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檢關注」正視「羞辱我不會用微信」背後的訴求

「天检关注」正视“羞辱我不会用微信”背后的诉求

這兩天,一段視頻在微信、微博上傳得很廣:9月23日,黑龍江雞西,67歲的謝大爺在超市買了8.8元的葡萄,排隊交款時,被收銀員告知不收現金只能用微信。交涉未果,謝大爺賭氣拿著葡萄走到門口,被保安攔下。最終,在保安的協助下,謝大爺成功用現金結賬。

“自己拿的是人民幣不是假幣,讓自己在另一邊排隊,羞辱我老頭不會用微信啊?!”視頻中的老人情緒激動。有人援引銀行法第16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認為商家拒收人民幣違法了。不過,從老人“讓自己在另一邊排隊”的說法,結合不少超市開通只供微信結賬的“快捷通道”的現實,更大可能是,超市並未“全面”拒收人民幣,只是老人排錯了隊。

老人“羞辱我不會用微信”的說法,有些過激了。如果我們糾纏於此,或僅僅將其視為一場誤會,老人的這通火兒也就白髮了。老人發飆背後的訴求,值得認真審視。

技術進步為人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如今一些年輕人出門,現金、銀行卡都不帶,一部手機足矣。不少老年人與時俱進,學習掌握新技術,享受技術進步成果。但也有相當一部分老人,因為年齡、文化程度、財產狀況等原因(用電腦、手機,一要買得起,二要學得會,二者缺一不可),不僅無緣享受技術成果,在一些方面還要承受更大不便。今年春運期間一段視頻,刺痛很多人的心:一位老人多次到火車站排隊買回家的票,多次無功而返。車站工作人員告訴他“要上網去買”,但老人不會,急得直抹眼淚,甚至下跪求助。

以前大夥都排隊買票,早去些就可以保證買到票;如今,多數人網上購票,現場買到票的幾率小多了。這樣說,不是要回到排隊購票的年代,而是說對那些不會網上購票的人,尤其是老人,要有一個讓他們可以買到票的渠道。花錢請人上網代買可以,但勢必增加成本,有人建議預留部分車票,在車站開設老人買票窗口。這一建議很好,體現了對老人的體恤。

國家制定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目的在於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但從現實看,在一些細節方面,敬老、助老等仍有改進空間。比如,超市為了提高交易效率,開設微信結賬“快速通道”;銀行為了更好服務大客戶,設有“VIP通道”,我們卻很少看到有老人通道。在商言商沒問題,但必要的社會責任不能忘。

回到黑龍江這次衝突。也許有老人排錯隊的原因,但如果收錢效率成為商家首選而不顧及其他,微信付費的隊列越來越多,不會微信的老人排隊越來越長,就是可以預見的結果。在這件事情上,與其埋怨老人“小題大做”,不如正視其發飆背後的訴求,反思下社會在老年人權益保護方面的缺失,看看我們該做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