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是有毒性的,所以別在那時做任何決定」

01

記得周國平說:孤獨是人的宿命,愛和友誼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將它撫慰。

人這一生總是孤獨的,特別是在夜晚的時候。

特別是在所愛之人不在身旁或者已然離去的時候。

夜晚是一個很神奇的時候,當黑暗降臨,陽光褪去,那些埋藏於心底的故事,藏匿於深處的人,就會一一湧上腦海,佔據你整個空曠的心靈。

所以說,夜晚是有毒性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毒,發生了太多的故事。

02

有個讀者曾跟我分享過她的故事:

一個寂靜的深夜,初戀不知道從哪裡弄到了她的電話,給她打了一通電話說自己談了新的女朋友。

可是每每午夜迴夢,他總會一個人坐在床頭安靜的發呆。

他對她說:“我總能反反覆覆夢見你當時的模樣,只是不知道你現在是什麼樣子了,好多年不理我。以前我總覺得你脾氣好一點,就是我理想的妻子了。

後來我才知道,是我錯過了。你以前總規劃我做什麼,說這樣對以後好,現在工作了好幾年,你說的話我一想起來就會難過。我好幾次同別人在一起,但再也不會對誰像你那樣好了,也沒有時間來再跟哪個女孩子慢慢交一遍心。

我多想回去同你有個未來,只是不可能再有這個如果。

可那畢竟是過去了,再怎麼回頭看,也回不去了。

她想說什麼,可最後沒有說出口,因為多怕一說出口就一發不可收拾。

畢竟再怎麼想同他挽回,那都已經過去了,這深夜的沉默,

在天亮時,會讓你慶幸沒有在深夜做出這些會讓自己尷尬難堪的事情。

每熬過一次這樣的沉默和壓抑,心上的繭就會變得又厚一層。

03

夜晚真的是有毒性的,特別是寂靜的連自己的呼吸,心跳都能聽見的時候。

聽一首老歌,突然被一句歌詞戳中,眼淚就會無聲無息地爬滿臉龐;

看一部電影,突然被一段情節一酸,苦水就會一股腦兒地倒入心房。

可在委屈什麼,害怕什麼,你說不清楚,也想不明白。

前些天有位讀者深夜給我發消息,她說:他要結婚了,我心很痛,要怎麼辦呢?

第二天我回復她:既然他都要結婚了,那還心痛什麼。

她很快回復我:是啊,他要結婚了,只是晚上莫名的傷感,會有許多回憶一躍而出。可是現在想想,我們早已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橋頭橋尾兩邊走了。

在人格心理學裡有一個理論叫做自我調節,意思是個體對其思維和情緒、衝動或慾望以及行為表現的調節。

人一天所能自我調節的量是有限的,就像一塊蛋糕,吃完了就沒有了,即使肚子餓也只能忍著。

在白天,身處社會中的我們不斷地進行著自我調節,經過一整天到了半夜,人的自我調節已經被消耗了很多,自我調節的能力也就大大降低了。

於是就變得無力控制自己的行為和反應,表現得與平時相比更為不理智和衝動,甚至情緒多發。

所以夜晚的許多情緒,許多決定很多時候只是源於本能的反應,而不一定是理智的。

你獨處時的胡思亂想,那些扼住呼吸的寂靜往事,到第二天回想起來也不過是一笑而過。

廣告

查看

04

像《夏目友人帳》中說的:我必須承認,生命中大部分時光是屬於孤獨的,努力成長,是在孤獨裡可以進行的最好的遊戲。

不要在喝醉的時候聯繫任何人,也別在深夜做任何決定,更不要在人前哭,別第一時間就把矯情的話傾訴出口。

我們已經長大,所以即使是深夜的嘶吼,也只有自己一人能承擔。

正如知乎上說的那樣:每個人都有孤獨的時候,失落和哭泣只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消沉,與其這樣讓過去影響現在,不如咬咬牙,理智一點,剋制住每一個不該有的瘋狂念頭。

這世界人來人往,你坐在列車上,有人停留,有人離開,沒有誰是一定會從一開始就陪你到老。

很多時候,這趟旅程,我們始終都是一個人。

但就像張愛玲說的那樣:在不遠的城市裡,我相信一定會有那麼一個人,想著同樣的事情,懷著相似的頻率,在某站寂寞的出口,安排好了與我相遇。

所以不要在深夜哭泣,更不要在深夜做任何決定。

你要收拾好心情,等他來找你,然後重新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