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当年是怎样击败铁浮屠的?

城府学


宋朝,一个一直被视为中国历史是最为积弱的朝代,曾遭西夏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的轮番吊打,而且对手是一个比一个狠,但却能历经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那么宋朝凭的是什么?

铁浮屠又称为铁浮图,是女真人重装骑兵的别称,金兀术手中的王牌。

铁浮屠是一种经过冷锻技术打造的重型盔甲,因为铁浮屠能够刀枪不入(类似于三国时期南王孟获的藤甲军),与拐子马一起随同金兀术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据《金虏图经》中的记载,金军"专尚骑",骑兵是早期金国唯一的正规军,而有资格穿戴铁浮屠重铠的女真骑兵,都是金军中最精锐的军队,因此,"铁浮屠"与"拐子马",就成了金兀术手中的王牌。

与"拐子马"两翼包抄的战术不同,"铁浮屠"的战术就是正面攻击,除了作为重装骑兵作战之外,它还可以在不利于重装骑兵作战的区域,下马作为重装步兵投入战场作战。

"铁浮屠"重装骑兵下马攻城的战例,最早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四所载的仙人关之战,此战金军"人被两铠,铁钩相连,鱼贯而上",而《三朝北盟会编》记载的顺昌之战中,金军"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这些都说明了"铁浮屠"经常在攻城时舍马步战。

铁浮屠参加了金兀术所有指挥的重大战役:

1127年,金兀术率领五千拐子马和一千铁浮屠向中原进军。

1128年,金兀术的带领铁浮屠和拐子马,攻陷了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

1129年,金兀术带领铁浮屠和拐子马第三次南下,直逼长江天险。

1130年,金兀术带领铁浮屠在黄天荡,被韩世忠击败。

1131年,金兀术再次南下,结果被岳飞击败。

1132年,金兀术带领铁浮屠与岳飞大战于南霸桥,遭受重创。

1133年,金兀术带领铁浮屠联合伪齐大举南下中原,被岳家军打的而损伤过半。

1134年,金兀术带领铁浮屠企图攻下川陕,但在仙人关之战中被吴阶兄弟击败。

1135年,岳家军首次北伐,途中遭遇金兀术指挥的铁浮屠,金军大败。

1136年,岳飞再次北伐,途中再次遭遇铁浮屠,铁浮屠损伤过半。

1137年,金兀术再次企图攻入川陕,但又吴阶击败。

1138年,金兀术带领铁浮屠大败宋朝在山西的军队并占领了山西。

1139年,金兀术带领铁浮屠再次南下中原,依然被岳家军击败。

1140年,金兀术势如破竹地杀到了顺昌城下,此战铁浮屠与拐子马损失过半,退兵途中又遭遇岳家军的拦截,铁浮屠全军覆没。

从以上战例中不难看出,曾经推翻大辽和灭掉北宋的铁浮屠,在面对南宋军队时并无多大的优势,因为南宋军队祭出了铁浮屠的克星——神臂弓和长刀、大斧等打击性钝器。

南宋绍兴四年的仙人关之战,被誉为是南宋十三处战功之一。

绍兴三年(1133年)冬,金兀术率领铁浮屠、拐子马攻占了川陕重镇和尚原,南宋川陕宣抚司都统制吴玠率主力退守仙人关,控扼了入蜀隘口。绍兴四年(1134年)二月,金兀术与陕西经略使撒离喝集结步骑10余万金军,准备破关入蜀,从背后迂回包围南宋,因为正面岳家军这关确实是过不去。

金军自仙人关以北铁山凿崖开道进至仙人关下,扎营40余座与宋军对垒。

金军立炮数十座攻击仙人关及杀金坪,吴玠命将士以巨弓、炮石迎战,金兵死伤无数。金兀术见久攻不下仙人关及杀金坪,便将全军分为两阵,铁浮屠人披两铠,铁钩相连,鱼贯而上的攻击仙人关、杀金坪。宋军则依托险隘坚垒,以神臂弓轮番发射,然后持长刀、大斧等打击性钝器,将金军杀得尸横遍野,此后,金军隔渭水与宋军对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未敢攻蜀。

