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步入而立之年就危機重重,柳傳志和楊元慶犯了哪些錯

聯想集團是由聯想教父柳傳志在1984年創建的國有控股公司,從1996年開始,聯想電腦銷量一直位居中國國內市場首位;2005年,聯想集團收購IBM 事業部;2013年,聯想電腦銷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最大的PC生產廠商。

聯想集團步入而立之年就危機重重,柳傳志和楊元慶犯了哪些錯

聯想儼然成了中國企業的驕傲,然而自2014年開始,聯想彷彿剛過而立之年就陷入了危機重重。先是收購了摩托羅拉,聯想手機銷量卻開始下滑,國內手機市場逐漸成了小米華為藍綠的天下。2018年5月世界PC銷量冠軍成了戴爾而不是聯想。今年5月聯想的“5G投票”事件,逼得柳傳志都發生來解釋,此後又發生了楊元慶“聯想不是中國企業的”的採訪時間,聯想股票暴跌。短短几年,“民族驕傲”的聯想電腦銷量暴跌,手機銷量跌出中國前五,鉅額虧損而聲譽掃地,聯想怎麼了?柳傳志和楊元慶犯了哪些錯?

聯想集團步入而立之年就危機重重,柳傳志和楊元慶犯了哪些錯

米君認為聯想犯了三大錯誤:

第一、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聯想只做貿易不做技術

聯想成立10年之時爆發了柳傳志和倪光南的“貿工技”之爭,以技術為先的倪南光輸給了以貿易為先的柳傳志。倪南光堅持自主創新研發芯片的遠見卓識失敗了。柳傳志寧願讓聯想把資金投向房地產、白酒等這些跟核心的技術八竿子打不著的行業,也根本不願意把資金投入到入到芯片等核心的技術研發上來。起步比聯想晚了很多,規模也曾經比不過聯想(程控交換機事業部)的華為,如今已把聯想遠遠地甩在了後面,並且成為了中國甚至全球的高科技巨頭之一。如果柳傳志能有寬廣的胸襟和長遠的眼光,中國第一個手機芯片就是聯想的,根本輪不到華為壯大。你有自主芯片我肯定支持你啊,華為海思就是例子,支持國產責無旁貸。

聯想集團步入而立之年就危機重重,柳傳志和楊元慶犯了哪些錯

國產芯片

第二、 面對互聯網時代,聯想再次掉隊了

2010年以後智能機崛起,以小米和榮耀為主導的互聯網營銷崛起,聯想卻因循守舊,對手機部門反應太慢,而且幾個月就換一次負責人,使政策根本無法貫徹,ZUK就是很失敗的例子。此外小米筆記本和華為筆記本雖然很弱小,但卻在蠶食聯想筆記本的市場。手機業務打不過小米和華為還在進一步萎縮,筆記本領域被戴爾吊著打,又有小米們的追趕,苦也。

聯想集團步入而立之年就危機重重,柳傳志和楊元慶犯了哪些錯

第三、 固守國企時代的僵硬化管理,危機公關能力太差

楊元慶在聯想利潤逐年下降甚至虧損的情況下,拿著數億的鉅額年薪,被人病垢。楊回應道:“我是CEO,如果我不拿高薪,下面人怎麼辦?”面對美國媒體採訪,楊說道“聯想不是中國企業,而是世界企業。”本意是想說自己是跨國企業,不僅僅是中國企業,然而直接這樣說,難道你是美國企業?怪不得都說聯想是“美帝良心企業”。5G投票事件也是如此,聯想的公關反應能力實在太差。不懷疑有人故意黑聯想,但身正不怕影子斜啊,心中無鬼就不會慚愧。

聯想集團步入而立之年就危機重重,柳傳志和楊元慶犯了哪些錯

聯想不光是企業經營理念出的問題,華為從創立之初就堅持技術主導(現在營銷水平也是數一數二,雖然有點黑),小米才8年就立志要做技術型企業。聯想真應該像民族企業的佼佼者學習下。

聯想集團步入而立之年就危機重重,柳傳志和楊元慶犯了哪些錯

楊元慶說:世界沒有聯想會怎麼樣?米君想說:沒有聯想,中國還是中國,我們有華為,我們有小米,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