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西游记》里面,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猪八戒?

阿宝的家常菜


在《西游记》当中,猪八戒就是因为好色的原因,被贬下天庭成为了一只猪妖,于是他的缺点都暴露了出来,不论是好吃懒做,还是贪财好色,几乎所有的负面形象都可以在他的身上表现出来。可是如此不堪的一个人物,居然得到了广大观众们的认可与喜爱,这是为何呢?

很多时候,我们看问题都是以自己为准则来定义对方的好坏。

说实话看西游记的小伙伴们都是冲着孙悟空而来的,很多时候人比人,就会气死人。

我们看一眼嫉恶如仇的孙悟空,再来看一眼贪财好色的猪八戒,几乎就不用想了,大多数人直接就无视了他的存在。

在西行的路上,猪八戒几乎是各种的偷懒,能多睡一分钟,绝不少睡一秒,反正就是唐僧下达的所有任务都会被打一个折扣。

可以说懒这个词已经是猪八戒的专用名词,但问题也来了。

在高老庄的时候,如果猪八戒也是这么懒,高老爷跟他的女儿能看上猪八戒吗?还会把他招为上门女婿吗?

很明显当时的猪八戒给自己的准丈人干活,可是一个顶十个,各种脏活与累活都不在话下。

我们拿以前的猪八戒与西行路上的猪八戒相互一比较,就会发现,猪八戒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懒,他只是在对自己的命运进行抗争。

虽说自己犯了错,被天庭贬到了凡间,并成了猪妖,但是猪八戒自己的小生活过的很开心、惬意。

其实以猪八戒的能力,怎么可能会因为喝一点凡间的酒就显了原形呢?这其中肯定有人在捣鬼,所以说在猪八戒马上走入人生巅峰的时候,产生了意外。

于是猪八戒只能眼看着自己美好的小生活离自己而去,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猪八戒将来西行,真要在这里成了家,将来西行怎么办。

所以幕后的神仙就出手了,于是猪八戒就悲剧了,美好的生活瞬间破灭了。

可以说当猪八戒看到唐僧的第一瞬间就是恨,如果不是自己实在打不过孙悟空,并且背后还有各种神仙的指示,说不定第一个打死唐僧就是猪八戒了。

但没办法,实力不如人,只能装怂,这一路西行谁知道会用多少年,等自己回到高老庄的时候,可能高小姐已经变成了高老太婆。

所以猪八戒开始无声的对抗所谓的西行,说白了就是出工不出力,能坏事尽量坏事。

牛魔王的小妾狐狸精明明没有多少战斗力,却被猪八戒直接打死,就是为了给唐僧的西行队伍拉仇恨,一路上的挑拨离间,就是为了逼走大师兄。

可以说最不想看到西行成功的就是猪八戒了,自己好好的人生不让过,现在你们还想让老猪给你打免费的白工,想什么好事呢。

但是唐僧的西行牵扯了太多的神佛,猪八戒已经很尽力了,可是唐僧就是不死,他也很无奈,除了尽量给西行的队伍挑一些事之外,猪八戒是什么也不想干了。

说白了这一切都是别人把猪八戒逼到了好吃懒做、贪财好色这个地步。

假如西行不会发生,以猪八戒的能力,在高老庄生活的相当开心,不论是对自己的女人高小姐,还是对自己老丈人高老爷,都是没话说。

在高老庄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说猪八戒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可以说任何女人如何嫁给了猪八戒,都会得到对方最真心的对待。

看似猪八戒好色,可实际上猪八戒只是想找一个终身伴侣而已,对于一个大龄青年来说,这件事有错吗?

