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舞弊-1

会计舞弊是指企业为了获取经济效益,通过授意或指使会计工作人员弄虚作假,从事违法操作,最终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行为。会计舞弊性质上属于一种恶劣的欺诈行为,不仅掩盖了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潜在经营风险,也不利于 CPA 审计工作的开展。

1. 会计舞弊的表现形式

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其中可靠性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如实反映,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可靠性是会计信息最为重要的质量特征,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目前,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会计舞弊的手段日趋复杂隐蔽,但归根究底无外乎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1.1 无中生有

某些上市公司依据不存在的事项进行会计处理,进行现金周转,多开发票报销;或者直接提高成本,压缩利润,虚减资产,以达到避税的目的。另外,通过不按规定确认收入、多计提或者少计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等非法操作,以此来粉饰会计报表和提升经营业绩,达到筹集资金、取得贷款或者包装上市目的。

1.2 财会工作者联合舞弊,“联袂演出”

利用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时的职务关系混乱现象,例如,会计和出纳由同一人员担任,为贪污腐败,中饱私囊,损公肥私提供契机。关联交易泛滥成灾。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转移利润。

2. 会计舞弊的危害

2.1 影响政府经济决策

会计信息可以实时反映经济发展态势,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奠定重要基础。但会计舞弊必然使会计信息质量受到不良影响,间接影响国家宏观调控质量,影响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

2.2 不利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会计信息作为外部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窗户,对证券市场的平稳运行意义非凡。会计舞弊会误导投资取向,致使资本市场哀鸿一片。

2.3 会计界的信用问题受到质疑

接连不断的舞弊现象使得会计行业面临着深重的信任危机,尤其是这几年来会计舞弊事件频繁被揭发,使得人们对会计行业的信任发生怀疑,由此不利于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到会计行业的发展,也使得整个社会信用环境日趋恶化。这是社会大众所不喜闻乐见的。

论会计舞弊-1

6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