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胃」遇上「健身夢」,申花俱樂部揭祕「冠軍菜譜」

“不吃飽,怎麼有力氣健身?”全民健身熱情高漲的今天,這一“金句”反映著飲食作為健身“神助攻”的重要性。人們想吃飽固然不難,但如何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科學就不那麼簡單了。

那麼,配合運動健身的餐飲怎樣吃才科學?時下流行的“吃草”、“代餐”、水煮雞胸肉、蛋白粉……是否成為普遍標準?吃慣了水煮魚、毛血旺、咕嚕肉的“中國胃”們,科學飲食該如何跟上、更新“升級”,進而成為全民健身的“神輔助”嗎?

当“中国胃”遇上“健身梦”,申花俱乐部揭秘“冠军菜谱”

發胖可別都怪“中國胃”

“不要怪我體重減不下來,實在好吃的不忍辜負”。現在的“吃貨”人群,一邊頻頻去網紅餐館“拔草”,一邊卻為自己有些豐滿的體型發愁,“雖然我也曾經嘗試‘減肥餐’,但我的‘中國胃’實在受不了那些菜譜,往往不到半個月就作罷。”

與他們怪罪“中國胃”不同,某餐飲集團董事長周智佳卻在中餐的幫助下完成了“健身大業”。自2002年起進健身房鍛鍊,周智佳一直保持“正常口味”,在他看來,中餐和健身並不矛盾,需要注意的是食物的總量控制、原材料的搭配選擇。

周智佳說,自己是湖南人,湘菜傳統特點就是“火大、油多、味精開路”。但要健身,少油少鹽的清淡飲食是必要的。“健身還需要多吃牛羊肉、雞肉等高蛋白的東西,食材需要新鮮、時令。”低油低鹽不代表必然能減脂,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也是重要指標。“碳水含糖比較高,假如長期低油低鹽,可一天吃二十桶餅乾,還是會發胖。”

此外,主食吃得太多,是國人目前飲食習慣的一個誤區。“這跟長期以來的歷史因素形成的習慣有關,總感覺一頓飯要吃很多主食才會‘飽’。”但通過米飯、饅頭等主食帶來的“飽”是短時間內使血糖含量增高,飢餓感降低,但“不抗餓”,而高蛋白食物等則不會,因此在飲食習慣上應該逐漸做一些調整。

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科學學院副院長王茹坦言,現在與運動相關的食物很多,需要有正確的選擇和一些基本的知識。對“碳水化合物是一切慢性病的罪魁禍首”這一“論斷”,要區分來看。王茹說,中國的五穀雜糧種類豐富,這些是很健康的食物,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夠減少毒素吸收,降低血糖,增加飽腹感,促進胃腸蠕動等。

“西方的漢堡、可樂、薯條等,碳水化合物含量確實很大,但中國也有這樣的食物,比如肉夾饃就是典型。”王茹指出,很多時候並不是中西方的差異,而是要看食物本身,避免進入飲食的誤區,不能違揹人體對食物的基本需求。

当“中国胃”遇上“健身梦”,申花俱乐部揭秘“冠军菜谱”

申花隊的食譜是什麼樣的?

對普通人來說,健身和美食是對美好生活追求的一方面。而對於專業運動員,一日裡的“N”餐,是職業性的一部分。“講究”或是“嚴苛”,“專業隊”的餐盤裡,食物是怎樣搭配組合的?據記者採訪瞭解到,運動員的飲食在日常訓練與大賽及備戰期間有所不同。平時,菜品種類豐富,限制較少,而備戰大賽或“連續作戰”後,或“清淡”調整或“高能”大補,飲食需要更加有針對性的安排。

上賽季問鼎足協盃的中超申花俱樂部非常重視運動員飲食。據介紹,俱樂部有專業廚師和營養團隊,針對球員身體狀況、天氣時令、賽程節奏來專門安排餐飲。隊員們的自助餐中,葷素均勻搭配,蝦、羊排、雞肉、牛肉以外,還提供水果、飲料和茶點,保證每天訓練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的補充。

復旦大學排球隊隊員陸洲騰介紹,訓練隊伙食形式基本是自助餐,約20種菜品葷素都有,種類繁多。“具體在其中選擇吃什麼,是個人根據自己胃口決定的,沒有強制性的要求。”陸洲騰介紹,

對於體型明顯瘦或胖的運動員,則由專業營養師制訂飲食方案,運動員需嚴格執行相應的飲食和訓練安排。

当“中国胃”遇上“健身梦”,申花俱乐部揭秘“冠军菜谱”

在申花俱樂部,球隊連續客場回來後,隊裡會提供甲魚、鮑魚、海參、鴿子等高補食物,補充體能損耗。但有些大賽前,運動員的飲食會相對清淡。陸洲騰解釋說,這是因為平常訓練量比較大,但備戰全運會前那一兩個月,反而運動量會下降,為了防止隊員、特別是主力隊員因為運動量下降而出現發福增重的情況,伙食會搞精瘦一些,比如多牛肉、雞肉,少豬肉、動物內臟等。烹飪方面也會減少紅燒、油炸這類菜品的出現。

專業的餐飲安排是一方面,運動員自身的“專業”飲食意識也不可或缺。申花俱樂部主教練吳金貴在足協盃奪冠後的假期中和隊員們“約法三章”:歸隊集中後進行稱體重,如果在半個多月的假期裡超出允許的體重,不僅要罰款,還會在接下來的海外冬訓中被“懲罰性地加練”。

“運動和飲食是非常重要的搭配,日常飲食要自覺養成好的習慣,這是職業化的體現。”陸洲騰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