对于大多数女性同胞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错,这是爱的表现,这是居家好男人的表率,拿猪八戒跟西行的其他三个相比一下,就会发现只有猪八戒才是真正可以过时光的好男人,其它的都是渣渣。


虎头山小妖


《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众人皆知的经典童话神魔故事,故事从孙五空龙宫得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遇如来佛祖斗法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菩萨领如来法旨,去东土大唐寻取经人,此人就是唐僧,法号‘三藏’,西天取经的主管人,也是取经集团老板。
从此拉开了前往西天十万八千里长途跋涉的取经


帷幕,唐僧路过五行山,救出孙悟空,取法名:行者,有观音菩萨传授紧箍咒语,来约束孙悟空,去其野性,成为唐僧的第一个大徒弟。同时又收伏小白龙,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小白龙化作白龙马,成为唐僧西天取经的主要座骑,当时相当于先在的宝马车。
猪八戒,法名,‘悟能’
菩萨点化取名,好色之徒,在天宫任职天蓬元帅,兵器九齿钉耙,法力无穷,掌管天蓬十万水兵,真是权威名人。只因在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宴会上多贪了几杯酒,私自奔往广寒宫调戏嫦娥,被玉皇大帝贬

下凡间,投胎为猪
,永世丑陋。在高老庄招亲高翠兰,当时老猪化做人形,力气也大,能吃能干,高家没有男丁,正好被高家看中,招为上门女婿。招亲宴席上,贪酒而忘形,现出猪身,宾朋好友,见状弃席而逃,高员外怎能忍受一个丑陋的妖怪做女婿,于是到处求法师捉妖驱魔,都是一去不归。在无奈之下正好遇唐僧师徒路过,收伏了猪八戒,又被唐僧取名八戒,
成为唐僧的二徒弟,西天路上取经集团又多一人,随后在流沙河收伏了沙和尚,取名悟净,成为最后一名徒弟,沙僧忠厚老实,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从无冤言。就这样一个四取经集团

成立了。路途跋涉,九九八十一难是唐僧的定数,但是必须承受这八十一难。师徒五人(包括白龙马)必须团结一致才能创过这些难关。

孙悟空,能打能战,是取经集团不可缺少的战将,相当于一个公司的攻关布,销售部。承担先锋职责。

猪八戒,又懒惰,又好色,论打不能,论吃有他,论活不干,见有事就提散伙,分赃,还不断去老板跟前打孙悟空小报告,在《西游记》里猪八戒不能见孙悟空有成绩,嫉妒心特强,扮演一个同级别小人经理,但他不是很坏的,就是别人不能比我强,你比我强我就想方


设法把你踢出去,在三大白骨精
,和真假美猴王两回故事里,有力的证明了猪八戒有能力把孙悟空让唐僧赶走出去,他也想用他自己的能力取保护自己老板,完成取经大业,经过几次对外界交战,是屡战屡败,在黄袍怪一战中,唐僧被困无奈要散伙,被白龙马拦住,让他去花果山请孙悟空,,当时感到很羞,很后悔,也感到自己真的没有哪个本事冲在前沿,只好厚着脸皮去请自己的师兄出战,好歹悟空不记前嫌,又加入了这个取经集团。救出了自己的师父。
我们可看到猪八戒他虽然毛病不少,但他有心机,对唐僧很尊敬,会说话,爱合和唐僧谈家论长,有了委屈之事好告状,在唐僧心里猪八戒就像一个长不大孩子,总感觉到他委屈,而孙悟空在唐僧心里是顶天立地,有独拦狂澜的一种形象,根本就不用很心疼他,悟空与八戒吵闹总感觉是悟空欺负猪八戒。这是一种偏心。沙僧,忠厚老实,从来不多说话,苦力活都是自己,从来也不挣,是一个很让老板放心的员工。

作为取经集团的老板唐僧,他首先知道自己目的,必须完成取经大业,手下三个员工必须让他们团结一致,三人取长补短,才是上策,所以猪八戒无论如何有错唐僧都很少责怪他。让他们齐心协力各自承担取经集团的股份职责,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到达西天灵山圣地如来佛祖那里取回真经,各自分红,成为正果。回味往事几个春夏秋冬往翻,跋山涉水,驱妖魔,斩邪恶,九九八十一难让人心酸,如今取得真经,求来正果,师徒四人心喜满面。


