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總要有一顆善待患者的心

中醫也在面臨著世人的考驗:

中醫、中藥越來越被國人所認可,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在質疑其治療效果與作用,其實中醫作為傳承千百年不變的醫療手段,也在時代的浪潮中變革和創新著,有人說中醫人守舊不科學,可是他們又知道每年有多少中醫人在做著科研,用循證醫學的視角研究著救死扶傷的醫療技術,而且不是每個中醫都是老古董,現在的中醫醫生也都是中醫西醫的全面手,因為不能在兩種學科遊刃有餘的切換是不可以接觸臨床的。

醫生總要有一顆善待患者的心

中醫、中藥又何嘗不是一種大數據:

中藥來源於大自然,是祖先世代醫家用經驗用實踐留給我們的瑰寶,現在比較流行一個詞語叫大數據,就是在數以萬計的數據資料中總結出規律,中醫藥又何嘗不是呢?歷代醫家有成百上千年的時間來總結了這些藥物的有效性和治療效果,我不否認因為科學技術的手段的落後和社會的侷限性,有些藥物存在某種副作用,但是隨著人們對藥物的理解和科學的分析,國家已經出臺了藥典,規範了合理的用量,可是依舊有些人企圖黑化中醫,把這個群體形容成一群欺世盜名之輩,悲哀、可嘆。

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就這樣被國人抹黑,我的內心還是挺傷感的。

醫生總要有一顆善待患者的心

每一次治癒都來之不易:

每每收到患者被治癒的反饋,我還是挺高興的,不過有的時候覺得做中醫挺難的,而且醫生這個行業就很艱難,每天醫生貌似光鮮亮麗,白大衣、襯衫、西褲、皮鞋可是這副皮囊下要著一顆善待患者的心,不僅如此還有有紮實的醫學功底,毫不誇張的說每消化一本醫學書籍都是都腦力的巨大考驗。

科普一下——四大名著字數:

《紅樓夢》73萬,《三國演義》80萬,《西遊記》86萬,《水滸傳》96萬。

再和醫學生用書比較,

《生理學》122萬,《生化學》125萬,《局部解剖學》80萬,《醫學免疫學》90萬,《內科學》248.3萬

,《外科學》227.5萬

醫生總要有一顆善待患者的心

醫學生大學期間要要掌握的一部分專業書籍

吐槽

今天一位同事在那裡吐槽,有位患者來找他看病,來了也說自己怎麼不舒服,就是把在外院照的核磁MRI給,同事對片子為患者做了詳細的分析後,只見患者又拿出了核磁的紙質版報告,對同事說:“我就想看看你說的和報告裡說的一樣不,看看你夠不夠水平給我看病,現在我覺得你還可以,我是這裡不舒服,我的情況是、、、、、、、”同事當時真的有種要崩潰的感覺,所以下班後忍不住和我吐槽了半天。

不管怎麼說善待患者總是沒錯的,所以也希望大家給醫生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

醫生總要有一顆善待患者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