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都在逃離農村

這幾年,逢年過節回農村老家的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農村的年輕人幾乎都去了外地打工,家裡只有老人和孩子。走在兒時曾走過無數遍的鄉村小路上,放眼四周,滿目荒草叢生,以前綠油油的莊稼地已成過往。有些地方的路因為鮮有人行走,就連路也消失了。甚至偶爾能看到一兩處人去樓空的坍塌泥瓦房,其破財景象不免令人心生物是人非的感傷。

在我的記憶裡,長輩們從小就給我們灌輸努力讀書、走出農村的思想。農村人的出路似乎只有一條,走出去。從來沒有一個農村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當農民的,農民似乎成了年輕人沒有出息的代名詞。

年輕人都在逃離農村

小時候,或多或少會受父母的影響,那時心裡所想的就是自己趕快長到十六歲,然後就學著父輩們遠赴沿海城市打工。在我的心裡,大概是把出外打工太理想化了。我所想象的是,出外打工就是掙錢進入社會,既能掙錢,又能擺脫父母的管束,何樂而不為呢?然後再等幾年,年齡稍大些,就可以像其它人那樣,娶妻生子、成家立業了。這樣的人生,幾乎是絕大多數年輕人生軌跡。

我們回過頭來看,似乎不難發現,出身農村的年輕人都在努力逃離農村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掙錢,畢竟大城市發家致富的機會更多。自我國1978年後的改革開放以來,沿海的城市得到飛速發展,於是,農村的剩餘勞動力開始抓住時機,從全國各地湧入沿海城市。

年輕人都在逃離農村

人都很現實,在農村務農是沒有出頭之日的,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辛苦苦勞作一年,收入也很微薄。收穫的糧食除了能解決一家幾口人的溫飽問題外,拿到集市上也賣不了多少錢,主要經濟來源還是得靠飼養兩三頭豬。豬的成長期大概是半年多,精明的人會給豬餵養豬飼料,肉長得快,只需要半年就能把一隻小豬仔養成一頭體型膘肥的豬了。這樣算下來,一年能賣上兩批豬,一般一個普通家庭會飼養兩三頭。賣豬的錢會用來給孩子交學費,買肥料、買種子、看病就醫和一些日常開銷。有些家庭會飼養上十幾只雞鴨,逢年過節可以自己殺了吃肉,也可以拿到集市上賣了換些零用錢。過年時至少要給孩子添置一兩套新衣服吧!到年底一算,一年下來的收入所剩無幾,白忙一場。這還是勤勞的家庭,如果換做好吃懶做的家庭,一個月能吃上一次肉都不太現實。

如果是去了沿海城市打工呢?只要人不怕吃苦,勤快踏實,不吃喝嫖賭,一個月除去生活費和房租外,最少也有兩千元可存。當然,回去十多年,那時物價低,工資也低,普通打工者一個月也就八百至一千的月薪,除了開支,節省點,還是挺可觀的。這樣算來,去沿海城市打工無論如何都比在家務農更划算。

年輕人都在逃離農村

對於農村的年輕人來說,除了通過考上重點大學走出農村外,出外打工似乎是農村年輕人唯一有前途的路徑。有一點我必須告訴你,考上重點大學是改變命運的性質,是走出農村的捷徑,走出農村了是可以不用回去的。而那些出外打工的年輕人,僅僅只是逃離農村,等年紀大了,在外找不到工作了,最終還是會回到農村。所以,“走出農村”和“逃離農村”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

農村,越來越不受年輕人待見。農村絕大多數年輕人成家後,都會把年幼的子女交給父母,自己則是出外打工辛苦掙錢,養家餬口。這似乎是一個魔咒,農村人擺脫不了的一種現實。父母不在身邊陪伴成長,大多數留守兒童都跟爺爺奶奶更有感情。由於隔著輩分,思想觀念不同、過分溺愛、受教育程度有限和精力有限等因素的制約,爺爺奶奶對孩子的管教自然比不上父母,這也造成了一些問題兒童。我們看新聞時,會發現那些未成年就逃學打架鬥毆的地痞流氓多半是留守兒童。是誰害了他們?是家庭,是父母缺少管教和得不到愛的呵護,是這個太看重物質的時代。面對這樣的客觀條件,身為父母的更應該重視教育。

年輕人都在逃離農村

教育是一個民族的根本,應該堅持“人才興國”的戰略,把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猶太人從小就熱愛讀書,小孩子會在自己的枕頭下放上一本書,反觀中國小孩,不是在玩的路上,就是在去玩的路上。當然,玩是孩子的天職,不應該過多的約束,但是應該有正確的價值觀導向,培養孩子們的一些良好習慣和愛好,讓他們提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如果一個孩子到了三四十歲後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到底想要什麼?那就是父母的悲哀了。

我一直認為一個民族的母親的受教育程度和思想文化修養是這個民族的希望,在中國這個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中,女人最稱職的無非是扮演好賢妻良母的角色,而後才是相夫教子。拋開“相夫”不論,“教子”是重點。古有“孟母三遷”的故事,這個故事除了告訴我們人的生長環境很重要外,還告訴我們母親對子女的教育是核心。對於中國大多數年輕人來說,母親對自己成長的影響都高於父親。因而,一個受過高等教育並且有較高思想文化修養的母親是一個民族的明天和希望。

年輕人都在逃離農村

我曾拿農村的小孩和城市的小孩做過對比,你會發現,在總體上,城市裡長大的小孩更懂事,更禮貌,而農村小孩更調皮,愛搗蛋,愛說髒話,比較任性。這就是教育的區別。我並不是歧視農村,我也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我只是在據實陳述。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農村人一定要逃離農村呢?為什麼大部分農村人幾輩人都沒能徹底走出農村呢?後來我想明白了,有的人以為“讀書無用論”,讀書多和讀書少沒有多大區別,這種觀點在農村很普遍。人的思維觀念一旦定型了,很難改變。比如窮人靠省吃儉用存錢,而富人以錢生錢,這就是思維觀念的差距。

這幾年,回到農村的我,看到家家戶戶都蓋上了漂亮的小洋樓,成了沿途一道道風景線。這些小洋樓都是一家幾口人在外打工辛苦掙的錢,短則五六年,長則十多年,他們所從事的工作由於學歷和身無一技之長的限制,大多數都是流水線工人,或者是普通的服務員。當然,也有一些有頭腦有能力的人,自己開店。

如果你是一個農村的年輕人,身在他鄉,孤身一人,沒有高學歷,沒有一技傍身,沒有貴人相助,沒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我希望你能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千萬別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同時我也希望你能找到自己人生的出口,在事業上小有所成,在人生角色上扮演好兒子、父親,兄弟和丈夫的角色。

言而總之,打工是大多數年輕農村人的一種痛,這種痛會隨著城市和農村的發展差距越來越大而一直在年輕農村人心裡繼續痛下去。:http://www.7cd.cn/read.asp?articleid=1500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