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坦白说,这届国庆档表现平平。

就影片配置而言,本届国庆档有诸多亮点。张艺谋导演携艺术大片《影》登陆国庆档,国师的口碑影响力及票房号召力不言而喻;开心麻花《李茶的姑妈》与包贝尔《胖子行动队》双笑联手,两部喜剧颇具爆款潜质;港片《无双》集周润发、郭富城等一众大咖,导演庄文强曾参与创作经典电影《无间道》和《窃听风云》,《无双》的犯罪情节与正反角色冲突是他的拿手好戏,港片能否再续辉煌值得期待;《找到你》押尾上映,探讨当代女性生存困境,近年来现实题材电影如《我不是药神》、《盲山》多引人关注,《找到你》亦不可小觑。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黄金周预计票房火爆,但从数据上看则不尽人意。

据艺恩数据显示,2018年国庆档总票房18.88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7.7%,观影人次5575.5万人次,同比减少21%。

尽管2018年累计票房在10月4日当天突破500亿关口,好于去年同期,但国庆档整体并不景气,票房一路低迷。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1

喜剧双雄铩羽,影口碑两极分化

无双后劲十足,谁是票房英雄?


本次国庆档共有15部影片上映,其中《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新灰姑娘》等影片由于水花较小不作讨论,《找到你》虽为类型片外的一股清流,受各路大V热捧,但10月5日才上映对黄金周票房贡献力度不大,故也不做讨论。如今国庆档群雄榜已新鲜出炉,娱论君将盘点国庆档最受关注的四部影片,《胖子行动队》、《李茶的姑妈》、《影》和《无双》

《胖子行动队》总票房破2亿,对于初出茅庐担任导演的包贝尔来说可谓是战绩不俗。《胖子行动队》从前期宣发来看亮点十足,上映后却口碑扑街,豆瓣评分只有3.7分。有豆瓣网友认为《胖子行动队》烂俗、低幼,充满尴尬癌的气氛,还有观众指出《胖子行动队》剧情抄袭《王牌特工》,事后包贝尔发长文澄清这是致敬而非抄袭,态度还算有诚意,但观众似乎并不买账。

《胖子行动队》上映数天后口碑跌底,票房持续走低。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影》国庆档票房4.49亿,入围国庆档票房三甲。老谋子的票房号召力向来是有目共睹的。2001年一部《英雄》开创中国大片时代,其后《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等影片两次刷新中国票房记录,四次获得华语片票房冠军。

《影》被认为是张艺谋继《英雄》之后最好的影片,影片将中国风的美学传统发挥到极致,从太极八卦到国画晕染,去除不必要的其他颜色,仅保留黑白血肉四色,使影片彰显复杂人性的同时又蕴含中国古典哲学的禅意。《影》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若从市场接受度看,普通观众未必会成为老谋子的“知音”。

《影》口碑两级分化大,有把老谋子捧上天的,也有把他踩在地的。过于形式主义、主题空洞、舞台剧感太强是网友吐槽的重点。不过总的来说《影》的票房与口碑基本符合预期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李茶的姑妈》却没有那么幸运。尽管本次《李茶的姑妈》以5.13亿收官,成为黄金周票房榜季军,但对于曾经的国庆档冠军“麻花”来说还是输了。

《李茶的姑妈》改编自开心麻花同名话剧,李茶的姑妈是个有钱的寡妇,因为李茶的订婚仪式而聚首的一群人都在觊觎姑妈的财产,由此展开一场由金钱、谎言引发人生错位的故事。

作为开心麻花的第四部电影,《李茶的姑妈》并没有延续麻花昔日的风采。它的豆瓣评分仅为5.1分,首先从剧情来看并无新意,不仅叙事崩坏笑点失效,更严重的问题是它所流露出的物化女性和反智主义的倾向,让曾经的麻花粉感到愤怒和困惑。

