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靠什么征服星巴克?

这两天瑞幸咖啡的《致星巴克的一封公开信》让这个火遍大江南北的咖啡品牌又掀起了一波舆论。之前,因疯狂烧钱,仅用不到半年就达成400家门店、130万客户、500万杯咖啡的成绩,让它一次次站在风口。

瑞幸咖啡靠什么征服星巴克?

然而在资本为之疯狂、互联网人纷纷叫时,不少餐饮人却提出质疑:“当补贴停止,用资本烧出的这杯咖啡还能热多久?靠低价吸引来的用户还能否留存?”靠补贴拉来的顾客,会有复购吗?

瑞幸咖啡靠什么征服星巴克?

做餐饮主要就是两件事情,一件是拉新,一件是复购。在拉新上,瑞幸咖啡做得很棒了,携10亿入场,靠汤唯、张震的明星效应,APP裂变营销,大手笔补贴等方式高开高打进局。首单免费、买2蹭1、卖5赠5,补贴拉新130万客户,在消费者中掀起了一波“小蓝杯”潮流。

有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每年人均咖啡饮用量仅5~6杯,远低于欧洲每年人均消费咖啡734杯的水平,中国人对待咖啡的态度到底如何,几乎无从考证,但咖啡在中国有个很大的竞品——茶。

瑞幸咖啡靠什么征服星巴克?

据了解,纯卖咖啡的店第一年倒闭60%~70% ,很多咖啡品牌的失败也验证了中国咖啡市场极难攻克。咖啡行业素有“6亏、3 平、1盈利”的说法,被称为餐饮业除去酒吧外最难做的生意,纯卖咖啡的店第一年就倒闭的占60%~70%。很多国外连锁餐饮咖啡品牌妄图占领中国市场,但也难逃厄运。以豪丽斯,Zoo Coffee、咖啡陪你为例,这些韩系咖啡品牌几乎全面溃败。

星巴克为什么成功了?因为它卖的是场景,正如星巴克前执行副总裁霍华德·毕哈所说的:“星巴克售卖的,一切与咖啡无关”。星巴克的成功源于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满足了顾客在心理和社交上的需求的场景,它卖的是场景,而不是咖啡。星巴克的成功在于打造了一个消费场景。

瑞幸咖啡靠什么征服星巴克?

5月8日,《北京商报》发出一条新闻称:从2017年年底,瑞幸开始向“友商”星巴克挖角。据悉,目前,瑞幸已挖走星巴克北京市场约1/7的员工,部分高端手冲咖啡门店甚至挖走1/4员工。而相同岗位,瑞幸咖啡用高于星巴克三倍的工资挖人。

星巴克马上反击。5月10日,坊间传闻,星巴克全球高管在暗访了北京和上海的瑞幸咖啡门店后,将与美团点评达成战略合作,在中国推出外卖服务。

瑞幸咖啡靠什么征服星巴克?

瑞幸咖啡靠资本在短时间热度频频比肩星巴克,让人一提起国产咖啡品牌就想到它!但热度不能当饭吃,品牌要长久发展终究要能挣钱才是硬道理。

有人给瑞幸咖啡简单算了一笔账:“瑞幸咖啡每杯咖啡成本、牛奶3块钱、咖啡豆1块钱、纸杯7毛钱、打包纸袋成本3毛钱,500万杯成本就是2500万。130万顾客购买500万杯,其中有130万杯都是免费的,只收了6块钱的顺丰配送费,再加上送券,预计平均下来的正价消费,也就不到100万杯,平均每杯27块钱,收入2700万。前期材料的毛利润-200万。”

瑞幸咖啡靠什么征服星巴克?

瑞幸咖啡在《致星巴克的一封公开信》上声明,星巴克要求咖啡机器设备、包装包材、食品原料的供应商站队,并停止向瑞幸咖啡继续供货,这严重影响瑞幸的运营。不管它的目的如何,这都表明瑞幸咖啡的供应链压力确实不小。

瑞幸咖啡靠什么征服星巴克?

瑞幸咖啡以疯狂烧钱高调切入市场成果显著,但是入了一行就要按一行的规矩办事。互联网行业可以做到依靠资本赢家通吃,而餐饮行业不行。餐饮自古就是一个勤行,不管你概念再好、烧再多钱,最终都是靠一盘盘菜、一杯杯水挣到钱来养家糊口的营生,是容不下一丝偷懒和捷径。

由此可见,无论是咖啡还是餐饮,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最终也只有强化落地经营,踏踏实实做好门店运营、供应链运营,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壁垒,才能长久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