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四十萬湘軍,曾國藩爲何始終沒能稱帝?

段興宇


曾國藩沒有那麼多的軍隊,曾國藩掌控的軍隊共有十二萬。湘系勢力中胡林翼、左宗堂、曾國荃

等人確實都曾勸曾國藩自立為帝,但稱帝建立新朝不是一拍腦門就可以的事情,當時有很多方面是條件是不夠的。

湘軍

湘軍雖然是曾國藩一手打造起來的私人軍隊,但建軍體制對曾國藩稱帝有很多不利的影響。

1、湘軍靠將官親自招募

曾國藩雖然可以任命將官,但任免不了手下的手下。各營將官都是一營絕對的老大,他們只服從本營將官,甚至不聽曾國藩的。同治六年,曾國藩手下大將鮑超因病重回老家休養,他想讓婁雲慶接任,但是營中軍士普遍信服宋國永,將士們普遍不聽從曾國藩的安排,婁雲慶都不敢去營中接任,最後曾國藩只能將霆營遣撤。

因此湘軍的招募和遣散是一種動態平衡的過程,曾國藩無法做到成為全軍的絕對主帥。

2、湘軍暮氣已深

在與太平天國的作戰過程中,曾國藩的心腹愛將不斷折損,而一次次的更新後,將官們的能力和與曾國藩的個人關係已經遠不如初。

而且後期,湘軍出省作戰,很多人不願意離開家鄉送死,他們出現了厭苦戰事、沾染官場習氣、騷擾民間、敗不相救等弊端。可以說,湘軍也變成了強弩之末,這也是湘軍建制之處的特點所決定的。

甚至還有一些人加入哥老會,這些人以反清為主要目標,曾國藩很難節制他們,如果事態惡化,曾國藩很難收拾。

因此,曾國藩不可避免地需要拆撤很多軍隊。

敵對勢力

1、清政府

對於新興的漢人軍閥,清政府一直非常關注,時常敲打曾國藩,始終對他不信任。

曾國藩對於這些情況非常清楚,而且清政府不斷建設能夠牽制曾國藩的江南、江北大營。曾國藩能戰勝太平天國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有一支強大的水師,控制了長江以後,後勤保障通常。

清朝在北方擁有大批的精銳騎兵,曾國藩並沒有建設起能夠與之匹敵的陸軍,這是南方軍力的差異。

2、淮軍的鉗制

李鴻章建立淮軍以後成長異常迅速,這支軍隊很快擴張到7萬人。作為依靠安徽人建立起來的軍屯,他們和湖南人並沒有那麼多的血緣關係,也就是說他們不會支持曾國。而淮軍大量吸收西方的援助,裝備了大量的洋槍洋炮,戰力早已超過湘軍。

如果說淮軍不同意曾國藩稱帝,那麼稱帝以後的曾國藩前途極其不光明。

3、太平軍餘黨眾多

雖然天京的陷落預示著太平天國滅亡,但轉戰各地的太平軍依然眾多,至少在20萬以上,這些人本來就是曾國藩的老對手。無論曾國藩稱帝與否都須要對付他們,而稱帝以後的敵人就不僅僅是這麼多了。

當然還有南方個督撫、各教派,北伐的捻軍,這些都是須要考慮的敵對勢力。

曾國藩本人

曾國藩作為兩個半聖人中那半個,以理學大師享譽一時,這樣一個主張綱常名教的人造反也是非常有道德壓力的。


在聽到眾人的勸進後,曾國藩勃然大怒“你們只知拉我上草案樹(湖南土話,草案樹為荊棘)以取功名,圖富貴⋯⋯”。而且此後多次表示自己不自立的決心。

而且當時曾國藩已經50多歲的人了,他不願意在自己人生巔峰的時候再冒險了,中興名臣和亂臣賊子全在一念之間,曾國藩早已知天命了。

歡迎關注、點贊、嘮嗑,我是孝陵衛小校(二分明月故臣心),動手動腳找東西,正兒八經答問題,期待與諸君交流!

孝陵衛小校


曾國藩沒有稱帝,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儒家學者的身份。

曾國藩信奉的是儒學,從小到大學習和信奉的都是“忠君愛國”。

雖然在清朝皇帝的眼中,漢臣不過是一個包衣奴隸。但在愚民教育和奴化教育的封建時代,多數漢臣自我麻醉,認為自己是在為天子服務。

作為從小接受正統儒家教育的曾國藩,一直身體力行忠君愛國。 你讓他來當皇帝,就等於讓他反對他自己一樣,他的整個世界就會崩塌。

當然,如果曾國藩死的比較早,而他的弟弟曾國荃能夠早日接管湘軍的話,受奴化教育影響較弱的曾國荃,極有可能揭竿而起。

另外就是,曾國藩因為是知識分子出身,他更強調的是要確定性的環境中解決問題,即使打仗,他也是“結硬寨,打呆仗”,穩紮穩打。

你讓他冒抄家滅族的風險,來搏一個潑天富貴,這實際上是在為難他!

因為他的行為模式就是追求確定性的行為模式,而不是在不確定條件下尋找機會的行為模式。

這就是清代應試教育—八股考試的後果!當然皇帝非常高興!

所以說,曾國藩無論如何也不會稱帝!


