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射覆与戏射之间没什么关联

其实射覆与戏射之间没什么关联

君子六艺中有“五射”,对应了五种射术,而娱乐活动中也存在射艺,如戏射。此外还有个射覆,虽然名为“射”,但实为猜度之意。

戏射

这项娱乐活动真的源于技艺,既可以在礼仪中见到,也可以在军事行动中见到。在魏晋时期,戏射有两种形式:单射与朋射。

单射,规则很简单,统计各方的中箭数,按中箭数记筹,有专门负责统计筹数者,得筹数多者获胜。如西晋时期,王凯与王济相赌时,两人都自恃箭法高超,比得就是单射。王凯压上了自己心爱的“八百里驳”,一头牛,王济压上了一千万钱。结局是,王济一箭中的,当场宰牛,扬长而去。

朋射,参与人数增多,变成了团体赛制。参与者分为两队,即为两朋,各参与者轮流射箭,也是中箭数记筹,

总数多的一方获胜。

魏晋时期有个叫魏舒的,曾担任后将军钟毓的长史。钟毓是经常和部下比试朋射,魏舒虽然也在场,但钟毓一开始不知道魏舒精通射艺,并不让魏舒参与,只让他负责记筹数。直到有一次,两朋人数不对等,就拉魏舒过来凑数。

魏舒显得十分从容,箭无虚发,在座的无人能敌。这下钟毓也明白魏舒是个什么段位的选手了,赶紧致歉“我没能充分发挥你的才能呀,你射术如此出色,又岂会只擅长这一件事。”

“累迁后将军钟毓长史,毓每与参佐射,舒常为画筹而已。后遇朋人不足,以舒满数”——《晋书·魏舒传》

射覆

射覆跟射箭其实没啥关系,它源于卜筮。案《汉书》,“上尝使诸数家射覆”,说明最开始射覆是擅长数术者玩的,然而他们也没猜中...

依颜师古的注解“于覆器之下置诸物,令闇àn射之,故云射覆”,射覆就是用瓯、盂等器具盖住物品,让人去猜测。而射覆与《易经》渊源颇多,这群数术家没能猜中的物品,

却被自称擅长易的东方朔全部猜中

三国时期,管辂lù就表现得很擅长射覆。诸葛原升任新兴太守时,管辂前去赴宴,诸葛原趁机让管辂表演了一波射覆。诸葛原藏的是:燕卵、蜂蜜、蜘蛛,管辂靠着自己的卦象解读出了所藏物品。平原太守刘邠bīn也曾请管辂射覆,藏的是印囊与山鸡毛,管辂同样猜中。

放两首关于射覆的诗词,再重温一下藏钩、射覆吧:

《即事》明袁宏道

个是春江旧舞楼,海棠花下小梁州。柳因有絮丝还在,莲到无心苦始休。

浪子烧灯齐射覆,美人越席与藏钩。东风何意催桃李,多少西郊南陌头。

【对器具要求不高,藏钩、射覆宴饮之时同样能玩】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你猜我猜你猜得到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