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家有黏人、怕生、好動寶寶,這麼做!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爸爸媽媽也會面臨各式各樣的教養難題。有的孩子很怕生,一與父母分離就哇哇大哭;有的孩子則是無法安靜下來,無時無刻都像小火箭衝來衝去。我們請來教養專家解讀“黏人、怕生”與“好動、 靜不下來”孩子行為背後的潛臺詞,教你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不再一天到晚對孩子吼來吼去!

專家支招:家有黏人、怕生、好動寶寶,這麼做!

黏人、怕生,是成長必經歷程

一般來說,孩子會出現黏人、怕生的舉動,通常與成長過程息息相關。人的視力大概會從6個月開始漸漸成熟,此時寶寶對周遭的人、事、物看得越來越清楚,逐漸可以區分熟人與陌生人(除了醒來可以看到的人,其他人對孩子而言都是陌生人),可能會開始出現“陌生人焦慮”。孩子一看到陌生人就會鑽進父母的懷抱、試圖躲藏起來,這種情形差不多會持續半年左右,一直到孩子瞭解“陌生人沒有那麼可怕”才會慢慢改善。

除此之外,孩子從8個月開始會出現分離焦慮,1歲3個月是分離焦慮的高峰。寶寶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大腦辨別“物體恆存”的能力還不穩定,因此在發現父母離開視力範圍時,會覺得“爸爸媽媽消失了”而感到害怕不安。加上孩子在這個階段開始建立自我概念,知道“自己”與“父母”是兩個不同個體,一旦與父母分開,就會產生強烈的分離感。

還有一種情況也會引發孩子黏人、怕生的行為,那就是進入新環境。新環境有可能是孩子沒去過的地方,也可能是孩子不熟悉(去的次數少於3次)的地方。這些地方包括遊樂場、親子館、兒童攝影棚以及餐廳等。當孩子對這個空間感到陌生、不熟悉,就會黏住父母不放,甚至開始哭鬧。

孩子什麼時候會出現黏人的舉動?

黏人、怕生的孩子通常比較內向,也不大敢嘗試新事物,就算家長一再鼓勵、催促,仍不願主動去做。他們通常會在碰到下面幾種情境時出現黏人、怕生的舉動:

情境1、遇到陌生人。

情境2、和父母分開。

情境3、進入新環境。

過度緊張、搓手,都不是正常表現

雖說黏人、怕生是小孩成長的必經歷程,但孩子如果表現得太極端,父母還是要有所警覺。再內向的孩子只要與陌生人相處20分鐘以上就會產生熟悉感。倘若孩子與陌生人相處超過20分鐘,怕生情況仍未改善;或是出現搓手、用指甲摳手、拔頭髮、嘴唇發白、脈搏加速等過度緊張、焦慮的表現,最好平時多引導孩子。

面對黏人、怕生的孩子,父母應該怎麼做?

如果孩子有陌生人焦慮

多帶孩子參加活動,或邀請有小朋友的親朋好友來家中做客,增加孩子與陌生人交流的機會,創造愉快的互動氛圍,讓孩子瞭解“陌生人是友善的”,進而願意主動接觸陌生人。

如果孩子有分離焦慮

讓孩子練習與主要照顧者分離。如果孩子比較黏媽媽,爸爸就要找機會單獨帶孩子出門。剛開始的分離時間最好控制在10~15分鐘以內,之後再慢慢拉長時間。這個訓練的重點是讓孩子建立物體恆存的概念,讓孩子知道即使離開主要照顧者一段時間,主要照顧者也不會消失不見。

如果孩子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較弱

帶孩子參加團體活動或到外面遊玩時,最好提早10~20分鐘出發,讓孩子先到現場熟悉環境,孩子的情緒會比較穩定。千萬不要在所有人都到場後才帶孩子進入環境,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外來者”而感到害怕。到新環境時記得隨身攜帶孩子常用的物品,比如布娃娃、小汽車等,孩子有熟悉的東西相伴,情緒波動比較不會這麼大。

爸媽注意!常見錯誤管教行為:

NG行為1、對孩子說“這很簡單啊,去做就好了!”

父母常常會以成人的角度要求孩子“Do something”。但成人覺得沒什麼、很簡單的事,對內向的孩子而言卻是巨大的挑戰。當孩子當下無法做出父母要求的行為,這種指令就會變成沉重的壓力,使孩子變得更加退縮。

專家建議…

如果孩子的個性較內向、退縮,不要強迫孩子去做他做不到的事,特別是用這種無所謂的語氣。此時應該用溫和的方式引導孩子嘗試,耐心等待孩子跨出第一步。

NG行為2、讓孩子頻繁且長時間接觸陌生人

前面說過,在教養具有“陌生人焦慮”的孩子時,可以多多邀請親朋好友來家中作客。但在進行這種訓練時必須拿捏尺度。如果讓孩子太過頻繁的接觸陌生人,或者硬要孩子與陌生人擁抱、親吻,反而會讓孩子更害怕、退縮。

專家建議…

這種做法在心理行為治療界稱為現場洪水法,即利用現場實境的方式讓孩子瞭解他所害怕的後果不會發生。但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現場洪水法過於強烈,反而會弄巧成拙。無論要讓孩子練習與陌生人接觸或是練習與主要照顧者分離,都要隨時觀察孩子的狀況。當孩子開始出現焦慮的表現,就要馬上停止。

專家支招:家有黏人、怕生、好動寶寶,這麼做!