“神臂弓”又被称为神臂弩,是南宋军队弓弩手的制式兵器。

从《宋史兵志》中的记载中可以得知:神臂弓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其射程远达二百四十多米,号称其他器械都及不上。神臂弓拥有如此巨大的冲击力,无疑成为了铁浮屠的克星,而南宋军队的长刀、大斧等打击性钝器,同样给铁浮屠巨大的杀伤,例如岳飞之子岳云凭着手中的一对锤枪,在金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最终获得了“赢官人”的称号。

而作为金军主帅的金兀术,除了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外,还在其《遗行府四帅书》中曰:"吾昔南征,目见宋用军器,大妙者不过神臂弓,次者重斧,外无所畏。"


刀墓手札


岳家军鼎盛时期约有十万人,分为十二军,背嵬军便是其中最为精锐的一部。有骑兵八千和步兵数千。这也显示出中原骑兵部队的特征,尽管说骑兵,同样注重步骑结合、协同作战的战术。

▲宋代骑兵想象图

▲宋代马铠

由于背嵬军是岳飞的亲军,故统领是岳飞的儿子岳云。《云麓漫钞》记载:“韩、岳兵尤精,常时于军中角其勇健者,别置亲随军,谓之背嵬,一入背嵬,诸军统制而下,与之亢礼,犒赏异常,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

何谓“背嵬”呢?据说是韩世忠首创,后来被岳飞借鉴。“燕北人呼酒瓶为峞,大将之酒瓶,必令亲信人负之。韩兵用以名军。峞即罍,北人语讹故云,韩军误用字耳。”看来,背嵬,的确是在背上背负什么,也许其形象和后世日本武士“母衣众”骑兵有几分相似。

背嵬骑兵主要装备有长、短刀,约十支短弩 ,二十支硬弓弓箭。头戴扎着重围顿项的铁盔,身穿铁叶与皮革制作的重甲,也是非常近似“铁浮屠”。

▲南宋武士的装备

背嵬军战术多变,基层战斗力强,可以分成多个独立的战斗小组,紧密配合。与敌人作战,战斗中背嵬军距离敌人一百余步时由七八人开弓放箭,另外七八人用短弩射马,杀伤敌人一部分人马挫伤其锐气。然后长刀对劈,迅速冲锋,集结整队再冲锋,如此几番下来,不仅大量杀伤敌兵,还可以相机一举击溃敌军(如果是弱敌,是经不起这样的战术的) 。

▲宋代骑兵长矛

凭借着这支强悍的部队,岳飞百战百胜。 这一万来人的背嵬军把“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一次又一次的打破。郾城一战,背嵬军先以步兵大破金军精锐“拐子马”,再以精锐骑兵猛冲敌阵,终于大败兀术的精骑一万五千人。

岳飞的奏折称:“杀死贼兵满野”。 兀术集结三万骑兵再攻颖昌,岳云以背嵬军骑兵八百挺前决战,直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大部队随后跟进,“杀兀术婿夏金吾、副统军粘罕索孛堇,兀术遁去”。

在朱仙镇,500背嵬精兵大破十余万金军。怪乎袁甫在《蒙斋集》赞背嵬军道:“背嵬军马战无俦,压尽当年几列候,先辈有闻多散佚,后生谁识发潜幽”。

十年对金作战中,岳飞的军队以牺牲一万五千人,伤残两万人的代价,杀死战斗力强悍的金兵约十五万人,杀伤至少五万人。使娇纵已久的金人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


中华冷兵器


大约在一年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铁浮屠和拐子马的文章,名字就叫《金军横行天下的“铁浮屠、拐子马”究竟是什么,岳飞如何大破之》,这里再次把这个问题简单讲述一下。

