浪恰好證實了這一點。2019年,阿里系資本前後介入愛康國賓和美年大健康兩大民營體檢連鎖體,標誌著民營體檢行業大局初定,而李殿召卻認為今年的民營體檢並不處在黃金時期。

李殿召是天方達的創始人,該公司選擇於2002年切入健康體檢信息化市場,致力於通過互聯網匹配公立體檢中心和企業、個人之間的體檢需求,打造一個幫助各方實現健康體檢和健康管理的互聯網體檢服務平臺。

公立體檢市場的“藍海”初現

在媒體開始鼓吹民營體檢三巨頭商戰持續十五年、即將被阿里終結的時候,李殿召給出的判斷卻是,“紅海”民營體檢市場大局初定,公立體檢市場的“藍海”初現。

“民營體檢市場的快速發展,得益於資本推動下的實體連鎖、重資產擴張。然而,這並不適用於公立體檢市場的整合。”李殿召在接受億歐大健康採訪時表示,“

公立體檢中心依附於各級公立醫院,均以單體形式存在,短期內很難形成連鎖化品牌運營。

當媒體把目光聚焦到民營體檢市場,殊不知其僅佔20%市場份額,而剩下的公立體檢中心,則佔比高達80%。“這其中,愛康國賓和美年大健康合計市場佔有率不超過8%。”李殿召補充道。

在近幾年全民健康意識日益提升的日子裡,民營體檢市場長期處於強營銷的狀態,鋪天蓋地的民營體檢巨頭爭奪戰,也終於在半個月前落下了帷幕。在價格極具競爭優勢的民營體檢市場裡,如何從強營銷下的企業團檢為主,轉向自主的定製化個檢,併合理地貼上健康管理的標籤,則是擺在民營體檢機構面前的一道難題。

反觀公立體檢市場,弱營銷現狀仍絲毫沒有瓦解其強大的競爭優勢。“服務力量不足、欠缺營銷團隊、極少採取進攻性的營銷活動,導致互聯網上的體檢流量幾乎全部流入民營體檢中心。”李殿召談及公立體檢市場痛點如是說,並進一步解釋道,“然而,公立體檢中心技術實力強,醫院內部可協調資源多,品牌形象好,套餐價格往往是民營體檢機構的2-3倍,仍然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尤其去年爆出假醫生事件後,大約有15%的團檢客戶迴流公立體檢中心。”

由此可見,單體運營、營銷弱和服務力量不足是公立體檢市場的三大現狀。而李殿召創辦的天方達這家公司,則利用IT技術建立一個覆蓋體檢前和體檢後的互聯網平臺,幫助公立醫院開展互聯網推廣和在線服務,充當公立醫院的互聯網流量助手。

公立體檢市場進化論

天方達的模式,建立在這樣的事實上:公立體檢中心佔據了80%的市場份額,需要一個第三方平臺彌補營銷和服務的不足。

首先,體檢服務與體檢中心信息化建設程度緊密掛鉤,一旦軟件無法穩定運行,售後服務不及時,體檢中心就會陷入不能正常運營的困境。

2002年,國內體檢市場尚未出現民營勢力,天方達開始從HIS轉向健康體檢的信息化,為公立體檢中心提供體檢軟件產品——“杏林七賢”。

針對體檢軟件售後服務差這一問題,天方達組建本地化服務團隊,實現服務及時化。與此同時,天方達全面升級了公立體檢中心信息化解決方案,增加了導檢子系統、全預約管理子系統、自助機子系統、微信號子系統、健康管理子系統,擴充到19個子系統。

發展至今,天方達服務的用戶累計超過4000多家,其中公立體檢中心用戶佔比超過90%。

其次,民營體檢市場的崛起,促使公立體檢中心對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3至2014年間,民營體檢市場經歷了從萌芽到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而在2014年,慈銘、愛康國賓和美年健康展開了“體檢第一股”的爭奪戰。

相較之下,公立體檢市場則悄無聲息地將服務延伸至體檢後,為用戶提供無紙化體檢報告等線上服務,增強用戶粘性。也正是在2014年,天方達推出了“康康在線APP”,幫助體檢中心將體檢報告推送至用戶手機,開展線上諮詢和健康評估、運動飲食指導、可穿戴設備數據檢測、健康資訊等服務。

截至目前,康康在線APP累計為用戶發送體檢報告超過3000萬份,連接超過1200家體檢中心的體檢系統。未來,天方達將把康康在線APP打造成針對個人和家庭的醫療保健平臺。

最後,風風火火的互聯網創業潮2016年開始逐漸消退,而互聯網預約體檢服務卻開始蔓延到公立體檢中心市場。

2016年,天方達開始在互聯網上探索屬於公立體檢中心的流量入口,組建運營團隊彌補公立體檢中心的弱營銷現狀。“康康體檢網”則是這一時期向體檢前服務延伸的產物,通過搭建互聯網預約平臺,將體檢套餐推向消費者。

短短三年的時間,康康體檢網已經發展成為阿里、騰訊、京東、美團四大互聯網平臺上流量較大的公立體檢中心代運營商。越來越多的公立體檢中心入駐康康體檢網,與民營體檢機構同臺競爭互聯網體檢流量。2000多家入駐的體檢中心中,90%以上為公立體檢中心,超3000萬的月流水,正式宣告天方達的業務,從單一的軟件產品營銷,轉型升級為綜合運營服務。

“從體檢中心的信息化入手,逐步延伸到檢後、檢前兩個環節,天方達致力於打造一個以公立體檢中心為核心的互聯網平臺。”這是李殿召對於天方達的未來預期,並解釋道:“80%的市場佔有率決定了天方達會以維護公立體檢中心的利益為核心,堅守公立體檢中心這一陣地。同時向體檢消費端延伸,幫助公立體檢中心為團檢企業和體檢者個人提供更具粘性的服務。”

而李殿召之所以堅信不疑,是因為他有一個市場預估。他說,“按照2018年2800億市場總額計算,公立體檢中心市場規模超過2200億。假設有10%的業務量是通過互聯網平臺完成,每年的流水將超過220億。而這個數量級,已經超過美年大健康和愛康國賓兩大體檢連鎖機構體檢業務的總和。”

隨著交易量的增多,天方達將逐個擊破體檢行業的痛點。體檢套餐千篇一律、檢後服務無人管理,是健康體檢行業存在的兩大痛點。對此,李殿召表示,“醫療保健大數據+AI技術,也許是解決這一痛點的好思路。天方達將攜手華為公司的人工智能團隊、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的醫學專家,利用長期沉澱下來的海量數據,研發‘虛擬健康管理師’”。

對於深耕體檢行業十七年的天方達而言,雖然至今尚未完全解決公立體檢市場存在的所有問題,但無疑已經率先打通了診療的三大環節,並找到了一條不斷接近理想的實現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