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总要有一颗善待患者的心

中医也在面临着世人的考验:

中医、中药越来越被国人所认可,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质疑其治疗效果与作用,其实中医作为传承千百年不变的医疗手段,也在时代的浪潮中变革和创新着,有人说中医人守旧不科学,可是他们又知道每年有多少中医人在做着科研,用循证医学的视角研究着救死扶伤的医疗技术,而且不是每个中医都是老古董,现在的中医医生也都是中医西医的全面手,因为不能在两种学科游刃有余的切换是不可以接触临床的。

医生总要有一颗善待患者的心

中医、中药又何尝不是一种大数据:

中药来源于大自然,是祖先世代医家用经验用实践留给我们的瑰宝,现在比较流行一个词语叫大数据,就是在数以万计的数据资料中总结出规律,中医药又何尝不是呢?历代医家有成百上千年的时间来总结了这些药物的有效性和治疗效果,我不否认因为科学技术的手段的落后和社会的局限性,有些药物存在某种副作用,但是随着人们对药物的理解和科学的分析,国家已经出台了药典,规范了合理的用量,可是依旧有些人企图黑化中医,把这个群体形容成一群欺世盗名之辈,悲哀、可叹。

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就这样被国人抹黑,我的内心还是挺伤感的。

医生总要有一颗善待患者的心

每一次治愈都来之不易:

每每收到患者被治愈的反馈,我还是挺高兴的,不过有的时候觉得做中医挺难的,而且医生这个行业就很艰难,每天医生貌似光鲜亮丽,白大衣、衬衫、西裤、皮鞋可是这副皮囊下要着一颗善待患者的心,不仅如此还有有扎实的医学功底,毫不夸张的说每消化一本医学书籍都是都脑力的巨大考验。

科普一下——四大名著字数:

《红楼梦》73万,《三国演义》80万,《西游记》86万,《水浒传》96万。

再和医学生用书比较,

《生理学》122万,《生化学》125万,《局部解剖学》80万,《医学免疫学》90万,《内科学》248.3万

,《外科学》227.5万

医生总要有一颗善待患者的心

医学生大学期间要要掌握的一部分专业书籍

吐槽

今天一位同事在那里吐槽,有位患者来找他看病,来了也说自己怎么不舒服,就是把在外院照的核磁MRI给,同事对片子为患者做了详细的分析后,只见患者又拿出了核磁的纸质版报告,对同事说:“我就想看看你说的和报告里说的一样不,看看你够不够水平给我看病,现在我觉得你还可以,我是这里不舒服,我的情况是、、、、、、、”同事当时真的有种要崩溃的感觉,所以下班后忍不住和我吐槽了半天。

不管怎么说善待患者总是没错的,所以也希望大家給医生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

医生总要有一颗善待患者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