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新媒體做好產品營銷?

如何利用新媒體做好產品營銷?

在闡述新媒體運營之前我們先拆分一下什麼是新媒體?什麼是運營?

新媒體的概念

度娘給出的定義是:”新媒體(New Media)是指當下萬物皆媒的環境,簡單說:新媒體是一種環境。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網絡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雜誌等。”

運營的概念

運營是以特定產品為運營對象,以企業階段性發展要求為導向,通過對運營資源(人,財,渠道)的配置、實施、優化,持續提升產品的目標人群與產品的關聯度。)

對於目前新媒體運營大多數的企業都以微信公眾號、微博、QQ、行業社群、直播、相關行業網站為平臺生產並推廣內容。小編今天主要針對微信公眾號及內容運營兩方面闡述對新媒體運營的見解。

一句話概括:服務號主要是向用戶提供更全面的功能服務,而訂閱號更多的是向用戶發佈圖文消息為企業及個人推廣品牌。

在此提示大家為新申請的公眾號命名請三思而後行,因為名稱一旦設定便不能修改! 在公眾號名稱的設定上請大家依據行業關鍵字及產品定位(調性)充分表達行業屬性及範圍(儘量避免與其他公眾號名稱重複)。

軟文及消息發佈數量上的二者區別:服務號每個月只能發4條消息,訂閱號則可以每天發佈1條消息。

由於小編主要目的是做品牌推廣,所以訂閱號的消息發佈數量絕對是優勢選擇。企業或組織一般可以申請服務號,而個人一般多數申請的是訂閱號。因為服務號申請需要提供相應的企業資質(如身份證、營業執照等)。當然企業也可以同時開通訂閱號和服務號分別用於推廣宣傳和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但有利即有弊,我們發佈的消息推送到用戶微信端時服務號可以直接出現在消息列表中,而訂閱號則只能出現在訂閱號的文件夾中需要點開才能看見。這極大影響了消息的曝光量和點擊率! (這裡請大家自行查看你們的微信消息列表)

服務號註冊成功後提供了二次開發接口功能和自定義菜單功能。自定義菜單對於運營者來說非常重要,合理並能系列規劃底部菜單不僅能為用戶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同時還是樹立良好品牌形象的直觀體驗。

如何利用新媒體做好產品營銷?

單圖文和多圖文區別:

單圖文是指推送一次僅發佈1篇文章,多圖文推送一次最多可以發佈8篇文章。小編認為可以根據自己所屬行業及精力靈活發佈文章篇數,小編所在企業是每天發佈4篇軟文,但優質原創的文章需要時間打磨,文章發佈並非越多越好!

小編自己運營的公賬號由於精力有限一週甚至半個月發佈一篇。但對於資訊類平臺每天發佈1篇文章看似就單薄了些。

如何利用新媒體做好產品營銷?

用戶數據分析

如何利用新媒體做好產品營銷?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用戶,上圖所示是業內普遍公認的用戶成長曲線。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對應著不同的用戶類型,分別是:初期用戶、種子用戶、成長用戶、衰退用戶、流失用戶。在這裡想重點強調一下初期用戶和種子用戶之間的區別,一般剛入道的小白通常會把兩者搞混淆甚至認為是一個概念,其實不然。

小編認為種子用戶應包含在初期用戶之中但並不是所有的初期用戶都是種子用戶。活動運營策劃一場活動可能面對的是社會大眾,由於種種利益因素初期拉上來的粉絲魚龍混雜。通常這種活動的用戶留存率都會很低更不要說需求獲取和轉化率。但是中間必定會有一批少量的優質用戶存在。我們稱這些忠實於我們產品並能為我們產品進行宣傳的用戶為種子用戶。而如何篩分出這一批種子用戶至關重要!

微信後臺對用戶的分析數據有:新關注人數、取消關人數、淨關注人數、累計關注人數等。用戶畫像:性別、語言、省份、城市、終端、機型。在這裡小編想強調的是: 一名優秀的運營專員一定要懂數據分析,因為數據是指導運營的基石。通過數據可以直觀的反應出用戶及產品存在的問題,為我們接下來的戰略部署及工作調整都有指導性建議。

如何利用新媒體做好產品營銷?

合理的推送時間

業界統計一般是早上的8點,中午11點,晚上8點以後推送會比較合理。

因為現在大家使用手機的時間碎片化愈發嚴重,基本都是早上在上班途中瀏覽一些行業新聞給自己一天的工作充電,中午休息會選擇看行業新聞,晚間臨睡前多數人會選擇看雞湯和娛樂類新聞。小編根據對微信後臺統計分析發現,一般一篇文章的熱度會持續3天左右時間,根據內容質量好壞及不同平臺的轉發也可能會持續一週左右的熱度。由於服務號一個月只能發佈4次,所以多數企業會選擇每週發佈一條,當然對於特殊時期,比如遇到大型活動需要集中推廣宣傳可以集中發佈造勢。

內容運營

我們目前處於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在我們周圍每天都充斥著各種信息,從以往的PC端到現在人人不離手的APP無時無刻不向我們傳遞著信息。把這些海量的信息歸結起來無非是文字、圖片、視頻、音頻。這其中包括各種內容類平臺、公眾號軟文、每天發的微博、微信;用圖片記錄生活、美食、運動、旅遊的垂直類APP產品;當下最火的直播、各大視頻網站、音樂、有聲小說等等。將以上內容進行歸納其內容大致又可以分為三類,即:

如何利用新媒體做好產品營銷?