一、何谓铁浮屠

“浮屠也叫“浮图

,在佛语中是塔的意思,铁浮屠也就是铁塔。金朝的铁浮屠,士兵骑在马上,无论是人还是马,全身都披着重甲,只露出俩眼睛,远看像一座铁塔一样,其实就是重装骑兵。叫他铁塔,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铁浮屠非常精锐,士兵因为负重很大,所以都是选的最强壮的士兵,马也是最好的马,打起仗来非常厉害,是金军精锐中的精锐,战斗力和防御力都极强。
二、铁浮屠如何打仗

在战争中,“铁浮屠”负责攻坚任务,金军规定,铁浮屠只进不退。为保证马不后退,整个马队后面要放上“拒马子”,每前进一步,就把拒马子向前移一步,以示誓死不退的决心。“铁浮屠”每三匹马用皮索相连,“堵墙而进”,也就是说整个铁浮屠像一堵墙一样,打一拳是一拳,拳拳到肉。

但铁浮屠也有弱点,那就是机动性不强,为解决这一问题,金军在铁浮屠两翼配上了中、轻骑兵——拐子马。拐子马分为“重枪拐子马”和”弓箭拐子马“,用以对敌军远袭以及迂回包抄和突击。拐子马中的每个骑士一般都备有两匹马,以保证作战时的机动性。正因为作战时这些骑兵位于两翼,也就是两拐,所以称拐子马。

金兵在作战中,常以几千铁浮屠正面突击,制造足够的压迫感,一万拐子马从两翼迅速包抄,当时辽、宋军队与其对阵无从下手,闻风丧胆。

三、岳飞如何破铁浮屠

要破铁浮屠,必破拐子马。岳飞是如何做的呢?

首先,对付拐子马,办法是挖壕沟。在宋军两翼先挖好壕沟,里面放些削尖的竹签。等两军对阵之时,拐子马发起突击,很多不及减速就掉进去了,这样拐子马就没了速度威力。此外,岳家军骑兵背嵬、游奕马军也非常精锐,能同“拐子马”周旋甚至做拉锯战,使其发挥不了作用。

其次,对付铁浮屠。对付铁浮屠,主要是砍马腿,为此,宋军普遍使用了长斧、长刀等武器,这样可以斩断马腿;还有一些体格强健之士,恢复使用铁锤、铁椎等重型武器,可以使到身披重铠的金兵将受到非贯穿式钝击伤害。据说岳云就用的铁椎,重达八十斤。铁浮屠都是三匹马联在一块的,就好像当年庞统给曹操出的“连环计”一样,只要一匹马一倒,三匹马都要倒,再想爬起来可就困难了。这时岳家军再冲上去一顿砍瓜切菜。1140年,岳家军同金国主力骑兵在郾城“鏖战数十合”,最终将铁浮屠全歼。

壮哉,岳武穆!伟哉,岳家军!


历史磨坊


了解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铁浮屠和金军另一个特种军“拐子马”的一些特性

铁浮屠:金军的具装重步兵,即人马俱披重型盔甲,而且每三匹马用皮索相连,在冷兵器时代,几乎可以说刀枪不入,冲锋起来非常震撼,有“堵墙而进”的效果。它虽然刀枪不入,但缺点也同样明显,如机动性差,不可持久,马蹄、马脚无法防护,因此它必须与轻骑兵配合使用,而且必须要在关键时刻使用

拐子马:金军的轻型或中型骑兵轻型就是人马不着甲或只有人着甲,中型一般是人马都着轻甲。这种兵种可单独使用,也可护卫“铁浮屠”配合使用,优点是机动性强,是骑兵作战的主力,缺点就是突击效果不行

