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入摩”又“入富” 外资争相示好背后有何深意

随着A股国际化程度加深,国际指数公司越加重视A股市场。9月27日,富时罗素公司宣布,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分类为“次级新兴”,并于2019年6月开始实施。

而就在昨天,明晟公司发布公告称,考虑进一步调高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将MSCI中国A股大盘指数纳入因子从5%提高至自由流通调整后市值的20%。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富时罗素国际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一样,都属于国际上最大的指数之一,有众多的资金盯住这个指数来进行配置。机构人士认为,上述举措有望为A股市场带来数千亿长期资金。

然而,A股低迷之际,外资缘何争相示好?杨德龙认为,越来越多的国际指数把A股纳进去,一方面看中了A股的市值,现在A股的市值是世界上前三大的市值。另一方面也反映了A股市场经过大幅下挫之后,估值上确实具备了比较大的吸引力,外资作为中长线的投资资金,更加看重上市公司本身的价值。

一位私募人士认为,目前A股处于磨底阶段,部分优质的股票已经被错杀,估值偏低,因此长线资金可以考虑逐步入场建仓,短线操作上避免追涨杀跌,低吸为主。

A股成功“入富”,明年6月生效

今日早晨,全球第二大指数公司富时罗素,正式宣布将中国A股纳入其指数体系。分类为“次级新兴”,并于2019年6月开始实施。

公开资料显示,富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是富时罗素指数公司的旗舰指数体系,包含46个不同国家的约7400只股票,占全球可投资市场总市值的98%,细分为发达、先进新兴、次级新兴市场三个层面,其中与中国A股相关的核心指数是富时新兴市场指数。

据了解,A股曾两次申请“入富”被拒,第一次是2016年中国首次申请加入富时罗素指数,由于担心A股市场干预问题而予以拒绝,第二次是2017年再次将A股拒绝,理由为股票停牌率高。这一次已经是A股第三次闯关富时罗素,并实现顺利“入富”。

在此前的采访中,富时罗素CEO表示,如果决定将A股纳入全球新兴市场基准指数,纳入比例可能高于0.8%。这一比例高于目前MSCI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的初始权重。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认为,富时罗素指数在欧洲很有影响力,具有欧洲特色,富时罗素指数纳入A股与沪伦通形成呼应,便利了欧洲资金投资中国,为欧洲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标的。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富时罗素国际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一样,都属于国际上最大的指数之一,有众多的资金盯住这个指数来进行配置。

有望为A股市场带来数千亿长期资金

不论是纳入富时罗素指数,还是纳入MSCI,对A股最大的吸引力无疑都在于新资金的注入。

经过40多年发展,MSCI旗下各项指数已成为绝大多数国际投资者的风向标,一只股票被纳入某一重要的MSCI基准指数意味着可能带来相当可观的被动买盘。根据MSCI官网数据,目前全球排名前100家的资产管理者中,有97家是其客户。

MSCI数据显示,跟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以及全球市场指数投资的资金大约在1.6万亿和3.2万亿美元。另外,新兴市场指数所跟踪的标的,约占MSCI全球市场指数所跟踪标的市值的12%。

今年8月,MSCI发布8月指数评估报告称,将实施中国A股纳入MSCI指数的第二步,把现有A股的纳入因子从2.5%提升至5%。兴业证券策略团队测算,基于2.5%的纳入比例,或将有90亿美元(约合572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流入;基于5%的纳入比例,或将有180亿美元(约合114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流入。

一位机构人士认为,保守估计预计将有4900亿元的资金流入。

对于富时罗素成功纳入A股,将带来多少海外资金?董登新告诉新京报记者,富时罗素纳入A股将欧洲资本市场与中国资本市场连接了起来,能够让国际投资者更加重视A股市场,对于被动指数型基金的资金配置影响较大,有望为A股带来长期资金,对于主动配置型基金来说,影响较小。

机构人士认为,据富时罗素估计,跟踪全球指数和全球新兴市场指数的被动基金中,约有40%以富时罗素指数体系为基准,60%以MSCI指数体系为基准,按照富时罗素CEO的表态,预计富时罗素引入资金将于MSCI引入资金相当,约为1000亿元。

A股行情低迷,外资缘何争相示好?

今年以来,外资连续加码抄底A股。QFII方面,Wind统计显示,截至二季度末,纳入MSCI标的的A股中,QFII持仓数量为47只,有28只个股获增持,其中至少12只个股为上半年新进个股,且有8只个股的增持比例超过1%。9月以来获得北上资金增持的陆股通标的个股达791只,占比55.12%,远高于同期减持的595只。

纳入MSCI标的的成为外资增持的主要目标,Wind统计显示,纳入MSCI标的的A股中,仅9月份以来就有131只个股获得北上资金增持,其中中国石化期间获增持规模达1.01亿股,另有22只个股的增持规模过千万股。

杨德龙认为,越来越多的国际指数把A股纳进去,一方面看中了A股的市值,现在A股的市值是世界上前三大的市值。另一方面也反映了A股市场经过大幅下挫之后,估值上确实具备了比较大的吸引力,外资作为中长线的投资资金,更加看重上市公司本身的价值。

北京投资者王健认为:“国际指数公司提高A股权重肯定是利好消息,但目前A股市场仍然处于熊市,虽然短期有反弹,但还没有趋势反转的迹象,我现在依然是轻仓观望。”

一位私募人士认为,目前A股处于磨底阶段,部分优质的股票已经被错杀,估值偏低,因此长线资金可以考虑逐步入场建仓,短线操作上避免追涨杀跌,低吸为主。

盘面上,26日受MSCI拟调高A股权重等利好消息的影响,沪指早盘在金融板块、大消费板块的带动下,快速上涨,反弹收复2800点,不过下午估值冲高回落,白马蓝筹股呈现震荡走势。截至收盘,沪指涨0.92%,报收2806点;深成指涨0.80%,报收8420点;创业板涨1.06%,报收1420点。

板块方面,物流、白酒、食品饮料、医药商业、油改、医疗器械等板块上涨;种植业、知识产权保护、军工等板块跌幅居前。沪股通净流入15亿,深股通净流入6亿。

A股“入摩”又“入富” 外资争相示好背后有何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