曾几何时,“麻花出品必属精品”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开心麻花电影也成为国产喜剧片之光,但这部《李茶的姑妈》没有像《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那样口碑与票房齐飞,而是齐崩,可见好故事对于票房的重要意义。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相比之下,《无双》成为了本届国庆档票房最大赢家,截止10月7日,《无双》票房累计6.73亿。港片《无双》上映前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前几日票房惨淡,后凭口碑一路逆袭,登顶国庆档票房之冠。观众除了港片迷外有更多是自来水,一波三折的剧情、两大影帝飙戏让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影片讲述了落魄画家李问(郭富城饰)自述受到造假集团大佬吴复生(周润发饰)诱惑,一起制造“超级美钞”的故事,影片叙事功力扎实,情节一再反转,出人意料,又集结了犯罪、情爱、枪战等诸多刺激的元素,让人体验肾上腺素飙升的爽剧快感。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近年来港片有些低迷,有人甚至还发出“港片已死”的声音,而这部《无双》层层迭进的人物命运和情感铺垫颇具功力,港片认真起来还是能甩内地警匪片几条街的。《无双》上映八天后票房持续走高,截至10月9日,《无双》排片场次为88919次,排片占比26%,稳居影单榜首。

2

回首历年国庆档

佳片易求黑马难得

2018年国庆档以19亿票房收官,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亿。近年来国庆档一路高唱凯歌,屡获佳绩,而今年国庆档却显露一副败相,让人不由怀疑,国庆档的凉凉是不是揭示了影视寒冬的来临?

与今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7年十一。有《羞羞的铁拳》、《英伦对决》、《追龙》、《缝纫机乐队》、《空天猎》等五部较为强势的电影征战黄金周,竞争队形与今年无二。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而与今年不同的是,2017年国庆档出了一匹黑马。开心麻花喜剧《羞羞的铁拳》在长假期间疯狂吸金,率先成为当年国庆档第一部破十亿的影片。最后其在档期内累计票房达到14.63亿元,占据国庆档总票房的55.8%,可谓一家独大,战绩斐然。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除此之外,成龙作品《英伦对决》、港片《追龙》以及大鹏的《缝纫机乐队》都有着不俗口碑。整体来说,2017年国庆档热闹非凡,为十年来最佳。

回首十年前,2007年国庆档还未打开破亿局面。当年的票房冠军——杜琪峰徐克林岭东合作的《铁三角》仅斩获3000万票房。

而到了2008年,国庆档电影市场出现转机。由赵薇、周迅主演的《画皮》惊艳亮相,拿下破亿票房,以一枝独秀的方式称霸08年国庆档。因为《画皮》是国庆档首部单片票房过亿的影片,在当年颇为罕见,遂引起很高的关注度。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过亿票房让人分外眼红,也让国庆档的概念深入人心。在随后的09年和10年国庆档,《风声》和《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均收割近1.5亿票房。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2011年国庆档打破一家独大的僵局。由陈嘉上导演的《画皮》姊妹之作《画壁》与同是魔幻题材的《白蛇传说》正面PK。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两片走的都是爱情魔幻大片路线,最后也都在档期内留下过亿票房,多强竞争局面从此被打开,越来越多的影片想从国庆档分一杯羹。

尝到了11年的甜头,2012年有四部卖点十足的华语片扎堆上映。《太极》、《铜雀台》、《二次曝光》与《危险关系》,市场竞争激烈,然票房表现平庸,非但无一破亿,而且均票房惨淡,12年的国庆档可以说给整个电影市场浇了一盆冷水。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2013年没有延续去年的混战局面,但票房表现不凡。徐克携狄仁杰系列新作《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回归国庆档。这部IP续集在档期内票房突破3亿,总票房升至7亿,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2014年由宁浩黄渤徐峥联手的《心花路放》拿下国庆档近7亿票房,比去年票房冠军的成绩还要翻了一番。

《心花路放》同时也开启档期票房10亿+的新时代,国庆档变得更加炙手可热。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2015年国庆票房增幅约70%,最后以18亿完美收官。黄金周电影市场出现一超多强局面,其中开心麻花首部喜剧片《夏洛特烦恼》领跑众片以5.6亿票房夺冠,《港囧》同样突破5亿大关,位列第二。《九层妖塔》票房4.6亿为国庆档季军。三强票房表现出色,值得一提的是《夏洛特烦恼》既无高投资也没有大明星,却能反超同期两大高投资对手,可谓是票房黑马。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2016年国庆档仅以16亿寡淡收官,该档期近十年来首次下跌。票房遭遇滑铁卢并非偶然,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影片素质偏低,《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爵迹》《王牌对王牌》口碑低下,《湄公河行动》虽然口碑爆棚,但题材小众,难以力挽狂澜。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2017年国庆档复兴,麻花电影再度领跑黄金周,《羞羞的铁拳》叫好又叫座,斩获14亿票房。档期总票房亦突破20亿的关口。

2018年国庆档票房则表现得差强人意,票房冠军《无双》也仅以6.73亿收官,这个成绩,放眼十年国庆档英雄榜可以说是逊色不少。

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今年的累计票房较往年相比表现不俗,为何到了国庆档却发挥失常了?

