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研製全球首套二噁英排放在線快速檢測系統

成功研製全球首套二噁英排放在線快速檢測系統

研發人員調試設備

記者 徐麗亞

二噁英是國際公認的致癌物,而二噁英在線檢測目前是世界性技術難題。在富春江畔,一群年輕的追夢者,他們咬定青山不放鬆,抓住科技創新這個強大的引擎,成功研製全球首套二噁英排放在線快速檢測系統,用熱血點燃了無悔青春!

創新技術填補國內外空白

2015年,浙江富春江環保熱電股份有限公司與浙江大學共同成立浙江富春江環保科技研究院,立足節能環保產業,旨在研究、開發、推廣國內外先進的、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能源清潔利用、汙染物減排以及環保監測等技術。

為儘快攻克二噁英排放在線快速檢測技術,研究院建立了一支朝氣蓬勃的研發團隊,由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曉東領銜。團隊共有30餘人,平均年齡33歲,其中博士8人、碩士7人,高學歷技術人才佔團隊的75%以上。

在院長李曉東教授、副院長陸勝勇教授帶領下,研發團隊廢寢忘食地進行技術攻關、現場試驗、技術資料整理等各項工作,團隊成員眾志成城,團結協作,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一絲不苟、不厭其煩的匠心精神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通過兩年多堅持不懈的努力,二噁英排放在線快速檢測技術在“富春環保”的垃圾焚燒爐上得到了成功的驗證和應用,並於2017年12月通過權威專家的技術鑑定。成功研發全球首套二噁英排放在線快速檢測系統,填補了國內外空白,標誌著二噁英在線檢測這一全球性的環保監測技術難題有了“中國方案”。

拼搏敬業的工作狀態

運維部黨員湯紹富接到的工作任務是完成系統軟件的開發和評測。他帶著徒弟楊敬樹等人,在實驗室一待就是幾十個小時,忘記了家人、忘記了冷暖,一遍又一遍地編程和測試,不斷調試和分析各種數據,經常忙到凌晨兩三點。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比預定計劃提前完成並取得第三方評測報告。

1988年出生的湯紹富是江西人,畢業於南昌大學儀器儀表專業。“那段時間壓力確實非常大,整個研發進度都是倒排時間的。面對如此複雜的系統,如何做到各個功能模塊的正常、穩定運行,擺在我面前有無數個技術難題。”回憶起那段時光,湯紹富陷入了深思,不過很快笑容又回到了他的臉上:“好在我們有一個凝聚力和戰鬥力都很強的團隊,靠著團結協作,難關都被一一攻克了。”

陸勝勇說,湯紹富是最早加入研究院的人才之一,當時一沒人二沒場地,不是真愛絕對不會這麼果斷地投身到這裡來。近3年時間,湯紹富不僅自己脫胎換骨,而且帶領整個團隊取得了很大進步,如今他已是部門經理了。

28歲的陳濤是諸暨人,黑龍江大學控制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瘦弱的他用“竹竿”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180釐米的身高,體重卻只有110多斤。2016年6月,炎熱的江南大地如炙烤炭燒,陳濤和研發團隊的小夥伴們卻天天“裸”在烈日下,一待就是一整天。那段時間,陳濤負責的工作是採樣管路的安裝,就是將垃圾焚燒產生的煙氣通過專門的管道引入到檢測設備中。焚燒爐煙氣煙道壁附近溫度高達六七十攝氏度,人站個幾分鐘就熱得大汗淋漓吃不消,而陳濤每天都要在煙道邊待上半天才能完成安裝和採集工作。

“整整一個半月,在那樣一個環境惡劣的工作空間,我以為陳濤羸弱的身板肯定扛不下來,沒想到他卻咬牙堅持了下來,出色地完成了任務。”陸勝勇被陳濤的毅力所折服。

助力環保產業升級

陸勝勇在提到研發這套設備的初衷時,用了8個字概括:“不忘初心,砥礪前行。”10多年來,浙江大學一直沒有停止過對這項技術的科研追求,在困難與挫折中不斷前行。如今的成功,除了研發團隊每一位精英的不懈努力之外,富春江集團頗具戰略眼光和前瞻思維的決策,也為研發的成功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富春江集團之所以想到要研發這樣一套在線檢測設備,不僅是出於環保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更是一種社會責任的擔當。迄今,該項技術的研發經費已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預計明後年會投入批量生產。

G20杭州峰會期間,研究院研發的這套設備在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進行了展示,受到包括時任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法國巴黎綜合理工學校校長伊夫德美將軍以及各級領導、專家的一致好評。

隨著富春環保二噁英排放在線快速檢測通過技術鑑定,該技術裝備已被列入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17年版),還被列入中美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及浙江省重點技術創新專項計劃。目前公司在該技術研發過程中已獲授權專利20餘項,授權商標8項。研究院迄今已與國內多個大型垃圾焚燒處理運營商簽署產品銷售合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