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會計舞弊-1

會計舞弊是指企業為了獲取經濟效益,通過授意或指使會計工作人員弄虛作假,從事違法操作,最終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的行為。會計舞弊性質上屬於一種惡劣的欺詐行為,不僅掩蓋了企業的真實財務狀況和潛在經營風險,也不利於 CPA 審計工作的開展。

1. 會計舞弊的表現形式

新會計準則中規定: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及時性。其中可靠性是指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如實反映,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可靠性是會計信息最為重要的質量特徵,如果會計信息失真就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狀況。目前,通過實證分析可以發現,會計舞弊的手段日趨複雜隱蔽,但歸根究底無外乎以下兩種表現形式:

1.1 無中生有

某些上市公司依據不存在的事項進行會計處理,進行現金週轉,多開發票報銷;或者直接提高成本,壓縮利潤,虛減資產,以達到避稅的目的。另外,通過不按規定確認收入、多計提或者少計減值準備調節利潤等非法操作,以此來粉飾會計報表和提升經營業績,達到籌集資金、取得貸款或者包裝上市目的。

1.2 財會工作者聯合舞弊,“聯袂演出”

利用企業內部控制失效時的職務關係混亂現象,例如,會計和出納由同一人員擔任,為貪汙腐敗,中飽私囊,損公肥私提供契機。關聯交易氾濫成災。通過資產置換的方式轉移利潤。

2. 會計舞弊的危害

2.1 影響政府經濟決策

會計信息可以實時反映經濟發展態勢,為政府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奠定重要基礎。但會計舞弊必然使會計信息質量受到不良影響,間接影響國家宏觀調控質量,影響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

2.2 不利於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會計信息作為外部信息使用者瞭解企業的窗戶,對證券市場的平穩運行意義非凡。會計舞弊會誤導投資取向,致使資本市場哀鴻一片。

2.3 會計界的信用問題受到質疑

接連不斷的舞弊現象使得會計行業面臨著深重的信任危機,尤其是這幾年來會計舞弊事件頻繁被揭發,使得人們對會計行業的信任發生懷疑,由此不利於會計工作的正常開展,影響到會計行業的發展,也使得整個社會信用環境日趨惡化。這是社會大眾所不喜聞樂見的。

論會計舞弊-1

6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