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体》非英雄电影,而是借了科幻的外壳,传达对世界本源的思考

《超体》非英雄电影,而是借了科幻的外壳,传达对世界本源的思考

《超体》非英雄电影,而是借了科幻的外壳,传达对世界本源的思考

从这部电影里,小编感觉吕克·贝松的野心还是很大的,不想把《超体》拍成单纯的爆米花电影,而是借了科幻的壳子,传达他对整个世界本源的一种思考。这部电影并不能用欣赏一部纯粹科幻或者复仇电影的角度来看,只为了体验里面过瘾的科幻动作或者高级的电脑特效制作,电影甚至根本不是要表现lucy的复仇,宣传里所谓的女神复仇只是个噱头。它和很多外国人相信的人的大脑通过进化开发是可以靠意识改变周围的观点类似。

《超体》非英雄电影,而是借了科幻的外壳,传达对世界本源的思考

《超体》带给人最大的收获就是启发了人们的思考,很多人相信这个理论,而吕克把它拍成了电影。尽管电影节奏对很多人来说确实快了点儿,剧情也有种七拼八凑的嫌疑,但懂得了导演要表达的思想,不管电影所要表达的这个观点是不是只是谣传,它都给人们对未来、对大脑的想象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当你的大脑使用率哪怕只是提高了一个百分点,你和以前相比会有多大不同呢,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潜能有多大呢?电影只是给其中一种可能呈现出一个可见的参考。总体来说还是能够引人回味的。

《超体》非英雄电影,而是借了科幻的外壳,传达对世界本源的思考

首先是整个世界的存在是基于时间的,时间才是万物的基本单位。比如露西举例的一辆正常行驶的车,加快N倍时间行驶,我们就会看不见它。这个想法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面一个精神病人的思路不谋而合,他认为岩石,大树也是在运动的,只是运动得太慢,我们看它们觉得一动不动,正如它们看我们觉得动的太快。就好像我们看蚂蚁或者其他动物生命短暂一样。虽然被认定是精神病,但这个思路何尝不是一种看世界的全新方式呢。现在他会说,吕克·贝松都有类似的脑洞呢。

《超体》非英雄电影,而是借了科幻的外壳,传达对世界本源的思考

按照这种想法,我们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乃至在整个宇宙的历史中,也不过是渺小的微末罢了,甚至连是否存在都不好说呢。

另一方面是,一切人类文明,都来自于人类“繁衍”的欲望。电影里摩根·弗里曼说物质存在下去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永生,一种是繁殖。不过,即使是大脑潜能全部开发的露西,也无法做到永生。因此生物都需要繁殖。

《超体》非英雄电影,而是借了科幻的外壳,传达对世界本源的思考

这也就解除了一个疑惑,为什么拥有操纵世界能力的露西选择把自己的所有知识化作一个U盘,交给科学家们呢?既然她说在大脑潜能开发的同时,她身上的人性都在渐渐消失,比如恐惧、害怕、欲望等等。为何做出如此“伟大”的选择?仅仅是因为本性善良,难免有点说不过去。毕竟掌握如此力量的人,更多的是想操纵世界,而不是如此单纯地牺牲自己。

《超体》非英雄电影,而是借了科幻的外壳,传达对世界本源的思考

后来想想也许正是人类本身的“永生”或者“繁殖”的欲望没有失去。在她意识到大脑潜能开发完毕就会死的情况下,选择了“繁殖”,把所获取的知识交给人类。

《超体》非英雄电影,而是借了科幻的外壳,传达对世界本源的思考

不过导演的这个命题实在太宏大,贯穿整个人类文明史,后半段感觉有点表现无力。结尾有点仓促,吕克贝松这次花了大心思,想拍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思想性与商业性俱佳的好片。其实割裂开来看,不管是人类“终极”的思想性还是画面、剧情等的商业性都够了,但是放在一起,却还是觉得不够融合。思想加入略生硬,前半段的双线结构还算是有点意思,后半段则略显单薄,大概导演有点着急收尾。2个小时的时长还是紧张了些,但是太长了必然造成观众的视觉疲劳。如果不是寡姐和摩根老爷子的神级演技,片子很可能要毁。剧情还是可以继续打磨得更紧凑并且巧妙一点。

《超体》非英雄电影,而是借了科幻的外壳,传达对世界本源的思考

《超体》是一部带有明显法国浪漫色彩的科幻片,像第五元素一样,你很难界定算科幻还是奇幻,片中多次出现斯嘉丽全屏面部特写,连毛孔都能看清,特别是在IMAX幕上对演员的面部细节要求简直到变态,导演各种快速的剪辑也很精准,当然国内版有删减,毕竟在国内看大卫都有马赛克,不过整体故事还算流畅,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够了。

《超体》非英雄电影,而是借了科幻的外壳,传达对世界本源的思考

同时,《超体》也是一部十分感性的电影。理性的观众会觉得无论从剧情还是科幻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都很失败,因为他们看到的是结果,女主超神了。感性的观众会觉得这部电影很震撼,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思考的空间。就像一个很抽象的哲学问题,虽然想到最后对现实生活完全没有帮助,但是思考的过程还是很享受的。

总的来说,是一部很有味道的电影,虽然有点瑕疵,但小编还是推荐大家看一看这部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