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後代是否也要做試管才能生孩子

輔助生殖技術幫助不育症夫婦實現了為人父母的願望,但有報道稱:與自然生育的男孩相比,由於父親精子問題而選用ICSI(二代試管嬰兒技術)技術出生的男孩也可能患有少、弱、畸精子症,也就是說兒子可能遺傳了他父親的低生育能力。

ICSI 即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也就是第二代“試管嬰兒”,該技術是藉助特殊的實驗室設備將單一精子注射入卵子內使其受精,使那些因精子密度低,活力差,畸形率高而不能生育的男性患者擁有了自己的親生後代。這項技術始於1996年,一經問世就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它主要應用於少、弱、畸精子症患者。即使知道:該技術的應用,有可能將男性的不孕因素。

研究人員選取了54名年齡在18-22歲之間,由於父親精子因素而選用ICSI技術出生的青年男性,結果顯示:與自然妊娠出生組相比,其平均精子濃度,總精子數和總運動數、活動精子數均低得多。研究作者稱:“這項研究表明ICSI技術可能會導致後代出現與父親相同的男性不育症情況。”

“在ICSI技術產生之前,由於嚴重的男性精子問題導致不育的夫婦只能接受供精治療”。而通過ICSI技術,臨床醫生從父親那裡獲得精子,實驗室人員將表面看起來最健康的精子注射到母親的卵子中,然後將受精後形成的胚胎放入母親的子宮內。尤其對於嚴重弱精的男性來說,這意味著生育專家可以選擇最優質的精子,並通過ICSI技術使卵子受精,而不是讓它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游到卵子中(當然,它自己幾乎遊不到卵子處)。在排除了年齡、體重、生殖器畸形等影響因素後,研究者發現,因為男性因素而選用ICSI技術的患者,其後代的精子數量和質量均低於國際平均值。對於這樣的測試結果,他們並不感到驚訝,因為在實施ICSI技術前,他們已經告知不孕夫婦,父親的不育症很有可能遺傳給兒子,而這並不能減弱這類不育症夫婦對下一代的渴望。

難道說,通過ICSI技術出生的男士就真的完全喪失了自然受孕的可能?也要做試管才能生育自己的後代?答案是否定的,他們還是可以擁有足夠數量的精子自然受孕,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精子質量會下降。因此,在初期,他們可以不尋求生殖機構的幫助,但如果在多年努力後仍未受孕,則可能需要尋求生殖醫院的幫助。

由於通過ICSI技術出生的男嬰在未來可能患有與其父親相似的男性因素不育症,因此,在ICSI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應謹慎對待其的使用,聽從男科醫生的建議。最後,祝您好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