清平乐天


喜欢猪八戒的大概都是女性吧!“嫁人就嫁猪八戒”,很多女性就希望嫁猪八戒这样的男人。在《西游记》中猪八戒的缺点有些被放大了,而优点相对就比较压缩了。猪八戒的缺点比如相貌丑陋、好吃懒做、好色、挑拨是非、没有毅力等等,这确实是猪八戒身上客观存在的缺点,但是话说回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身上没有缺点?世界上哪有什么完人。

其实猪八戒身上其实还有很多让女性喜欢的优点是唐僧、孙悟空、沙僧所不具备的。唐僧高高在上一直端着架子装深沉,不近人情;孙悟空上蹿下跳、没肝没肺闹腾得慌,而且他就跟法海一样不懂爱,不知情为何物。沙僧木讷,不苟言笑,整天一副苦大仇深好像谁欠他多少钱的嘴脸。唯有猪八戒喜庆,他身上的优点可以列举以下:

有力气,能干活。

所谓身大力不亏,我们刚才说他好吃懒做那是分在哪里干活,给唐僧干活那当然是能少干就少干喽,但是要是给老丈人干活那劲头就上来了,绝对不惜力气,里里外外一把好手,猪八戒在高老庄的时候那是绝对把老丈人家当自己的家了,干活没得说。《西游记》原文中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写的明明白白:

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去明来。

瞧瞧,耕田耕地,收割都不在话下,又快又好,这样的女婿谁不喜欢?

知冷知热疼媳妇的暖男

这是猪八戒最大的优点,深得女性的欢心。谁要嫁给猪八戒那可真是享福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对老婆百依百顺,把老婆伺候的舒舒服服。尤其出门的时候,直接背起媳妇就走。所以猪八戒背媳妇的美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

风趣幽默讨人喜

猪八戒生性风趣幽默爱开玩笑,大大咧咧心宽体胖。嫁给这样的人生活像花儿一样幸福。绝不会出现吵架冷战的时候,就算有点小矛盾猪八戒也有办法,他可以让老婆揪着自己的大耳朵解气,不出三分钟就能把媳妇逗乐。

所以,猪八戒确实是难得的好丈夫。

<strong>


郑非梦妙文


在西游记中,取经是为主旋律。所以去取经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个无疑是最大的主角。作者对每个角色的描绘无疑也是最下功夫的。人们喜欢其中哪一个人物都是有道理的。

当然,在这四个人中,孙悟空是主角中的主角,也就是绝对的主角,是一号英雄人物。历来都是人们追崇的对象。但这并不阻碍有人喜欢别的人物。

其实,西游记书中作者对取经四人的描写是按人的四种天性为原型的。就是说那四个人代表了人的四种特性。唐僧代表着正统和淤腐,沙僧显示的是踏实和平凡,猪八戒表现的则是人自身的贪婪和欲望,孙悟空当然是人心中那种争强斗狠的英雄情结和个性。

人们喜欢孙悟空,喜欢他的成就和形象。但却很少有人能有那么高的能力,更不愿意做出那么多的付出。喜欢沙僧的平静平稳平和,却又不甘于那种平凡。喜欢唐僧的高位却不认同那种做为,而那种高位谁都知道是自己没法企及的。未有猪八戒的贪欲,是人人都有而且又人人都想有的存在。只是这些贪欲受到了社会公共道德的压抑,名誉上有些不太高大,人们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喜欢这种贪欲而已。

现在的社会,人们们的观念更加侧重于现实,社会道德的约束对人们的话语更加宽松。所以才会有更多的人明目张胆地表示出喜欢那些贪欲,并美其名曰“真实”。还有人把这种贪欲尽可能的美化,也就想方设法地为猪八戒这种形象堆砌一些说得过去的光环。其实就是给自己的贪欲找个借口和理由而已。因为这些贪欲都是人的本能,是每个人都有的存在,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猪八戒这种形象。但就整个社会而言,猪八戒所代表的那种贪欲,就象他的形象一样,是最丑陋的。


