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员工有不学习的权利,公司也有在选拔干部时不使用的权利

关注【企业之眼】更多关于企业管理、员工激励、薪酬制度、绩效激励等内容免费与你分享!私信

“资料”送您关于员工管理、绩效薪酬的干货视频。

人力资本的增长大于财务资本的增长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显示,半数劳工技能在3~5年内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段技能淘汰期是7~14年。尤其在工程界,毕业10年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知识和技能不足四分之一。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如何提升员工的学习技能,确保人力资源增值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对此,任正非深有体会,他说:要真正培养一批人,需要数十年理论与基础的探索,除了长期培养大量优秀人才外,华为别无选择。追求人才更甚于追求资本,有了人才就能创造价值,从而带动资本的迅速增长。因此,任正非鲜明地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人力资本的增长要大于财务资本的增长。

任正非:员工有不学习的权利,公司也有在选拔干部时不使用的权利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还未建立起发育良好的外部劳动力市场,企业人才需求不能完全依赖在市场上解决。而且,中国还未实现素质教育,大学毕业生上手的能力还很弱,因此入职新人也需要接受严格的培训。此外,信息技术更替周期太快,老员工要不断地充电。这一切,都逼迫华为公司加大培训投入和力度,储备快速发展所需的人才。

每年,华为都要从高校招入一大批毕业生,仅1997年就入职7000人。这些刚毕业的学生有潜力,但是缺乏经验,因此必须加大培训力度。虽然需要一大笔培训开支,但是华为毫不吝啬。而当员工正式上岗以后,华为还会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这样的高投入可能短期内无法产生效益,也是大多数企业无力承担的,但是华为甘愿这么做,并着眼长远的考虑。

任正非:员工有不学习的权利,公司也有在选拔干部时不使用的权利

2004年元旦前,广州大学决定在大学选修课程中设置关于华为产品的相关内容,并由华为免费提供价值200万~300万元的产品设备。学生通过选修相应的课程,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到华为的通信产品。而当学生毕业时,华为及其合作公司可以从中挑选合格者,作为人才后备军培养。参加这样的培训项目,华为平均要为每个人支出近1万元的成本,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

事实上,华为每年都要进行这样大规模的培训,在财务支出方面有上亿元之巨。在华为公司,员工的培训体系包括新员工培训系统、管理培训系统、技术培训系统、营销培训系统、专业培训系统、生产培训系统。华为在深圳总部的培训中心,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拥有含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在内的各类教室110余间,能同时进行2000人的培训。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教学设备和环境,成为华为培训的鲜明特色与强大优势,整个培训团队有专、兼职培训教师千余名。

任正非:员工有不学习的权利,公司也有在选拔干部时不使用的权利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任正非对人才和技术的渴求是极其强烈的,这成为加大培训投入的直接原动力。任正非坚持认为,尽管大规模、高频率的培训会暂时增加生产成本,但是这让华为聚集了大批优秀人才。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华为能够施展大战略,发起一次次冲锋,显然少不了大量优秀人才的倾巢出动。

由此不难理解,所谓“人力资本增值大于财务资本增值”,可以解释为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比例,要超过在公司赢利等方面的投入。在人力资源方面,华为的投入可谓大手笔,而它的产出也令人艳羡。

任正非:员工有不学习的权利,公司也有在选拔干部时不使用的权利

在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永远有效。华为的首要责任是要活下去,而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IT业长盛不衰,把员工培训成行动有素的狼群是首要条件。如果有人懒惰,不愿意学习怎么办?任正非说:“员工有不学习的权利,公司也有在选拔干部时不使用的权利。”

《华为基本法》指出:我们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人力资本的增值靠的不是炒作,而是靠有组织地学习。在一次董事会上,任正非说:“将来董事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我自己58岁还在学外语,你们这些常务副总裁就自己看着办吧。”

华为有一名老员工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那个时代不学习英语,因此他一直是“英语盲”。1999年,为了适应公司向海外拓展,这名员工自费参加英语培训班,从ABC学起,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同室求学。虽然年纪很大了,但是他没有不好意思。后来,他第一次上台大声、流利地用英语演讲,顿时惊艳了四座,而他也获得了一种莫大的成就感。随后,华为号召全体员工向这名员工学习。

任正非:员工有不学习的权利,公司也有在选拔干部时不使用的权利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创始人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构建的头号障碍是它太花时间,太需要耐心、毅力和奉献精神。华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但不迁就人才。在员工培训上,公司投入巨大财力,为组织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总结:

学习是心灵的正向转换,企业如果能够顺利导入学习型组织,不仅能够实现更高的组织绩效,还能带动组织的生命力。招聘优秀人才的同时淘汰“沉淀层”,是华为人力资源的一贯政策。对于员工,不学习将得不到提拔机会;对于干部,无论职位多高、资历多深,都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不学习、不进步,就意味着下岗,这就是华为对每个团队成员提出的严苛要求。

今天,新经济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性,高科技、知识型经济条件下,如何依靠高科技的手段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显然离不开庞大的人力资本投入。作为一个企业,尤其是电信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让每个人都能在学习的环境中、学习的氛围中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当每个团队成员都能成为学习型工作者时,企业才会具备无比强大的竞争力。

推荐更多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