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崗村:從按「紅手印」「分田到戶」到發「紅本本」「按股分紅」

小崗村:從按“紅手印”“分田到戶”到發“紅本本”“按股分紅”

唱出好日子,舞出新生活。(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楊睿/攝)


□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王蓓

從“泥巴牆、泥巴床、泥巴囤裡沒有糧,一日三餐喝稀湯”的窮困,到“住樓房,吃細糧,電視沙發西式床,還有餘錢存銀行”的富足,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走”了40年。

40年裡,昔日只有18戶人家的小崗村發展成了有1040戶人家的大型村落;四處漏風漏雨的茅草屋、泥濘的道路,被兩三層的小樓房、開闊的水泥路取代;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和如火如荼的鄉村振興行動,讓這座地處皖東北的崗丘村落,更多了幾分秀美與精緻。

40年裡,改革的腳步在這個“中國改革第一村”裡從未停止——從18位“大包乾”帶頭人以“託孤”的勇氣按下“紅手印”,實現“分田到戶”,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大幕;到率先在全省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村民拿到“紅本本”,穩定了承包權、鞏固了所有權;再到推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實施集體股份合作制改革、“三變”改革,實現“按股分紅”;如今,18位“崗二代”接過“接力棒”成為新致富帶頭人,承繼著“敢想敢幹敢為人先”的“小崗精神”,續寫小崗村改革發展新篇章。

“無論怎麼改,都是為了俺們老百姓過上好生活。”9月27日,站在距離村頭不遠的“金昌食府”門口,頭髮花白的“大包乾”帶頭人之一嚴金昌告訴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此時,他面前的村莊主幹道“友誼大道”上,鱗次櫛比的“紅手印”菜館、“大包乾”超市熱鬧繁忙,他身後不遠處的廣袤田野稻穀飄香,豐收在望。

“紅手印”拉開中國農村改革序幕

過去數十年裡,關於1978年的那個冬夜,18位農民如何聚集在一間低矮的茅草屋裡,立下生死狀、按下紅手印、分地包乾的故事,75歲的嚴金昌已經說了無數遍。“俺們當年摁手印搞‘大包乾’,就是想能吃上一頓飽飯,哪敢想現在的日子。”從剛開始只是簡單的講述,到如今,他更喜歡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穿插其中。

“包產到戶”前的小崗村,是全縣有名的“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結束,“一家只有百十斤口糧,只能拖家帶口出去討飯。”嚴金昌記憶中的窘迫,直到村裡僅剩的18戶人家在一張白紙上共同寫下那段石破天驚的話——

“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後能幹,每戶保證完成每年的全年上交和公糧,不在(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幹部作(坐)牢剎(殺)頭也幹(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把我們的小孩養到18歲”。

“18顆鮮紅的手印”見證歷史,也改變著歷史的軌跡。至此,小崗人開始了分田到戶的“大包乾”。隨後,經過實踐檢驗,村民自發的變革和地方各級幹部敢於擔當、踐行實事求是精神的勇氣,受到黨中央的肯定,“大包乾”上升為國家意志,成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基石。

“大包乾”後,“大鍋飯”時期“上工一條龍,幹活大呼隆,出工不出力”的情況消失了。嚴金昌一家分得35畝地,再沒有人願意偷懶,“一家老小鉚足了勁兒,每天天不亮就出工幹活”。

僅僅一年,成效顯現。1979年10月,小崗村糧食總產量6.6萬公斤,比過去增加了4倍,村民人均收入從上一年的22元躍升至350元。村裡第一次向國家交了公糧,還了貸款。“交夠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那一年,餓怕了的嚴金昌,“剩下的糧食捨不得賣,稻穀、花生、紅薯堆得家裡到處都是”。

1982年,嚴金昌家買了一輛小四輪和一臺收割機,很快,全家搬出了茅草屋,住進了磚瓦結構的新平房。和嚴金昌一樣,很多小崗人在短短几年內,就完成了住房和家庭生活的升級換代。

再摁“紅手印”留下改革發展帶頭人

然而,“一朝跨過貧困檻”的小崗村,卻“二十年沒踏進富裕門”。包產到戶數年後,小崗人遭遇了新問題:“糧食產量大範圍提高,賣糧越來越難,光靠種地只能解決溫飽,卻富不起來,大片土地拋荒,村民紛紛外出務工”。直到2003年,小崗全村人均收入剛過2000元,村集體存款為零。

