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凭他的一张嘴,就可以为当时的秦国做出如此贡献?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历史人物可谓是数不胜数啊,正所谓乱世造英雄,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张仪这个人,张仪本是魏国贵族后裔,但他却不贪图享乐,为了施展抱负和雄才大略,他进山向鬼谷子学习,鬼谷子那可是一个千古奇才,其下徒弟个个在人群中鹤立鸡群。张仪不例外的也是如此。

仅凭他的一张嘴,就可以为当时的秦国做出如此贡献?

张仪此人擅游说,不夸张的说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可以把死人说话,把活人说死,他在战国那段历史时期真的可谓是名声赫赫啊,有的人曾经评价过张仪,此人一辈子就只干一件事,那就是给皇帝干活,唯一干的职位那就是宰相。张仪年轻的时候在各个国家游说,但是都没有得到过各国大王的重用。

仅凭他的一张嘴,就可以为当时的秦国做出如此贡献?

没有得到重用的张仪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战略思想和游说本领,但是没有遇到伯乐,张仪只能是在各个国家之间流落。在这个时候他的同门苏秦见到此景,便邀请他前来做客,谁曾想到苏秦叫他前来做客只是为了羞辱他,而并不是为了什么叙旧,为了怀念同门之情,当时苏秦正在赵国任职,其位高且权重,张仪认为自己当时的实力并不能与之相抗衡,思前想后与赵国能够相抗衡的就只有秦国了,于是张仪去了秦国,到那里张仪向秦惠王展示了自己的连横之策,得到了秦惠王的大加赞赏。于是委以重用。

仅凭他的一张嘴,就可以为当时的秦国做出如此贡献?

张仪先是从游说魏国开始,就用了几句话,就让魏国国王将蒲阳出,让我们不禁感叹张仪的游说本领之强,还有最著名的是,张仪戏耍楚国,恐怕历史上没有几个使者可以做的出来吧,张仪不仅这样做了,而且还成功了,具体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楚国为了遏制秦国的壮大想要杀掉张仪,于是设计邀请张仪前来,张仪当然知道楚国国王的意图,秦惠王虽然知道,但是怕派张仪去,张仪不肯,但未曾想到的是,张仪却主动前往,令人叹服。

张仪到了楚国之后便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化解了自己的杀身之祸,后来又用计策全身而退,并且使楚国丢掉了大片的国土,而楚国国王只能干着急却于事无补,虽然出兵秦国,但还是大败秦国,使得国土再被削减。

仅凭他的一张嘴,就可以为当时的秦国做出如此贡献?

所以张仪的能力与才华是我们可以有目共睹的,仅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便可以改变天下局势,当真不愧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游说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