3

是缺票补,还是缺一个爆款电影?


之前,据媒体报道,从10月1日起,有关部门将取消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的线上票补。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巨大反响。票补自2014年开始影响电影市场,观众能以诸如19.9元、29.9元的便宜票价看一场电影。猫眼、淘票票等电商以“补贴”发展大量会员。从那时起,普通观众进影院的习惯被低价电影票培养起来。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取消票补意味着这一惠民时代的终结,观众将以原价观看电影,尤其在观众普遍低龄化的今天,“消费升级”无疑会导致观众人群的流失。一旦取消票补很有可能大大减缓电影总票房增长速度。

尽管政策新规已于10月1日开始实行,但据《山西晚报》记者调查,国庆期间电商平台上还是能看到19.9元的低价票。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据艺恩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档平均票价提升1.4元,服务费略升0.1元,为2.1元/张。服务费从档期看,暂无明显变化。

有业内人士表示,改革完全落实需要一定的缓冲期,本次国庆档并未受新政策太多影响,而这可能是取消票补正式落实之前的最后一个十一。

电影消费门槛的增高或是国庆档电影票房遇冷的原因之一,但另一个更为关键的原因是本次国庆档影片整体质量欠佳,未出爆款。

2014年的《心花怒放》,2015年的《夏洛特烦恼》以及去年的《羞羞的铁拳》都以高口碑领跑国庆档,今年虽有《无双》和《影》两部质量上乘的影片,但《影》的艺术性使之较为小众,《无双》前期票房乏力,主要原因是映前宣发不到位,靠后期口碑自来水则损失掉不少黄金时间。喜剧片本是吸金热门,但《李茶的姑妈》和《胖子行动队》两部硬伤太多,因而失去票房带动力,无法延续前几年的喜剧辉煌。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纵观十年国庆档,2016年可以说是前车之鉴,质量不过硬的影片将难逃票房与口碑的双输结局。今年的滑铁卢再次证明,好片才是王道。市场正在慢慢回归理性,当票补的泡沫减退,口碑的优势日益明显,并逐渐发展为票房增长的内在驱动力。

4

预言影视寒冬过早

国庆档后影片尚值得观望

国庆档后,将有多部进口片会在十月上映。《超能泰坦》定档10月12日,是国庆后第一道科幻大餐。印度高口碑校园励志片《嗝嗝老师》催泪来袭,涉及教育话题,首映零差评。还有《帝企鹅日记2:召唤》、《无敌原始人》、《雪怪大冒险》、《我的间谍前男友》等一系列电影将填满十月剩下的时间。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除了进口片,国产电影《宝贝儿》同样引人关注。《宝贝儿》于10月19日上映,讲述了一个因为严重先天缺陷而被父母抛弃的弃儿江萌(杨幂饰),拯救另一个被父母宣判了“死刑”的缺陷婴儿的故事。该片此前曾入围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是唯一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电影。


国庆档票房冷着陆,预示影视寒冬的来临?



尽管国庆档票房不景气,但预言一个影视寒冬的来临,当下还为时过早。总体来看,2018全年影视行业依然保持了正常增速。

对于今年国庆档遇冷,或许偶然性因素更大一些,影片整体质量不佳是票房冷淡的主要原因,娱论君认为不能苛求每个档期都出爆款,一些票房阶段性下滑在容差范围内,行业从业者还需保持平常心。

随着取消票补政策的逐渐落实,可能会造成影院短期内上座率下降,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票房泡沫。据了解,去年票补约占整体票房的10%,这些补贴培养了大批进电影院观影的受众,也造成电影市场的宣发热与投资热,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屡屡发生。取消票补能促进观众理性消费,同时可以改善市场趋利短视之风,创造更优质的影视作品以建立良好的行业生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