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嘗再買,無人試吃機「嘗嘗」盯准了線下食品營銷的「藍海」

一句話介紹,“嚐嚐科技”推出了支持全品類的智能試吃機,放在辦公樓、學校等地,成為用戶常態的試吃選擇;給 B 端做營銷和市場調研,給 C 端做消費決策和導購。

與大多直接導向消費者購買活動的無人機器不同,嚐嚐科技的最終定位是幫企業做營銷,因而付費的是那些食品企業,用戶只需要填寫問卷就能免費品嚐,像是一個體驗版的分眾傳媒。這裡的市場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

  • 食品行業規模大、增長快、玩家多,意味著為這類企業提供營銷服務的天花板也較高。相較於剛需類食品,我們拿更需要做市場推廣的休閒食品舉例,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休閒食品行業銷售收入和複合增長率超過 20%,年銷售額已突破萬億元,相關企業已有幾十萬家。這一賽道競爭激烈,企業很注重塑造品牌,對營銷的需求也就更大。以贊助了今年世界盃的蒙牛為例,有報道稱其將投入至少 20 億用於世界盃營銷。

  • 過往的線上試吃和線下人力地推,驗證了試吃的模式和需求,重要的是要用更低的成本有效觸達更多的顧客。

    以線上試吃來看,淘寶試用中的“美食保健”類目共結束了八萬多次試用,每次報名參與的用戶在一千到一萬多名之間。用戶歡迎這種“佔便宜”的好事,品牌商也有打廣告、鋪市場的需求。

此前我們曾介紹過 Miss 推出的一款化妝品小樣機,與嚐嚐的切入角度有幾分類似,是給美妝品牌提供營銷服務。相較於美妝小樣,食物同樣看重消費體驗,但種類更多、推陳出新更快、消費頻次也更高,在無人試用上的想象空間或許會更大。

先尝再买,无人试吃机「尝尝」盯准了线下食品营销的“蓝海”

再看嚐嚐科技的無人試吃機模式,創始人金恆鑠告訴36氪,目前可以大致分為三方面來介紹:

  • 硬件方面

    嚐嚐試吃機採用封閉式櫃體,由於試吃機並不向用戶收費,會更加看重貨損控制,用戶只可拿取出貨口吐出的食品。嚐嚐科技改造了貨櫃內部結構,支持不同重量、體積、樣式的全品類食物,例如不同包裝薯片、不同包裝飲品,甚至雞蛋等易碎食品。貨櫃體積較大,單品倉儲量可以達到 1000 以上,而市面平均水平在 500 左右,因而可以減少補貨帶來的運營成本。

  • 運營方面

    嚐嚐科技主要根據食品的主力消費人群活動地,來確定具體落地選址,根據尼爾森數據,休閒食品網購消費者有 73.3% 是 18-35 歲年輕人,他們的主要活動地會在辦公室、學校,因而是嚐嚐的目標地點。試吃產品多為品牌方主動提供,不定期會進行迭代,豐富機內品種從而吸引更多顧客,嚐嚐的主要盈利將來自品牌支付的營銷費用。

  • 線上線下結合

    嚐嚐科技會要求用戶下載自己的 App,領取試吃福利並填寫相關報告,因而可以廠商可以獲得更直接的用戶反饋。金恆鑠表示,線上線下結合的試吃模式可以走兩條路,一是給品牌做數據服務,提供真實有效的市場調研;二是未來也能以 App 為入口,做流量變現,或是做電商業務。

先尝再买,无人试吃机「尝尝」盯准了线下食品营销的“蓝海”

嚐嚐初代產品外觀圖,目前正在升級迭代中

無人試吃機的模式很新穎,然而問題在於其壁壘有多高?更具體點來說,別的自動販賣機能直接添加個試吃功能嗎?

對此,金恆鑠也跟36氪分享了他的看法:首先是硬件設備上,現有貨櫃很難滿足試吃的用戶體驗邏輯以及完成試吃的潛在需求,大多的封閉式櫃體能支持的 SKU 較為有限,開放式貨櫃又不能有效防止用戶的多拿,交互上也無法滿足試吃收集數據的需求;二是在商業邏輯上,試吃機的品牌提供和販賣機的採買是兩條思路,貨品迭代要更快、選品也會有差異(一個是用戶會主動購買的,一個是商家想主動營銷的)。

團隊方面,創始人金恆鑠曾就職於中央電視臺、世紀佳緣、宜信等公司,主要負責市場營銷、推廣、品牌建設等工作。聯合創始人殷立雄曾就職於京東、樂視、小藍單車等公司,主要負責平臺運營和產品運營。聯合創始人任毅曾服務滴滴出行、吉利汽車等公司,主要負責企業運營等相關工作。

目前,嚐嚐的軟硬件產品均已開發調試完成,有過試運營,但仍處迭代優化中,尚未進行大規模推廣,下一步準備進入北京、深圳等地的高校及各大公司。已獲得洪泰智造的百萬級天使輪融資,洪泰智造將協助對產品及硬件基礎進行優化升級。嚐嚐也正開放融資,主要用於團隊建設、項目運營以及硬件採買等。

—————————————————

我是36氪詹妮妮,交流可加微信muar22,勞請備註姓名、公司、職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