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出生態好轉 野牛溝的大變樣

青海新聞網訊(本網記者 樊永濤攝影報道)深秋時節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境內景緻迷人,流動的行雲、廣闊的草原、悠然吃草的牛羊與不遠處白雪皚皚的祁連山共同編織了一幅醉人的秋景圖。

2018年10月11日,記者跟隨“共築網絡同心圓匯聚能量助發展”網絡人士走基層主題考察學習活動來到祁連縣,瞭解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修復、黑土灘治理情況。

我們所去的是祁連山脈之走廊南山、黑河發源地,被當地人稱作野牛溝的地方。

驅車從祁連縣八寶鎮前往野牛溝,一路上伴隨著黑河逆流而上。當眼前祁連山不再遮擋前路,逐漸延展為一片群山環抱,較為開闊的河谷地帶時,便到了此行目的地。

“治”出生态好转 野牛沟的大变样

黑河源

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六大草原之一”的祁連山國家公園以其遼闊的草原、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和獨特的民族文化聞名遐邇,歌詞“祁連山下好牧場”、匈奴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著息”……諸多文字的描述,讓人痴迷。來到野牛溝,高峻的雪山、湛藍的天空、奔湧的黑河水、金色的草甸諸多美麗意象交織在一起,讓人很難想象到,這裡曾經是水土流失嚴重,寸草不生的黑土灘。

在野牛溝鄉大浪村,牧民拉布吉正沐浴著溫暖陽光,看著遠處自家牛羊悠閒地吃草。

“治”出生态好转 野牛沟的大变样

悠然吃草的牛羊群

拉布吉放牧的這塊地叫沙龍灘,藏語是荒地、黑土灘的意思。說起黑土灘,不惑之年的拉布吉便打開了話匣子。“聽老人們說,這裡曾經是水草充沛的牧場,後來由於自然和過度放牧的原因,化為了黑土灘,幾乎寸草不生,原本在這生存的野生動物幾乎不見,我們也逐漸廢棄了這裡。”

據祁連縣農牧生態辦主任馬金雲介紹,這種被稱為黑土灘的現象一旦出現,土壤裸露,退化為沙礫灘,繼而成為當地“黑塵暴”的沙塵源。尤為嚴重的是,退化為黑土灘的草地上鼠洞密佈,鼠類活動猖獗。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黑土灘將會像傳染病一樣繼續蔓延,危及周邊草場。

與此同時,由於祁連縣草原植被出現了不同程度退化,退化嚴重地區草原原生植被蓋度不到10%,畝產鮮草僅有50公斤左右,不僅使草原生態環境惡化,而且嚴重影響了當地草原畜牧業生產發展和牧民增收。

更嚴重的是,作為黑河的發源地,野牛溝草場的退化,影響了河流的水文條件。有資料顯示,在2000年以前,源頭的斷流時間曾長達40天,斷流長度近50公里,沒有黑河,騰格裡沙漠就會由此向南、向東挺進,威脅河西走廊、黃土高原。

為此,2014年,祁連縣啟動實施《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工程》,依託2015年和2016年度的《青海省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工程》退化草地治理項目和《退牧還草工程》黑土灘治理項目,對野牛溝鄉沙龍灘地區和默勒鎮克什查地區退化草原進行了集中連片治理,共投資2985萬元,治理黑土型退化草原14.5萬畝、退化草原改良5萬畝,如今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馬金雲說,針對黑土灘治理,主要還是以自然恢復為主,治理措施主要是以有害生物防治+免耕補播(或人工草地建植)+生長季休牧為主。“現在牧民拉布吉放牧的沙龍灘草場屬於治理區,春夏季休牧,秋冬季放牧。牧民們也很支持這項工作,主動組成生態巡護隊,不讓牛羊群進入治理區。”

如今,野牛溝沙龍灘地區通過管、護、封、育、禁、養六大措施後使退化草原得到休養生息,植被覆蓋大幅度提升,祁連山水源涵養功能得到提高。採取人工草地方式治理的黑土灘,草地植被蓋度從治理前的10%左右提高到80%以上;採取補播牧草方式治理的黑土灘,草地植被蓋度從治理前的30%左右提高到60%以上,鮮草產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治理完成後的草場將依託‘企業+合作社’綜合生產方式,把沙龍灘20多萬畝黑土灘打造成產草基地——養畜基地——制種基地——產學研基地——牧遊基地為一體的草畜聯動產業園。”馬金雲說。

“治”出生态好转 野牛沟的大变样

治理後的野牛溝沙龍灘地區牛羊成群

黑土灘綜合治理取得喜人成績,也離不開廣大農牧民群眾的支持。在大浪鄉,許多牧民主動減少牲畜數量,嚴守生態底線,保護世代居住的草場植被。拉布吉將自己600頭羊、200頭犛牛“減產”一半,“生態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的,也是後代的。現在少掙一點就是要給後代留財富,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

隨著黑土灘綜合治理的不斷深入,這裡的生態環境逐步改善,曾經的野生動物又回到這片土地。這些變化拉布吉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現在每年他都能在放牧的時候,看到不少曾經少見,或根本看不到的野生動物。“候鳥回來了,藏野驢、黃羊、岩羊數量多了。尤其是野犛牛,每年夏季都會在自家牛群中看到它們的身影。”

如今,行走在昔日的“黑土灘”,野生動物不時出沒,牧草茂盛,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正在徐徐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