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裝備 之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縮寫為ISRO)印度的國家航天機構。現任負責人是G. 馬達範·奈爾。創建於1972年,其總部位於班加羅爾。組織總共僱傭了約兩萬名員工,主要從事與航天和空間科學有關的研究。

太空裝備 之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2017年2月15日9時28分(北京時間2月15日11時58分),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在該國南部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一箭104星,打破俄羅斯在2014年6月創造的“一箭37星”世界紀錄,是迄今人類單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一次。

​印度現代空間的研究最明顯的要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當時科學家S. K. Mitra進行了一系列的空間實驗。後來,印度科學家C.V.拉曼和梅格納德·薩哈研究和發展了空間科學的科學原理。

1945年,印度開始了空間科學發展的元年。兩位科學家維克拉姆薩拉巴伊和艾哈邁達巴德-巴巴開始了有組織的空間研究。初始的空間科學實驗包括宇宙輻射、高海拔和儀器的機載試驗以及科拉爾礦山的地底實驗。實驗室、高校和獨立機構都開始了各種各樣的空間實驗。

1950年,巴巴成為了原子能機構秘書長,為印度發展空間研究提供資金。這段時間,印度開始在氣象學和地球磁場方面進行研究實驗。1954年,北方邦國家天文臺在喜馬拉雅山腳建立。1957年,朗布爾天文臺在奧斯馬尼亞大學建立,印度總理尼赫魯進一步鼓勵發展印度空間科學。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為其他國家成功發射衛星提供了可能。

太空裝備 之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1962年,印度國家空間研究委員會由尼赫魯創立,第一任主席是維克拉姆薩拉巴依。1963年11月21日,發射第一枚火箭。1969年,印度空間研究委員會更名為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其職員人數由1986年的13488人增加到了1996年的16800人,2002年增長為16400人,現在已穩定在兩萬名左右。

ISRO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印度的航天技術以及各種國家任務應用。印度太空計劃之父維克拉姆薩拉巴伊在1969年曾說:“有人質疑發展中國家進行空間活動的相關性,對我們來說,我們的目的是確定的。我們沒有幻想和發達國家進行空間或者載人太空飛行競爭。但我們相信,如果我們想在全國或者國際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們必須在這個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印度前總統阿卜杜爾·卡拉姆說:“很多人膚淺地質疑新獨立國家進行國際空間活動的關聯性,認為這很難養活人口。他們想要印度在過社會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因此他們必須明白先進的技術可以應用於現實社會中的問題。”

太空裝備 之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