· 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產內容,也稱UCC(User-created Content)

· 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專業生產內容,也稱PPC(Professionally-produced Content)

· 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職業生產內容

以OGC為代表的網站如各大新聞站點、視頻網站,其內容均有內部自行創造和從外部花錢購入版權;

以UGC為代表的網站如各大論壇、博客和微博客站點,其內容均由用戶自行創作,管理人員只是協調和維護秩序;

PGC則在這兩種網站中都有身影,由於其既能共享高質量的內容,同時網站提供商又無需為此給付報酬,所以OGC站點和UGC站點都很歡迎PGC。

文章寫法及規律

接下來主要闡述一下文章(軟文)的寫法及規律。軟文顧名思義是相對於硬性廣告而言,由企業的市場策劃人員或廣告公司的文案人員來負責撰寫的“文字廣告”。與硬廣告相比,軟文之所以叫做軟文,精妙之處就在於一個“軟”字,好似綿裡藏針,收而不露,克敵於無形。等到你發現這是一篇軟文的時候,你已經冷不丁的掉入了被精心設計過的“軟文廣告”陷阱。軟文追求的是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傳播效果,它將宣傳內容和文章內容完美結合在一起,讓用戶在閱讀文章時候能夠了解策劃人所要宣傳的東西,一篇好的軟文是雙向的,即讓客戶得到了他想需要的內容,也瞭解了宣傳的內容。

一、標題

標題決定文章的點擊率。

有吸引力的標題可以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博得大眾的眼球,從而增加文章的曝光量和點擊率。標題是文章的高度總結,即要富有感染力還要高度概括文章的內容並非易事!不建議大家一開始就成為標題dang,因為從長遠來看會影響品牌在用戶眼中的價值。在標題的設計上應埋入文章的關鍵詞及品牌詞增加文章被檢索的次數。互聯網有很多大神已經將標題的種類做了總結歸納。

二、概要

很多軟文都需要小編寫概要,但是大多數都只是引用了文章的第一段部分文字作為概要是有失偏頗的。概要從字面意思上解釋是概括文章要點。所以概要的寫法應遵循三個步驟:

讀:通讀全文,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和要表達的主旨。

抽:一般規範的寫作每段的第一句話通常是對本段的總結概括,而本段其餘文字都是用來說明第一主句的。所以在時間碎片化嚴重的今天,如果需要快速閱讀一篇文章的話可以只讀每段第一句從而腦補其他內容。讀到這裡,細心的您可以看一下此篇文章的每段首句都是段落的小結。

理:將抽取的每段總結句連接並理順。讓人讀起來感到語句通順並能快速瞭解文章大意需要紮實的文字功底。

以上是根據網絡及多年的寫作經驗總結的概要寫法。當然軟文和學術文章還有不同之處就在於軟文屬於軟廣告。既然是廣告就涉及到商業價值;所以在概要中還要埋設適量的關鍵詞和品牌詞。

三、正文

1.內容的好壞決定文章的轉發量。

文章長度可以控制在10-15屏(5S基準屏)左右是比較合理的。正文中可以插入圖片和視頻,畢竟圖片和視頻會更直觀的傳達內容。

太長篇幅的文章由於碎片化時間嚴重,多數讀者很少能通讀全文;太短的文章又難以充分表達主旨,會給人一種單薄無說服力的閱感。

對於不同領域的內容調性也應有所區別,目前像今日頭條和網易新聞是在做平臺,通過用戶訪問記錄及算法推薦給用戶感興趣的新聞而其本身並不生產內容。但是對於非平臺產品可以在內容上自生產並做垂直,小編的企業就是內容自產並專注文化領域的垂直動態產品。以下是從今日頭條等熱門內容型平臺為大家總結的內容版塊,僅供參考:

社會 熱點 科技 汽車 政務 財經 軍事 國際 歷史 教育 體育 娛樂 時尚 視頻 遊戲 動漫 旅遊 美食 養生 段子 美文 特賣 探索 問答

2.在文章段落的設置上小編們需要在紙上列出大綱。

想清楚每段要說明什麼,段與段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繫?每段是否需要配圖?在每段文字中埋設多少關鍵詞和品牌詞等等都需要小編三思而後行!否則很難寫出一篇優質的原創文章。

3.在視頻和圖片的選配上要做到清晰有說服力。

縱觀優質的傳媒公眾號都是自營編輯精選配圖,目的就是在視覺上給人營造一種高逼格的統一調性,防止圖片五花八門。圖片和視頻首先應保證清晰,這會給人一種權威感和公信力。試想電商網站的產品詳情頁都是模糊不清的會給人一種虛假偽劣的感受。其次圖片視頻要貼切的傳達出內容,畢竟圖片的職能是服務於文字。在視覺表現上要具有一定的衝擊力並且緊跟前沿設計風格。

如何利用新媒體做好產品營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