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與火中礪人生,百鍊成鋼鍛英雄——四川消防新青年劉亞光同志事跡展播

轉自四川消防119 昨天

水与火中砺人生,百炼成钢锻英雄——四川消防新青年刘亚光同志事迹展播

“18歲選擇當兵,從此就走上了一條辛苦忙碌的道路。我在營房裡度過了青春,錯過了外面精彩的世界;我常常讓自己身處險境,一不小心就會丟了性命;我沒有時間陪伴家人,心裡充滿愧疚。”成都市消防支隊特勤大隊一中隊三級警士長劉亞光說。

入伍20年,劉亞光獲得了不少殊榮,但他總說自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消防員,跟千千萬萬基層消防員一樣,雖然很辛苦,但能從危險環境中救出被困群眾,讓他感到很滿足和安慰。

水与火中砺人生,百炼成钢锻英雄——四川消防新青年刘亚光同志事迹展播

“5.12”抗震救災 廢墟中“刨”出45個孩子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劉亞光和戰友們是最先進入都江堰重災區的救援隊伍之一。“眼前的景象讓我顧不得任何想法,腦海裡只有救人兩個字。”

殘垣斷壁,滿目瘡痍,烏雲籠罩,天地間都瀰漫著悲痛和淒涼。很多次,劉亞光都在和死神爭奪生命。第一天的救援進行到晚上時,正在幫忙轉移傷者的劉亞光忽然聽到一陣微弱的聲音:“媽媽,媽媽”。循聲而去,劉亞光在一堆斷裂水泥樑柱下找到了聲音的來源,一個小女孩被困在廢墟深處。

劉亞光從無數鈍物間探身進去,用液壓擴張器為小女孩撐起一個縫隙。一把土,一把泥,防護手套磨破,手指挖爛,十多個小時過去了,女孩的上半身終於亮了出來,但她的腿還被死死壓住,動彈不得。為了給孩子打氣,他摘下自己的頭盔戴在女孩頭上。“不要放棄!很快就能出來了,真的,叔叔從來不騙人!”劉亞光一邊鼓勵著女孩,一邊和戰友們加快挖掘速度。

餘震襲來,牆壁再次垮塌,劉亞光側身擋在女孩面前,任由碎石如雨點一樣擊打在他的後背上。此時的他已經感覺不到疼痛,挖掘的動作就像設定好的程序,週而復始。又過了兩個多小時,壓在女孩腿上的水泥板終於被移開,劉亞光伸出血肉模糊的雙手把女孩抱出來——小女孩得救了!

小女孩被救出後,劉亞光抱住她立刻轉移到安全的地方。身體虛弱的小女孩一直用微弱的聲音重複著說:“謝謝叔叔,謝謝叔叔……”。三天三夜粒米未進,黃金72小時,成都消防支隊藉著豐富的搶險救援經驗和過硬的業務技術,救出了400多名倖存者,其中劉亞光和戰友們協助救活了45人!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經過去整整十年。今年5月,劉亞光收到了一封四川大學大一的女孩許中正《寫給劉亞光叔叔的一封信》,信中寫到“最幸運的是我遇到了你,因為沒有你,就沒有現在的我……你在十年前那場天災中給了我第二次的生命……” “看到大家生活得幸福,我心裡特別高興,希望孩子們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憨厚的劉亞光說,這就是救人的意義。

水与火中砺人生,百炼成钢锻英雄——四川消防新青年刘亚光同志事迹展播

蛙人生涯16年 只為多個技能去救人

出生在安徽省亳州市大楊鎮劉樓村的劉亞光,打小就喜歡和小夥伴去河裡游泳。“作為消防兵,必須要具備多種技能,應對各種災情需要”。2002年,劉亞光參加潛水員選拔,成為了成都支隊第一批水下蛙人。

在水裡遊了那麼多年,劉亞光的技術越來越純熟,2011年成為西南地區唯一位國際一星級教練員。到現在,參與潛水救援3000餘次,其打撈救援500多人的紀錄至今無人超越了,培養了潛水員200多人。