再来看岳飞破铁浮屠的那场郾城大战,一开始岳家军遭遇金军时,金军立刻出动了拐子马,岳飞也派出了背嵬军和游奕军的骑兵精锐(注意,此时的岳家军骑兵精锐已经可以与金军拐子马抗衡了),两边都是骑兵作战,战斗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双方来回拉锯,谁也打败不了谁。然而,此时的金军最高指挥官完颜宗弼(金兀术)急了,竟然派出了他的杀手锏“铁浮屠”,单独的作战“铁浮屠”被岳家军的重装步兵抗住了,后面的步兵就用麻扎刀、提刀、大斧等以步击骑的利器专劈“铁浮屠”的马足,由于铁浮屠骑兵之间用皮索相连,被劈马足的马很快就引起了整个队伍的混乱,而没有速度的“铁浮屠”就像抛锚的坦克一样,只能任由岳家军步兵砍杀了

这场大捷,金兀术指挥失误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是岳家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了,岳飞的指挥艺术也达到了巅峰壮哉,岳军军,恨不能亲眼目睹这场旷世之战


三多学历史


岳飞大败铁浮图,靠的是严明的军纪、严酷的训练、特殊的武器、旺盛的士气

严明的军纪。

没有铁的纪律,就没有铁的军队。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精锐之师,戚家军、岳家军,乃至战无不胜的人民解放军,无一不是具有铁血纪律。纪律严明,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才能做到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正如南宋大臣胡松年所说:“惟其有纪律,所以能破贼。”

严酷的训练

岳飞非常注重军队的训练,通过严格的训练大幅提升军队战斗力。

岳家军的训练都是按照实战要求去训练,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一切从实战出发,从难从严,实战化训练。

如骑兵训练,『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岳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王御军重搜选,谨训练,背嵬所向,一皆当百。如注坡、跳壕等艺,皆被重铠,精熟安习,人望之以为神』(《金佗续编》卷23《阁学刘光祖襄阳石刻岳鄂王事迹之二》)。

骑着战马,身披重铠,反复练习爬坡越壕、冲锋劈杀,以一当百、所向无敌。这样的重装骑兵部队,比铁浮图有过之而无不及。

岳飞一生谦虚,唯独对岳家军士兵的战斗力颇为自豪:〝某之士卒真可用矣!〞

特殊的武器

铁浮图虽然身披铁甲,看似坚不可摧。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铁浮图也有它的致命缺陷,那就是行动迟缓,不够灵活。

为了打败铁浮图,岳家军装备大量的秘密武器,那就是麻札刀、巨斧。郾城大战中,正式靠着这些犀利的长刀巨斧,上砍敌头、下砍马腿,机动灵活,血战肉搏,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铁浮图。

武经总要中的宋代长刀

旺盛的士气。

主将是一支军队的主心骨。主将英勇善战,往往这支军队就英勇善战。

郾城大战中,面对金兵。岳飞首先派出了自己的儿子岳云,岳飞身先士卒,率背嵬铁军直冲敌阵。关键时刻,岳飞亲自出战。极大的鼓舞了岳家军的士气。


上将嗳福斯


攻破铁浮屠的战术是刘錡最早应用的,金兀术的铁浮屠拐子马首尝败绩是败在刘錡手下,金兀术败后又被岳飞痛打落水狗。而顺昌这场战斗本来应该是刘錡和岳飞一起打的,但是岳飞磨磨蹭蹭,不听高宗的调令,去的太晚了,人家刘錡把事办完了,打胜了。如果顺昌这场战役刘錡打败了,岳飞估计早就被就地正法了。

铁浮屠是金兀术转战中原的看家本事,靠着铁浮屠和拐子马,曾经横行中原,不过在第一次宋金合议失败后,金兀术大举进攻北宋,一路上竟无人能挡,很快推到了了刘錡把守的顺昌,这时的刘錡只有两万多人,面对的是源源不断涌来,数倍于己的金国铁骑,刘錡向高宗发出了求救信号,高宗命令岳飞赶去救援,岳飞说粮草不足;再催,我感冒了;再催、我准备准备;再催,那好吧,我派人去看看。人马到顺昌时,刘錡已经把金兀术打的屁滚尿流跑路了。高总很高兴,并没有追究岳飞迟迟不救的责任。反正去不去都一个样,刘錡顶得住。

