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到底有哪些商業應用?

“區塊鏈”到底有哪些商業應用?

什麼是區塊鏈?說起區塊鏈,最早的概念起源於 2008 年,一個日本的學者中本聰發表了一個論文,名字叫《比特幣點對點電子先進系統》。這個論文描述了一個全新的電子先進系統,線上能夠完全基於點對點交易,可以擺脫第三方機構。

我們現在的網上的轉帳、匯款,其實是有第三方的機構在裡面,為什麼用第三方機構?是因為基於它的信用,而全新的電子先進系統是基於「謬海學原理」。第三方機構有銀行、支付寶、微信等等,這文中他描述了一個全新的電子信息系統,完全基於點對點的直接交易。

全新的點對點的交易,和我們現在的模式,這個機構有什麼區別呢?一個是有比較高的手續費。還有一個,因為我們可能交易的時候,客戶向商家基於不信任的關係,可能需要提供一些個人信息。這樣的話,其實有一種潛在的風險,就是把個人的信息暴露了,可能引起欺詐的問題,基於這些,中本聰就創造了一個全新的電子信息系統。在 2009 年,其實基於這個論文,比特幣就創造出來了。

那區塊鏈是什麼?它其實是比特幣的一個底層的技術,現在沒有一個正式、官方的定義,可以基於區塊鏈的特點,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定義,區塊鏈可以說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採用密碼學方式,保證數據不會被篡改。這有幾個關鍵詞,去中心化、數據庫、採用密碼學方式,保證數據不會被篡改。

現在區塊鏈我們可以理解成為一個價值互聯網時代,就是使人們能夠在互聯網上像傳遞信息一樣方便、快捷、低成本地傳遞價值,包括貨幣、資產權力合約等。我們轉移一個數字貨幣,其實有價格的,我給你發一個比特幣,OK,已經傳遞價值了。

我們現在比較流行的經常說的是資產數字化,就是把現在很多實物的資產可以放到區塊鏈上。比如說汽車、房子都可以放在區塊鏈上,因為是公開透明的,不可篡改,就可以證明我的房子是我的,不會說哪天被人拿走了,沒法證明這是不是我的房子了。當然,這個房子也很容易地轉移給其他人,就是轉個幣就可以了。

現在發展了很多比較大的公司,比如說 21Link,上面做一些硬件的設施,還有比特幣的存儲和多國貨幣的兌換服務,還有全球銀行間支付網絡,還有 OKLink,是全球中小金融機構的小額支付網絡。

區塊鏈發展從應用場景上可以打開分為這幾種:

最早是數字貨幣的時代,現在說得比較多的還是比特幣。在數字貨幣時代,有少數人極客文化,他們去研究這種技術。

在這種情況下誕生了一些比較基礎的服務公司,比如說 Coinbase,Coinbase 之前主要是做比特幣的存儲,當然現在增加了一些比特幣、萊特幣的交易。還有 Bitfinex,它是做比特幣支付,相當於現在支付寶這樣子的,可以允許商家能夠接入 Bitfinex。還有 Blockchain,Blockchain 是網上的區塊瀏覽。還有 OKCoin幣行,OKCoin幣行是比特幣交易、萊特幣交易,數字資產交易的公司。

一發展就變成了區塊鏈技術商業化,很多大型的金融機構和銀行就開始覺得這種區塊鏈很厲害,我要加入區塊鏈,做一些區塊鏈的研究。

再下一步就是把區塊鏈技術能夠運用到普通人類,普通人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確認區塊鏈,把應用能夠普及到普通民眾身上。

區塊鏈的應用

“區塊鏈”到底有哪些商業應用?

“區塊鏈”到底有哪些商業應用?

下面我們說一下區塊鏈的應用。我在這兒列了很多,有金融服務、文化娛樂、慈善公益、物聯網、通信、設施管理等等,都可以利用區塊鏈解決一些現有的問題。

很多領域,什麼場景下區塊鏈產品才可能成功?大概可以分三點:

第一,有沒有一個現有的行之有效的中心化系統、中心華解決方案。

第二,各個中心節點的地位大體是對等的。比如說從跨境小額匯款為例,菲律賓的一個銀行和馬來西亞的銀行基本上是對等的,他們就有一些問題,我可能就不信任那家銀行,各個節點之間是無信任或者是弱信任關係,因為不信任就可以利用區塊鏈信任的特點,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在金融領域有國際支付、金融資本市場、貿易金融、保險、反洗錢、客戶維護等,都可以用到金融領域中。

我們現在重點說一下跨境匯款這方面的應用。現在這種模式存在一些根本性的痛點,有什麼痛點呢?我們舉個例子,上面是描述的現行付款方到收款方經歷的整個流程,付款方從 A 國到 B 國,經過付款銀行、支付系統,可能要經過中轉行 A,再到 B 國,再到中轉行 B、支付系統、收款方銀行,這個過程其實是很長的。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操作成本和費用就比較高昂了,我們從中國匯款給美國或者是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手續費是很高的。還有就是不方便、不安全。因為經過這麼多中轉的銀行和各種支付系統,增加了不安全性。還有就是這個過程比較漫長,現在跨國匯款可能要經過好幾天的樣子,而且手續費比較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