一丹流青


如果他骨子裡有李世民十分之一的豪氣,他肯定會稱帝的。

左宗棠的功績,是開疆擴土,收復失地。而曾國藩的功績,只是屠殺數十萬同胞。

清迋統治時期,不是五族平等共和年代,滿族是貴族,漢族是低等族群。

為維護夷族貴族而殘害本民族同胞,其做奴才之意深入骨髓,自然不會背主稱帝。

孫中山是漢族,他發出了"驅逐韃虜"的吼聲。儘管當年的他只是一介草民!

二人相較,優劣立見。

奴才粉飾一萬次,骨子裡還是奴才。借給他一萬個膽,也不敢稱帝!

當然,這並不妨礙曾國藩有數十萬粉絲。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秦檜也有粉絲。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隨他去吧!


qzuser208508045


曾國藩(1811—1872)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他有理想、有信仰、有擔當,不是那種有便宜就佔的政客。因此,咸豐二年(1852)朝廷命他在湖南組織團練對抗太平軍,他當即發誓“不要錢,不怕死”,忠君愛國,保衛桑梓,不惜犧牲生命。

曾國藩篤信程朱理學,注意研究歷代封建典章制度和兵法,對破壞社會典章制度的人非常痛恨,當太平天國起義席捲大半個中國時,他親自訓練組織了一支自己的軍隊——湘軍,儘管是書生領兵毫無經驗,但他在戰爭中學習戰爭,不斷在失敗中總結經驗,越戰越勇,愈挫愈奮,通過十餘年的搏殺,終於掃平太天國起義,封太子太保,授一等勇毅侯,賞戴雙眼花翎,達到了一生權力的頂峰。

曾國藩是一個理學家,熟知歷史的經驗,決不會去做違背自己初衷的事情,不然必然會招致身家的失敗。因此,儘管他擁兵40萬人,有條件推翻滿清自己稱帝,但是絕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像袁世凱那樣)去稱帝!


船到橋頭直—3586FQI


當皇帝可真不一定是什麼好事

很多人經常把“要是當皇帝就好了!”當做口頭禪,但這往往是站在底層階級看到的山上風景罷了,真正的山頂雖然可以鳥瞰眾山小,往往也本隨高處不勝寒!讓我們來做一個大數據。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從“始皇帝”嬴政(見註釋1)算起,總計有600多位正式的皇帝,那種佔山為王如方臘、洪秀全之流就不算了。在這些皇帝中,平均壽命卻只有39歲。而且其中近半都是非正常死亡,這實打實的是高危職業啊。

尤其是在晚清當皇帝,不說每天4點就要起床(想想就打哆嗦~~),國家本就是內憂外患了,西方類強虎視眈眈,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個燙手的山芋,局面比明朝崇禎時期只壞不差。所以說有時候,當皇帝真不是什麼好事兒!

【當然了,如果有的人想像洪秀全那樣只求縱慾人間十幾年,不問民間疾苦和後世評價也可以嘗試嘗試。】

曾文正公的擔當

一個人的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時勢造英雄,宿命論一點的話,時勢造就你這個英雄是要你承擔相應責任的。曾國藩作為平定太平天國居功至偉第一人,他的歷史責任是極其重要的,那就是漢民族在如此內憂外患下重拾政權而不被群狼吞噬,同時還要儘量保全所剩不多的華夏“家底”。

假設曾國藩攻佔南京後稱帝,以滿清為首的蒙古,回臧勢必與曾國藩代表的漢民族勢力決裂,各國列強也就都有了插手中國內政的藉口,華夏分崩不是危言聳聽!而後即使漢人政權取得最終勝利,但東北、外興安嶺、新疆和西藏的領土合法主權可就不存在了,因為這些地域是清王朝的合法領土!

【這點是袁世凱逼清帝退位,和平演變的最重要的歷史意義之一,而這點被許多人忽略掉了!】


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狂風暴雨。曾文正公一生之所以評價特別高,恰恰是應為其抵住了稱帝當皇帝誘惑。

話說回來,古往今來能抵得住誘惑的又有幾個?

比如袁世凱。


註釋1:皇帝一詞並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後人發明的,(注意要與黃帝區分開來,黃帝可是具體的一個人,是與炎帝並稱的軒轅的尊稱)在夏朝將君主稱“後”,商朝君主稱“帝”著名的商紂王的名字就是帝辛,他的父親名字是帝乙。到了周天子開始稱“王”。細心會發現春秋時期各路諸侯可都沒有稱王的,比如齊桓公,秦穆公等等,只有周天子稱王,後來戰國諸侯野心四起開始稱王,尊周天子為“天王”。始皇帝嬴政統一六國,取自“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造“皇帝”一詞。從此皇帝開始作為中國最高統治者的尊稱。嬴政作為中國首位皇帝,自稱“始皇帝”。


瓦爾登的船伕


曾國藩就是那種跪久了直不起腰的陰漆漆的裝深沉的奴才。他有那賊心也沒那賊膽。只會內鬥丶愚弄百姓丶裝神弄鬼丶祟洋媚外的庸人。說他朱程理學,他禮在哪裡?義於何處?怎麼個仁?有何智慧?可有信於民?


紫笛悠揚笙簫默


體制內的高官要他們帶頭造反是不可能的,只有體制外的敢冒這個險。畢竟一個家大業大功成名就,另一個光桿司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