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高技术恶作剧青年的天堂

MIT——高技术恶作剧青年的天堂

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剑桥,新英格兰,美国

哈佛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真正放在心上的竞争对手只有三所——耶鲁、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麻省理工学院,也就是MIT的特点。

中国过去把麻省理工学院翻译成“麻省工学院”,没有理科的“理”字,因为从它学校的名称来讲就是如此。类似地,加州理工也应该叫“加州工学院”。但是,中国人在历史上觉得理科是科学,工程是技术,科学家总比工程师高一等,因此在这些大学名称中加入了“理”字。

不过,话说回来,把MIT叫做理工学院也名副其实,因为在四个主要的理科--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它都是全美第一。当然,哈佛、斯坦福、伯克利会在某些学科和MIT并列第一,但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全部排在第一。当然,在工程上,它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名。因此,虽然很多人对哈佛是全世界最好的大学的说法还保留不同的意见,但是大家都承认MIT是世界第一理工学院。

那么MIT到底好在哪里?是它的教授牛,课讲得好?在世界上满足这个条件的大学其实并不少。读过我之前来信的朋友应该知道,我一直不认为科研水平高、教学好就等于最好的大学,一所好的大学一定要有它独一无二的特色。MIT作为一所水平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研究型大学(根据的评估,它和哈佛一直排在全世界前两位),作为一所1/3的毕业生最终成为了大公司的高管和著名公司的创始人的学校,作为不断做出影响世界重大发明和发现的地方,在选择人方面必定有它独到的地方。今天我们就从它最吸引年轻人的地方说起。

麻省理工的学生喜欢用技术搞恶作剧。

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一场哈佛与耶鲁的橄榄球比赛中,球场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冒着烟的彩色大球,并不断膨胀,等它胀大后大家看到彩球上面写满了“MIT”,然后彩球继续膨胀到一人高时,突然爆开,从里面滚出麻省理工的标志。事后当地新闻媒体评论道,那场球赛的胜者既不是哈佛,也不是耶鲁,而是麻省理工。

MIT——高技术恶作剧青年的天堂

1996年我读到这样一则关于MIT的报道:

在万圣节(每年的10月底,也称为鬼节)前夕,一群MIT的学生乘着夜幕的掩护,把一辆警车搬到了学校三十多米高的主楼大拱顶上。第二天学生们一看,主楼的圆顶上固定了一辆汽车。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是怎么放上去的,在很长时间都是个谜,不过却成了一段时间美国大学校园里谈论的话题,MIT学生的创意和工程水平让人佩服。

后来我去MIT参观时,学校有一处专门介绍恶作剧文化的地方,展示了当时学生们送到大楼圆拱顶的警车(其实只剩下外壳,没有里面的机械)。这辆车应该是拆解后从某个内部通道运到圆拱顶,再安装起来的。但是学校没有公布具体的细节。后来校方将这辆车从拱顶运下来,可是动用了大吊车。

在展示楼顶汽车的地方,还详述了MIT恶作剧文化和从事恶作剧的规范,即有哪些事情不允许做。简单地讲,就是伤害他人和伤害自己的事情不能做、破坏学校设施的事不能做。在麻省理工做恶作剧,一定要做出新意,做出水平,简单的模仿和低水平的创作都不会被同学认可。麻省理工的学生是一些卓尔不群、执着甚至行为带点疯狂的人,谁要是能整出一些别人想不到的事情,那他就是英雄了。

MIT恶作剧的文化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远远超出中国家长们的想象,可能也超出我们很多年轻人的想象。MIT每年在招生放榜之后,会邀请被录取的学生和家长来校参观一周,这一周被称为CPW(College Preview Week )。

几年前我去CPW参加活动时,一位男同学一夜没有回宿舍,第二天清晨浑身破衣烂衫地出现了。原来接待他的MIT的学生问,是否有兴趣半夜溜进大楼爬到拱顶,这位被录取的高中生马上就兴奋地答应了。等到楼里的人基本走空了,他们溜了进去,从大楼的通风管道爬进去,最后爬到了房顶,中间估计卸掉了一些封闭的通风口螺丝,可能还用工具撬了几把锁。这位高中生由于爬管子的技艺不精,结果衣服全扯破了。另外,溜门撬锁也是一些MIT学生掌握的本事。

