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是聰明人?糊塗人又會做什麼樣的事情

什麼樣的人是聰明人?糊塗人又會做什麼樣的事情

人們都希望自己聰明,更希望得到周圍人的認可。因為大家都知道他人的評價或許要客觀一些,但是有時也不盡然,尤其是當你春風得意之時,人們有些讚譽之詞或許是言不由衷的。

什麼樣的人是聰明人?我覺得悟性好的人應該算是聰明人。孔子曰:"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意思是"有的人一生下來就知道做人的道理,有的人經過學習才知道,有的人要下苦功才知道。" 我沒見過一出生就能明白很多做人道理的人。大部分人是通過學習才明白做人的道理。

其實悟性好只是成為聰明人的一個前提條件,明白事理又能做對事情才是真的聰明人。為此有人將人分為真聰明、假聰明,

我以為愛顯擺的人不能算是真聰明,三國演義中就有很好的例子。主簿楊修在曹操身邊屢屢猜出曹操的心思,他自鳴得意、四處宣揚,卻沒想到會犯了曹操的大忌,終於招來殺身之禍。楊修不斷地賣弄聰明其實是在做蠢事。相比之下劉備在曹營的做法就高明的多。一日曹操在自家與劉備青梅煮酒,曹操對劉備說道:"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聞之懷疑自己的野心被曹操看破,心中大駭。嚇的手一抖竟將筷子掉到地上。恰在此時天空響雷,劉備隨機應變,故意說驚雷把自己嚇得將筷子掉到地上。劉備的聰明機智盡然將生性多疑的曹操給糊弄過去。如果劉備聽到曹操對自己的評價,得意的哈哈大笑,並說:"那是,那是!"恐怕中國歷史上就不會有蜀漢了。

我以為在複雜而且危險的局面下,能夠迅速以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方式解決危局的人,可以說是聰明人。比如唐朝名臣狄仁傑,受到酷吏來俊臣的誣陷,他和幾位同僚一同蒙冤入獄。狄仁傑在酷吏面前自知無法辯白。循當時法律:"一問即承反者列得減死。"狄仁傑在獄中未曾受刑就招供了。因此大牢放鬆了對狄仁傑的看管,他乘機將自己的冤情傳給家人。其兒子持狄仁傑所書狀子上告鳴冤。武則天得知後,召見狄仁傑問道:"你沒有謀反,為什麼認罪?"狄仁傑答道:"我如若不認罪,定會在獄中被拷打致死,又怎能活到今天為自己辯白?"狄仁傑運用法律知識和自己的智慧,挽救了自己和同案官員的生命,併成功的脫離冤獄。

如何衡量一個人是否聰明,有人以其個人取得的成就來衡量,這個方法看似有道理,其實不然。一個人今天當省長了,就說他聰明,如果明天他進了監獄了呢?今天某人創業成功,成為大老闆就說他聰明,但是如果明天他的企業倒閉了呢?

其實說到人是否聰明,大部分人之間的差別是不大的。人們來到世上就如同小米倒入沸騰的鍋中,粒粒小米上下翻騰,時而浮出水面,時而沉入水底,每一粒小米的運動軌跡,就好像是一個人一生命運的起起伏伏。一個人能成功,除了自身的基本素質,還需要各種機緣巧合。而有些機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能夠上了鍋沿的小米總是極少數。

一般的人在自己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成功的方面,都有值得自己驕傲的、自豪的事情。同樣也會有不少失敗或者挫折,每當失敗或挫折時,往往是自己在不自覺中做了糊塗事。人們在工作期間最為常見的是,未能處理好上下左右某些方面的關係,如上下級關係、同事關係等;其次才是具體事情運作中技術層面的問題,如駕駛員違反了交通法規、操作工人違法了操作規程。

人們退休後由於不再競爭,人事關係方面的煩惱自然大大減少,但是有的老年人總是陷入各種不愉快的回憶之中,使自己的心情鬱悶,心情所致常常對眼前的各種事物都有負面的看法,從而進一步加重了自己鬱悶的心情。老年人應該將一切看得更開些,相對於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心情,其他的並不重要。如果看不明白這一點,一味地生氣才是在做糊塗事啊。

老年人要學會放下,不要過於較真,不要總回想那些早已經過去,且無法重來的事情,總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要明白自己的時間並不富餘,應該讓自己過得輕鬆一些,愉快一些。能夠做到這點的老年人,就算是一個不糊塗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