在旁人看來,能入火場,能下江河的劉亞光是個鐵人,“火場英雄,水中蛟龍”這八個字就是他的真實寫照。2010年8月14日,洪水泥石流襲擊了汶川縣映秀鎮,一小區的西面被湍急的河水包圍,一棟建築樓頂有幾名群眾被困。要安全轉移群眾必須要在河水上方搭起繩橋,但當時風急雨大,射繩槍根本無法將繩子射到對面。“我去!”危急關頭,劉亞光挺身而出,將繩子綁在自己腰上,一個猛子扎進激流,奮力遊向對岸。突然,一個大浪卷向他,僅僅一秒鐘就被衝出十多米,不遠處是一個落差近10米的水壩,一旦衝下去將必死無疑。“幸好我水性好,一隻手牢牢抓住安全繩,另一隻手不停划水,終於強渡上岸。”九死一生的劉亞光沒有時間平復心情,馬上投入到營救當中。他拿自己的肩膀當墊腳石,讓被困屋頂上的群眾一個一個踩著下來。他抱起瘦弱的孩子,拉著安全繩穩穩橫渡到對面,洪水和汗水讓他全身溼透,但他憨厚地笑著,放下孩子,又返回對岸攙扶老人。

如今,當年和他一起考潛水員的隊友,有些退伍了,有些轉其他工種了,但他還在始終堅持,“我喜歡,能幫人,這兩個理由就足以支撐我做下去。”劉亞光非常堅定。

水与火中砺人生,百炼成钢锻英雄——四川消防新青年刘亚光同志事迹展播

“我熱愛我的工作,是因為我喜歡”

基層消防工作緊張繁重,且要隨時待命,風雨兼程,而劉亞光的心態從來都很樂觀。在當兵離家前,父親教育他要勤奮踏實、務實肯幹。沒想到這一干就是20年,“孜孜以求”是劉亞光時刻鞭策自己的座右銘,參加各類救援5000餘次。“我熱愛我的工作,是因為我喜歡,所以我不覺得多苦多累。”

對工作,劉亞光從來報喜不報憂。離家多年,父母還是在村裡種地,過最簡單的生活,劉亞光一年最多回去一次,他知道父母是強忍淚水,讓他“沒事別老往家裡跑”。由於訓練、出警工作任務繁忙,劉亞光過了30歲都還沒處對象。中隊幹部實在看不下去了,在他31歲時,硬給他介紹個對象。結果兩人一拍即合,很快步入婚姻殿堂,現在女兒都快7歲了,卻總在電話裡問爸爸什麼時候回家,劉亞光答應回去陪她玩,但卻一而再再而三地食言。雖然沒有辦法時常陪伴家人身邊,但他常對家人說的一句話就是:“工作上再累再險我都扛得住,你們對我的支持和理解就是我前行的動力。”

2013年3月20日一大早,劉亞光老家村上的大喇叭突然響起,提醒村民晚上7點準時收看新聞聯播,本村的劉亞光以最美消防員的身份登上全國舞臺。在頒獎晚會的舞臺上,主持人問劉亞光:“像你這樣的全能的消防員,還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到的?”“離開消防,我什麼都做不到”。從此,全國的觀眾從電視裡認識了這個“憨憨地笑”的消防員。

今年,正是部隊改革轉隸的關鍵期,劉亞光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忠誠和汗水詮釋著責任和擔當。“五四”前夕,劉亞光再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他從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2149名好青年中脫穎而出,喜獲團中央“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榮譽表彰。當有記者採訪問他今後的打算,劉亞光一直重複著類似的話“我沒啥打算,就是繼續像以前一樣工作”。平日裡,劉亞光記得每一名新兵的生日,在他們生日的那天,特意買個蛋糕,與他們共慶生日;戰友病了,他噓寒問暖,幫他們取藥、繳費,跑來跑去地忙活兒;戰友退伍了,他利用休息時間陪他們再逛逛駐地風景,讓他們記住這裡的山山水水;戰友技體能掉隊了,他當好乾部的參謀和左右手,查閱書籍,結合自己經驗,為中隊制定科學訓練方案建言獻策。

風雨不改,水火同行。滅火戰鬥、搶險救援、社會服務,劉亞光的故事是千千萬萬奮戰在最前線的消防員的縮影。未來,面對新起點新徵程,他將初心不改,本色不變,在屬於自己的職業道路上繼續前行!

人物簡介

水与火中砺人生,百炼成钢锻英雄——四川消防新青年刘亚光同志事迹展播

劉亞光,男,漢族,安徽亳州人,1980年出生,1998年12月入伍,2004年7月入黨,現任四川省消防總隊成都支隊特勤大隊一中隊執勤中隊長助理,三級警士長警銜。

作為“四川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該同志先後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榮獲“第三屆成都市道德模範”、“全國公安消防部隊2006-2007年度優秀消防衛士”、“全國公安系統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全省公安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尖兵”、“全省優秀人民警察”、“四川省敬業奉獻模範”、“四川青年五四獎章”、“全國最美消防員”、“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表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