MIT的学生都比较书呆子,在英语里叫做Nerd。我们通常觉得“书呆子”是个贬义词,看起来有些可笑,但是在MIT,学生们却对此沾沾自喜。

比如麻省理工的人对数字的执着就非常有趣,学校里很多东西或事情都是用数字来表示的,比如大楼和专业的编号。大学里的每一栋大楼都有一个编号,比如前面提到的主楼就是10号楼。如果你在麻省理工的校园里问路,可能会得到一个让你摸不着头脑的回答——“从这里往前走,穿过2号楼,见到14号楼左转,走300码,你会见到16号楼,然后右边的大楼就是你要找的地方。”

对于专业,MIT也是以数字编号,比如机械工程是2,电机工程和计算机是6。麻省理工的学生相互介绍时会说,“我在课程组6”,或者更简单地说,“我是一个6”(I'm a six),这就表示他是学电机工程和计算机的。

在大的专业内,还有细分的专业,比如6-1代表电子和计算机工程,6-3代表计算机和计算生物学,等等。外面的人自然是听不懂学校里的人讲的这些“黑话”,可能还在心里嘲笑这些书呆子,而学校里的人则很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并认为这是他们与其他大学的学生不同的地方。

我们常常讲理工科学生的人文修养容易有欠缺,理工科大学的书院气息不浓。MIT的中心老校区其实是片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很有些浪漫气派,环境特别优美。照说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这里是读书和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前面提到的大拱顶主楼正式的名称为麦克劳伦大楼(Maclaurin Building),罗马式大理石建筑,自1916年建成以来,就一直是麻省理工的标志。在它的前面是一片大草坪,一年四季都是翠绿的,但是那里常常是空旷无一人,因为MIT的学生不觉得自己需要在那种闲情逸致的环境里读书。

MIT——高技术恶作剧青年的天堂

那么他们在哪里读书呢?你可以看一眼下面一张照片,这是我在它的7号楼,也就是正对大马路常常接待来访者的大楼里,拍到的一位女生躺在两米高的大理石台子上看书的情形。

MIT——高技术恶作剧青年的天堂

这位女孩子是如何爬上,比她身高高很多的台子的,我至今也没想清楚。至于她为什么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因为MIT的学生喜欢卓尔不群。

MIT不仅人如此,而且楼也是如此。我第一次到MIT的时候觉得那里特别乱,各种建筑完全不搭,和斯坦福整齐的校园完全没有可比性。比如下面一栋楼是西门子公司捐助的宿舍楼,你觉得它有30层高吧,其实它只有十层。因为它样子很怪,因此虽然远离教学科研区,本科生们还是很喜欢住在那里。

MIT——高技术恶作剧青年的天堂

下面的照片是MIT的礼堂,也有点怪吧。

MIT——高技术恶作剧青年的天堂

接下来是一个教堂。这个小教堂不仅形状怪,而且里面什么教都有。

MIT——高技术恶作剧青年的天堂

当然MIT最著名的怪楼还不是上面这些,而是下面这一栋被我称为“楼歪歪”的大楼。

MIT——高技术恶作剧青年的天堂

你看了这栋楼会觉得它是做什么的,这栋被称为瑞和玛利亚·斯塔塔中心的怪楼,是计算机系所在地。

MIT这些怪怪的风格,和前卫的年轻人不受约束、彰显个性、不拘小节的个性特点相吻合。MIT不是一个培养一般工匠的地方,而是一个培养有创意的工业界领袖的地方。根据它前任校长的讲法,MIT在世的8万多本科生校友,有3万多人是工业界领袖和高管。作为一个领导者,就要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要有执行力。从它倡导的恶作剧文化,其实你可以看出这一点,那就是恶作剧要有创意,而且要自己能够亲手把它实现了。

MIT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要把技术做到极致。通常我们说书呆子不好,能力不平衡不好,缺乏竞争力,但是凡事做到了极致之后,就会出现奇迹。书呆子做到极致,其实就不用替人打工了。从MIT培养工业界领袖的结果说明了这一点,上面的数据中,还不包括上万名在世界各个大学里当教授的人。

我是小强Talk,我们明天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