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中国民24式马克沁机枪在性能上,完全超过日军92式重机枪

说到二战初期日军步兵武器装备,除了三八式步兵枪外,在机枪武器上面日军的装备并不占优势,比如日军的11年式轻机枪,在性能上除了精确度比较高之外,对气候条件要求苛刻,并采用侧置漏斗式装弹机,如果战时没有装弹机可以更换的话,需要人工进行填后才可以进行射击,费时费力不是很实用,日本陆军在1941年就开始全面换装96式机枪,把11式机枪替换给二线部队服役。

二战时期中国民24式马克沁机枪在性能上,完全超过日军92式重机枪

而日军的96式机枪,与国军当时使用的捷克造机枪,基本外形上的设计相同采用弹夹式供弹,是日军在战场上缴获到的捷克轻机枪后,进行外形上的仿制,但日本当时的仿制能力有限水土不服仍旧是困扰日军机枪武器正常使用的障碍,就像日本人本身特爱干净的洁癖一样,不容得半点沙子和尘土进入日军的96式机枪管内,一旦沾染污垢就经常出现卡壳的情况。

二战时期中国民24式马克沁机枪在性能上,完全超过日军92式重机枪

因为日本人换汤不换药依旧采用11式机枪内部设计构造只是把装弹机换成弹夹,外形上仿制的捷克式轻机枪而已,依旧采用6.5毫米口径,直到战争后期日军的99式机枪的出现后日军才有一把真正意义上性能均衡化的轻机枪。但日军99式轻机枪,采用的是7.7毫米,与三八式步枪和其它机枪的子弹不通用,所以日军99式机枪的使用在数量上有一定限制。

二战时期中国民24式马克沁机枪在性能上,完全超过日军92式重机枪

日军99式轻机枪最大射击距离2000米,平均射速分钟550发。中国捷克轻机枪最大射击距离1000米,平均射速500发,采用德式口径7.92毫米,与中国进口的毛瑟手枪,仿制德国的中正式步枪的子弹通用,从数据上来看日军的99式机枪在射击距离上要与中国民国时期仿制的,捷克式轻机枪射程更远,几乎可以当成重机枪使用,所以日军的99式机枪的重量达到了11公斤。

二战时期中国民24式马克沁机枪在性能上,完全超过日军92式重机枪

说到重机枪,日军92式重机枪是仿造法国的哈奇开斯重机枪,但发明的者却是美国人,日军仿造的92式重机枪,射速在每分钟550发,与日军的99式机枪射速一致,采用气冷式设计按道理来说应该更加先进化,但从日军实战后发现,每分钟的射速其实只有200发左右,射速慢意味着精度更高这是日军重机枪设计上最大优点,也是最大缺点,美军把日军的92式重机枪形象的称为啄木鸟,但精度高不意味在大规模战场上使用,能控制战场走势。

二战时期中国民24式马克沁机枪在性能上,完全超过日军92式重机枪

当时中国通过德国的技术援助仿造了德国MG8马克沁重机枪,射速上达到了每分钟500发,采用弹链供弹,可以使用德制7.92毫米穿甲弹,200米穿甲能力在15毫米左右,可以近距离对日军的89式坦克和92式坦克造成威胁,也可以当成防空机枪使用。淞沪战役期间,日军2辆坦克突进上海市区街道,被国军使用的民24式重机枪打成筛子。

二战时期中国民24式马克沁机枪在性能上,完全超过日军92式重机枪

二战时期中国民24式马克沁机枪在性能上,完全超过日军92式重机枪

民24式重机枪,由于射速快战场把控能力强,往往日军步兵要攻下国军的机枪火力点,都要造成上百人的伤亡所以在战场上被日军誉为“死神镰刀”也成为日军战防炮和山炮重点打击目标,因此往往一场重大的战役下来,重机枪就被日军炸毁殆尽,往往造的速度抵不过战损的比例,到抗战的中期阶段,每一挺民24式重机枪,都成为都国军宝贵的战场重火力,往往只在重大战役时才拿舍得拿出来使用,二线部队部队装备不多一个团有4挺算是不错的,而精锐力量又被老蒋藏着掖着,日军的一个大队正常装备有12挺重机枪,特混大队也最少有8挺,尽管我们重机枪性能上比日军的92式强但装备的数量太过分散和稀少,并且日军有完整的强大的工业基础,到后期一些部队装备缴获日军的92式机枪,要多过装备民24式重机枪的数量。二战结束后中国对民24式重机枪使用一直持续到70年代,对越反击战还有民兵在使用,成就血染的风采。

二战时期中国民24式马克沁机枪在性能上,完全超过日军92式重机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