梦113300796


大家都喜欢《西游记》里面的猪八戒,主要是因为在去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中,吴承恩先生把猪悟能的性格给刻画得非常现实合理,让读者能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群里,找到二师兄的影子。在《西游记》中,除了猪八戒外,唐僧、悟空、悟净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主儿。在吴承恩的笔下,唐三藏、孙悟空、沙悟净都是高大尚的角色,不近女色,不贪钱财,不好吃懒做,满身的正能量。唯独就二师兄猪八戒把上面这些不良嗜好都给占全了。在整本《西游记》里,师徒四人,就猪八戒是已婚人士,近过女色,在高老庄也算有家室的人了。然而,在取经途中他花心不改,见到美女,也不管是人是妖,都腆着脸往上凑,也给这个取经群体招惹了不少的麻烦。除了好色外,二师兄还贪财,还藏私房钱。记得有一次被悟空诈出了藏在耳朵眼里的一点碎银子,气得他直骂大师兄缺德,是趁火打劫。另外,他还有许多其它毛病。比如,好吃懒做,爱挑拨大师兄与师父的关系,经常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摔挑子,甚至有时候与妖魔鬼怪交锋时临阵脱逃等等。总之,在《西游记》中,猪八戒就是个负能量的代表。我估计,吴承恩用这样的笔调来写二师兄,一来是通过对照手法,拔高其他三位取经人的正面形象,二来也是给书中增添一些喜剧元素,避免取经故事枯燥无味。我认为,吴承恩的确揣摩透了读者的心理。取经途中有了猪八戒这个颜值性低、趣味性高的人物,为《西游记》这本书添色不少,挣了不少的人气分。读者们之所以喜欢猪八戒,就在于通过他的故事和言行秉性,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某些人或者自己的影子,能产生一种同情或共鸣。假如《西游记》里面没有猪八戒这个人物做负面陪衬,或者猪八戒也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君子,与他的师父和两个师兄弟一样,正能量满满的,那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就会显得有些枯燥乏味,缺少如今这样的趣味性和喜剧性,这也正是八戒在书中对读者很有亲和力或诱惑力的地方。


一线天


首先祝大家猪年大吉,猪年行大运。

12生肖里面的猪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都是知足常乐的代表,只要有一个任他打滚的窝,就能开心的哼哼起来。猪八戒更是其中典型,在西游记里做的事儿不多,但却是活的最享受的那一个。
猪八戒的好吃懒做,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也有也有大量篇幅提到,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猪八戒吃西瓜,相信大家也都看过,我在这里简短介绍一下:西天路上,途经荒山野岭,唐僧派孙悟空去找些水果,猪八戒要求同去,却假装肚子疼偷懒睡觉,偶然间发现个大西瓜,猪八戒将其分成四份师徒四人一人一份,在吃掉自己的一份后觉得不过瘾又相继找各种理由把整个西瓜都吃完了。
总结而言,猪八戒得到如今很多人的喜欢是因为它的代入感很强,也就是说接地气儿!现在的很多人不都是“猪八戒”或者说想当猪八戒那样的人。人生如此短暂,及时行乐才是真理。


木子金爱电影


猪八戒形象是尘世众生相的普遍反映,契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和物欲追求的心境。在尘世中,每个人都能找到八戒的性格一面,佛教所提的八个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尘世中凡人个个不能回避,个个都在遭遇。如何对待?只能顺期写境和修为,所以,猪八戒的形象一出现,就为俗世中人提供了种生存解脱,或者是生存的幽默,因此,人人都喜欢猪八戒。


历史文化汇


没错,我们大部分人都喜欢八戒。

因为,从师徒四人来看(白龙马绝大部分时间是马的形象、马的作用,不议),八戒最接近我们。

唐僧、悟空的境界最高,已经远远高出人类了。

唐僧一开始还是凡人,但他毕竟是金蝉子转世,起点高,又是团队领导。而且一路上,通过不断研习《多心经》,和悟空的开导,他的境界提升最快,后来,他和悟空的境界都高出了八戒、沙僧。

境界高,体现在哪儿呢?就是越来越脱离世俗(人类)了!