我在想,如果刘琦没有顶住金兀术的铁浮屠和拐子马,把顺昌给丢了,会怎样处理岳飞?这次岳飞并没有误事,后来还有不俗的表现,继续孽杀金兀术的铁浮屠和拐子马,让金兀术的杀手锏失去了作用。高宗高兴,暂时放了岳飞一马,不过高宗想处理岳飞的时候,又拿这个出来说事,确实太不地道了。

更不地道的是岳飞的孙子,把大坡铁浮屠和拐子马的功劳都揽在爷爷的名下,没刘錡什么事了,比高宗更不地道。


山野论史



众所周知,宋朝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因为产马地被西夏和契丹占据,所以骑兵很少。世人常以为北宋军力羸弱,实际是有失偏颇的,宋太祖和宋太宗时期好几次征辽,都是以步兵取得一定胜利,却总是因为缺乏马匹无法扩大战果,赢了追不了,输了跑不掉,宋太宗征辽的时候本来可以胜券在握,却被契丹人骑兵突入中军,向宋太宗的大本营发起进攻,一支箭还射到了宋太祖坐的椅子上,吓的宋太祖惊慌失措,全军乱成一团,最后被契丹打的溃败,宋太宗本人坐着一辆驴车头也不回的向南跑了,倘若有一支像样的骑兵,也不至于到如此地步,至少可以断后。因为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宋朝设立封桩库,每年往里存一笔银子,等到攒够了,要么谈判用这笔钱赎回来,要么当军费打回来。可惜没能如愿。宋朝防区缺山,大多以平原为主,平原作战正是骑兵的强项,所以宋朝一直很被动,但防守的时候效率很高,骑兵也没有讨到多少便宜。因为步兵装备了很强大的神臂弩,是防守的利器,而且因为宋朝经济发达,军队的着甲率很高,就是普通士兵都可以穿精良的步人甲,要知道古代盔甲制作繁琐,不是普通士兵可以穿的,但宋朝做到了。可以说,宋朝军队善守却不善攻,君不见钓鱼城保卫战,襄阳保卫战就是明证。宋军善守不善攻的局势一直到岳家军的出现才得以改变。岳飞的亲兵部队背嵬军更是经常以少打多,并且取得了很多胜利,让金人感慨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家军还有踏白军,游奕军,还有水军专门来应付水战,岳家军与其他宋军相比就是骑兵相对较多,背嵬军就是骑兵部队,而且武器装备以大斧,大刀,大锤为主,上砸人头,下断马腿,能使用这些武器的都是孔武有力的人,自然战斗力很强,岳飞手下的四猛八大锤就是例子,虽然铁浮屠看似无懈可击,但用重兵器锤的时候还是会受内伤,轻则断骨头,重则内出血,而且拐子马的马腿是弱点,步兵会专门朝马腿下手。这是装备因素。还有一个就是纪律,岳家军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军纪优良,真正的爱民如子,老百姓支持爱戴,在这种部队里,战斗力肯定是不会弱的,就像现在的人民军队。更重要的一点是,岳家军大多来自黄河以北,家乡被金人占领,亲人被蹂躏,内心深处是有强烈的打回去的欲望的,所以打仗的时候是死战不退,因此军队士气战斗力很高。可惜的是,岳飞死后,岳家军也就像丢了魂的军队,被拆散,被安置,被迫害,终究没能收复失地,迎回二圣。