18位“大包乾”帶頭人撓破了腦袋,卻再也想不出小崗村的新出路。

敢闖敢幹的小崗人,從來就不懼改革創新。2004年,從安徽省財政廳到小崗村掛職黨支部第一書記的沈浩,帶來了“三步走”的改革發展新思路——引進工業,發展現代農業和旅遊業。

小崗村村頭“金昌食府”的實際經營者嚴德雙是嚴金昌的四兒子。2006年,沈浩提議,讓村民把土地流轉給大戶耕種,解放出來的勞動力可以發展多種經營。63歲的“大包乾帶頭人”嚴金昌率先響應,以每畝800元的價格將全家35畝地流轉出去,隨即在自家的庭院開辦起“金昌食府”。2008年,外出務工多年的嚴德雙夫妻看好小崗村發展前景,聽從父親的建議,回鄉接過生意。十幾年來,小崗村紅色旅遊越來越紅火,“金昌食府”每年淨收入可達十幾萬元。

與此同時,流轉給種糧大戶和現代農業企業的土地,通過機械化、規模化耕種、企業化經營,根據地塊位置、平整度、土質,分類種植糧食和不同的經濟作物,既實現了土地經營效益最大化,保證了農民收益,也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

不光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經營模式,隨後,修建“友誼大道”、村容村貌大改觀,“大包乾紀念館”落成帶動紅色旅遊,村裡招商引資辦起了工廠,老百姓住上了集中規劃的新居……2006年,小崗村人均收入超過5000元。當年秋,沈浩掛職期將滿,村民們再次摁下“紅手印”,留下了帶領小崗村二次發展的好書記沈浩。

此後的三年裡,小崗村在沈浩的帶領下,沿著“三步走”的發展路子穩步前進。2009年11月,沈浩因積勞成疾,病逝在工作崗位上。此後,勤奮敬業、艱苦奮鬥、愛民為民、無私奉獻和銳意改革的“沈浩精神”,和“大包乾精神”一樣,成為小崗村不斷髮展的源泉和動力。

頒發“紅本本”開啟現代農村改革新篇章

今年2月9日,小崗村實現村集體資產收益首次分紅,村民每人領到了350元。“從當年的人人分地到現在的人人分紅,俺們從村民變成了股東,分了集體的紅,享了集體的福呀!”嚴金昌激動不已。

這樣的變革,源於2012年安徽率先在小崗村開展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和2016年10月在小崗村率先啟動的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

“通過衛星測繪,進行土地確權。”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告訴記者,每家每戶的測量面積都要公示,每戶的方位圖和畝數一目瞭然。2015年7月8日,安徽省土地承包經營權第一證在小崗村頒發,這個被村民稱為“紅本本”的證書,落實了土地集體所有權,穩定了農戶承包權。

隨後,鳳陽縣成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交易中心,規範有序推進土地流轉,形成了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經營權流轉的新格局。開展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設立風險補償基金,推廣“興農貸”“勸耕貸”,“紅本本”變成了可以抵押貸款的“活資產”。

改革仍在深化,活力持續彰顯。“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賦予了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為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創造了條件。”李錦柱表示,小崗對村組兩級資產清查核實,確認了塘壩、集體土地、林地等資產,按照資源性、經營性、非經營性分類,實行臺賬管理,讓全體村民對家底心中有數。成立小崗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建立股東臺賬,頒發股權證書,賦予了小崗村村民對集體資產更多權能。

與此同時,深化“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資金變股金”的“三變”改革。早在2012年已經成立的小崗村創新發展有限公司,與北京恩源科技、安徽農墾集團等企業開展合作,參與入股分紅。2017年,小崗村集體經濟收入820萬元,同比增長了20.6%,村民人人持股,人人分紅。

時間進入2018年,這片土地上的改革,在青年一代的帶領下仍在繼續——

39歲的小崗村小殷組村民殷玉榮,是18位新致富帶頭人中唯一的女性。2012年她返鄉創業,帶頭投資養豬,帶動村民共同脫貧致富。今年,殷玉榮再帶頭,探索土地改革新路,成立民益土地股份合作社,說服村民們以土地入股,“將村裡高標準農田以外的、零散的、不夠平整的土地集中起來,交給會種、會管的人,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解放勞動力,村民則可以按股分紅,再增加一份土地經營性收入。”殷玉榮滔滔不絕,“敢想敢幹敢創新”的“小崗精神”早已融入她的血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