很多人老是纠结于唐僧在四圣试心时和在女儿国是否动了心,就是因为唐僧是凡人。但是,四圣试心时的诱惑不足以让唐僧动心,仅看外在条件就不够,何况取经刚刚上路,还没到打退堂鼓的时候,怎么可能动心。女儿国的时候呢?请注意,与四圣试心时正好相反了,一是唐僧成长了。唐僧是不断成长的,正如悟空也是不断成长一样,我们总是容易忽略这一点,以为师徒四人是不变的。二是,到了女儿国,取经路已过半程了,说白了,就要成功了!所以,也不会动心。还有一点是非常明显的:取经开始的时候,唐僧和悟空非常容易有分歧、有矛盾,可到了后来,俩人越来越有默契了,因为,境界一样了。

那沙僧呢,他曾是卷帘大将,贬到下界,就在流沙河孤独地吃人度日,虽在人间,但一直是远离人类的,更别说世俗生活了。加入取经队伍后,也是高冷(或老实)地完成取经任务,可以说他目标明确,也可以说单一,不会受世俗影响。

只有八戒,下到人间后,在高老庄真正过了一段时间世俗生活,而且,显然很受用。虽然,高老庄实际上已经摈弃他了,他仍然念念不忘,他有浓厚的世俗情结。

所以,他不仅仅好吃、好色,他的好多思维方式、习性,包括偷懒、占便宜、耍个心眼等等,还保留了人类世俗的模式,虽然屡屡被悟空戳穿,但总体来说,还是获得了实惠,比如,他也让悟空吃了苦头(手段并非全然无效),取经结束后的回报虽然差强人意,至少也有满意之处。

这样的八戒,我们就算也会批评他的某些做法,大多数人还是会喜欢他!


郑光赫


想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反感猪八戒,不如先了解猪八戒这一名字的意义,唐僧为何给他起名为“八戒”?

“八戒”这名字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可以说是出家人必须要戒除的八种欲望,而二师兄占了八种,这八种在佛家看似非常堕落的东西二师兄全占了,可以说西游记中二师兄的角色设定就是这样,好吃懒做,贪财好色,作者借用神话故事讽刺现实中人。

哪怕猪八戒护送唐僧西天取得真经,最后也没能成佛,只混得了一个“行者”身份,可见一件事的成功并不能抹去一身的污点和罪恶。

为什么有人喜欢这个角色?因为神话故事和实际不同,并且很多人受电影电视剧的影响,电影电视剧都是将书中人物美化了,或者是将人物不好的一面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委婉的表达出来,原著中孙悟空又矮又丑,可电视剧中却渲染的高大上,猪八戒就更不用说了,美化的过头了,甚至说是可爱,变了味道,没了真意,颠倒了黑白,很多人自然难辨是非。


尚风都市圈


猪八戒的个性,其实很符合猪这个生肖的性格。猪是天生乐观派,只要有吃有喝,有个睡处,它就能随遇而安,纵使天塌下来,它也管不着。甭提让他去多愁善感、忧国忧民,他绝对不会去操那份闲心。什么青史留名、什么普渡众生,他也根本没兴趣。唯一能让他操心的事,就是有吃的没有?当然,吃饱喝足后,他老兄也会春心萌动,见到好看的女子,他也会调戏一番,正所谓“饱暖知淫欲”嘛,哈哈……

这样性格的猪八戒,整天和你嘻嘻哈哈、插科打诨,又不争名、又不图利,顶多是有好吃懒做这么个臭毛病,其它没什么可指责之处,而且他还特别尊敬领导、更善于团结同事,这样的人,你让周围的人,怎么能不喜欢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