听风嬉小雨


看了一些宋金战史说几句,资料看得不全肯定不具权威性。铁浮屠拐子马基本确定是岳家军在郾城、颖昌一带给了金兵最大的打击了,骑兵在旷野才能发挥最大优势,攻城战用不上。面对三匹重铠马正面冲击大约需要近二十个士兵排列三、四排共同携作抵御,第一排着重铠甲士兵得勇敢钻马下砍马腿去,第二排的士兵用盾牌帮第一排士兵挡对方骑兵的武器打击,第三四排士兵用长枪大斧抵抗马的冲击力和打击马和敌人。再说岳家军,在秦桧严重删除岳家军战史的情况下,究竟删多少,从四次北伐功最的牛皋将军一个捷报现在都找不到,与张宪、牛皋齐命的胡闳休的功绩一张纸都没留下来,大概就知道,有的专家说四伐战绩八、九成都被毁了。岳家军与金兵的巅峰对决现存资料有五战,都是在平原上对磕的。而且五战全是岳家军在兵力至少相差五倍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郾城、小商河、背嵬军马兵统制王刚,武功和再兴、岳云一个水平,有次五十骑战败千余金兵的记载,颖昌大战,朱仙镇岳云对残了士气的十万金兵战。具体战况大家看史书虽然只言片语也能了解郾城、小商河、颖昌之战的激烈程度。元明清后来出了不少历史小说,很多取材宋金战争,罗成、还有许多单骑入阵的故事就取材杨再兴的郾城、小商河的表现,一个写过岳家军历史的作者说杨将军为什么身中二升箭头,因为金兵拦不住,干脆连自己人一块射了。后世小说中出现了许多使用双锤的猛将,最典型的就是李元霸,这个就是按使用80斤双锥的赢官人岳云改编的,二次攻城战先诸军登城,颖昌大战中一个回合秒金军第一勇士夏金吾(古代骑兵对冲,就是一个回合)...这几次大战到底给金兵造成多大损失由于大量捷奏遗失而无法精确数据化了,以郾城大战为例,首份报捷现存那份,由于战场还未清点,只说贼兵遍野不计其数,皇帝回信是已获报捷,具体清点后后续补充捷奏,现已遗失,皇帝回的是实为睿功,可见补充捷报反映战果非同一般,而且郾城大战伤亡的金兵是最强的,短期内很难补充。五战后从金国韩常等将领主动要求投降,金国人自己说的岳家军来,此间震恐,金兀术打算逃回北方就知道大概了。本来不想写太多,但一想到当年面对铁浮屠重铠甲骑兵的正面冲锋,岳家军前二排步兵都是冒着死亡重残的风险去砍马腿的时候觉得还是应该写几句。


老虎听经


心理战术,不战而屈人之兵。

“铁浮屠们,我岳家军在此,尽管放马过来!”岳飞震旗高喊。

对面也不甘示弱,“嗷嗷啊啊……”对面准备冲上来。

“狗崽子们,你们挺好了,我说的是你们放马过来?不是你们过来”老岳高喊“现在还不快去找冲刺铁马前来充数!”

“要打便打,不打罢了,上哪找那么多铁马?”对面将士喊到。

“既然已经接受叫针,那不打也是不行的啦”岳家军有白马千头,在喜马拉雅之巅峰,俗人称呼“天马”,得之可天马行空,纵横无敌,送予你了。

对面高喊仁义,结果去寻找天马的路上,全被冻死了。岳家军大胜,威名大振。从此中民族之称号,响彻天地,绝便九州!


今朝有酒地天长


铁浮屠就是铁塔的意思,也就是硬盔甲武装起来的重装骑兵,士兵全身披着重甲,只留俩眼晴,马也一样,只露四只蹄子,远处看象铁塔一样,宋金交战,一开始铁浮屠和拐子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让金军捡了便宜。到了后来,被岳飞、刘锜、韩世忠利用挖壕沟,大砍刀、长斧、长刀、锤子等武器,专砍马腿,马披重铠甲,一旦倒地很难爬起,这时岳家军再冲上去,就象砍瓜切菜,大败金兀术的军队。

金兀术看到,非常悲哀地说:‘’从海上发动战争开始,都是以靠这个铁浮屠获胜,现在完了!‘’接着就命令奸细秦桧陷害岳飞:汝朝夕以和请,今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