NG行為3、送幼兒園時趁孩子不注意溜走

送孩子去保姆家、小託班、幼兒園常會見到這樣的畫面;父母其中一人(非主要照顧者)帶著孩子和保母或老師聊天,另一人(主要照顧者)趁孩子不注意拔腿就跑。這種無預警落跑的方式常會讓孩子的情緒大爆發、哭得更慘。

專家建議…

前面說過,要讓孩子與主要照顧者分開需要一段時間練習。如果孩子在送託前就有分離焦慮的情形,可以按照前面的做法練習。分開時記得跟孩子說“bye bye/再見”,讓孩子知道說“bye bye/再見”後會暫時見不到爸爸媽媽,但過一段時間又可以見面,如此孩子會比較安心。

好動寶寶,身體、大腦都動得快!

平常坐公交車、地鐵或到餐廳吃飯,總會看到一些孩子到處爬上爬下、大聲玩鬧,旁邊坐著的家長不是大聲斥責,就是無奈的直搖頭。這種好動、靜不下來的孩子往往有幾種典型的特質;包括活動量高、做任何事都無法持久、不聽從指令,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好奇心很強…等等。他們不僅行為好動,大腦反應也特別快;當週遭事物發生細微改變,例如某人換了新發型、房間擺設變動,他們通常會馬上察覺並開始探索,但只會持續一下下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

3歲前靜不下來 是正常現象

不少父母看到小孩整天跑來跑去、沒事就動個不停,都會擔心孩子得了多動症。但3歲以下好動、靜不下來其實是很正常的事。小孩一出生就會伸展四肢來訓練肢體力量與協調性。之後再會翻身、坐、爬、站、走的能力,會開始大量探索周遭環境,此時任何事物都可能吸引他們的注意。正因如此,當孩子出現無法專心、動來動去的表現,通常是當下有“其他更需要注意的目標”,並不是病態的注意力不足。

多動症孩子,連睡覺也會翻來覆去

不過,3歲以下的孩子雖然無法長時間靜止不動,把注意力放在單一事物或不感興趣的事物上,經適當引導還是可以遵守規則。如果孩子無論如何都靜不下來,甚至出現反抗大人的行為,就可能是多動的徵兆。

建立運動習慣,給孩子需要的刺激

教養好動寶寶的首要任務就是幫助孩子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建議爸爸媽媽可以每天固定帶孩子到公園、廣場或親子館等公共場地,讓孩子在安全範圍內盡情的跑、跳、翻滾。等孩子的活動量達標,自然就會安靜下來。再來,平常觀察孩子偏好的活動方式給予孩子需要的刺激。如果孩子喜歡爬上爬下,代表孩子需要透過改變位置獲得刺激,此時可以帶孩子玩滑梯或是跳床讓孩子獲得所需的刺激。最後,安排孩子的生活作息最好動靜交替,讓孩子交互進行動態和靜態活動,每次活動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這樣才不會讓孩子不耐煩。

專家支招:家有黏人、怕生、好動寶寶,這麼做!

NG行為1、對孩子說“你給我安靜下來!”

許多家長在管教好動寶寶時都會下意識說“你給我靜下來!”或“安靜一點!不要吵我!”但3歲以下的小小孩聽不懂什麼叫“安靜”,孩子可能會把嘴巴閉上,卻不會停止行為(例如在沙發上跳來跳去)。

建議…

管教小小孩應該下達直接且清楚的指令,讓孩子知道“該怎麼做”他才會改變行為。以在沙發上跳來跳去的例子,可以跟孩子說“你在沙發上安靜的坐會兒”。當孩子持續累積經驗,他就會學會從不同經驗中區分各種情境的“安靜”代表的意思,像在餐桌上安靜指的是乖乖吃飯,在課堂上安靜指的是乖乖聽講…等等。

NG行為2、用罰站或罰坐限制孩子的活動

不少父母會用罰站或罰坐的方式限制孩子的活動,以為這麼做可以逐漸降低孩子的活動量,但孩子被限制的時間越長,“解放”後反彈的力道就越大。

建議…

在叫孩子靜下來之前,最好先讓孩子動個夠,孩子充分發洩體力,自然不會有多餘力氣再活動。

NG行為3、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他不感興趣的事物上

有些爸爸媽媽會試圖訓練孩子的專注力,但孩子沒有把注意力放在大人要求他們注意的事物上並不是專注力不足,而是當下有其他更需要注意的目標。

建議…

要讓孩子專心,應該先找出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再讓孩子從事相關活動,觀察孩子是否可以集中注意力在自己喜歡的活動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