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乾隆不想讓在位的時間超過康熙?

好辦法5478652157


乾隆之所以說他在位的時間不能超過康熙,一般認為,這是乾隆崇拜康熙的表現。不過,這絕對不是重點。重點是什麼呢?

確實,康熙非常值得乾隆崇拜。在乾隆之前(其實乾隆之後也一樣),康熙算得上是清朝歷史上成就最高的君王。他炫彩的地方有三點。

(乾隆皇帝劇照)

一是康熙掃清了南方反清復明的殘餘勢力,收復了臺灣,平定了“三藩之亂”,安定了西北邊疆準噶爾,實現了天下太平。

二是在康熙執政時期,實現了滿人文化和漢人文化高度的契合,讓滿族政權真正在中原大地上紮下根(而不是像蒙古族那樣,只是形勢上的統一)。

三是康熙致力於發展經濟,解決了自明朝中後期以來,長期的經濟困頓(當然了,也是康熙運氣好,遇到地球小冰川結束),開啟了“康乾盛世”。

康熙之前的帝王,無論是努爾哈赤、皇太極還是多爾袞,其主要貢獻都是在開疆拓土上,把滿清政權變成一個讓四海尊敬的大國模樣,這是康熙的功勞。

不過,雖說康熙值得乾隆崇拜,但是乾隆並不是一個喜歡崇拜別人的人。乾隆年間,乾隆的許多作為,都表現出了他把自己看作是古今帝王第一人的樣子。因此,乾隆說自己在位時間不能超過康熙,絕不僅僅是向康熙致敬。那他是想說什麼呢?

乾隆致敬康熙,主要還是要表明自己得位當皇帝是正朔。

(康熙皇帝畫像)

由於康熙末年,儲位出現了慘烈的爭奪,而康熙至死也沒有明確表明皇位將傳給誰。也就是說,雍正獲得皇位,讓皇室乃至天下人都充滿懷疑,懷疑雍正是矯詔得位。再加上雍正上臺後,極力打擊那些曾參與爭奪儲位的兄弟們,因此,天下人對雍正的懷疑更深。

如果雍正的皇位得之不正,那麼,乾隆的皇位便也得之不正。而乾隆致敬康熙,就是要改變人們的這種觀點。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乾隆曾多次表示,康熙之所以傳位給他的父親雍正,是因為看上了他,是想通過雍正,把皇位傳給他。他多次給大臣們講到康熙如何在圓明園第一次看到他就大為驚訝,接著就把他接進宮裡去,親自撫養。康熙這麼做,就是要培養接班人。乾隆這樣講述,就直接繞開了他爹雍正得位引起的疑惑,從而證明了自己得到皇位的正統性。

第二,乾隆尊奉康熙,還表明一種一脈相承的意思。歷史上不乏這樣的例子。帝王通過尊奉前輩,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比如宋真宗就曾在神仙譜系中找到趙元朗,把趙元朗作為自己的祖先,從而表明趙宋得位很正。秦始皇、漢武帝、唐玄宗等都做過封禪之事,這也是表明自己受命於天,得位很正。漢宣帝劉病已是廢太子劉據的孫子,而且從小就是一個囚徒。他當上皇帝后,立刻給漢武帝上“廟樂”,目的就是饒過他那有歷史汙點的爺爺劉據和父親劉進,直接從漢武帝那裡找到譜系。乾隆尊奉康熙,也是想繞過他父親雍正,從康熙那裡找到譜系。

(雍正皇帝蠟像)

乾隆說自己在位時間不能超過康熙,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他給自己當皇帝設定一個時間表,從而避免康熙廢太子那樣的現象發生。

康熙之所以廢太子,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康熙當皇帝的時間太長了,太子胤礽實在坐不住了,想要提早獲得皇位,所以康熙才廢了他。乾隆設定一個年限,他就是給他的兒子們表示,你們不用著急,時間刻度在那裡呢。你們只要熬過了那個刻度,就會當皇帝的。

事實上,乾隆這樣做,效果很不錯。他的兒子們,就沒有因為迫不及待想登上皇位,做過激的事情。

而且,由於乾隆最後選了一個沒什麼主見的嘉慶為皇位繼承人,他就算是最後退位了,其實也沒有退休,還一直操控著政權,直到他去世為止。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先把時間的指針撥到乾隆繼位的那天,25歲的乾隆接過了大清的權杖,坐上了人生中的巔峰大清朝一統萬年的皇帝寶座。此時他立下了一個後老悔的詔書,大致意思如下:我依仗先皇聖祖的培養重視,今兒能做到皇帝位,感激涕零,為了表達我內心深處對皇祖康熙的敬重,如果上天能讓我做到60年的帝位,那麼我發誓在當年就退位還政,決不食言。

ok,咱分析一下乾隆這段話的意思,其實他說這話的時候。肯定覺得他能執政60年基本屬於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像是吹牛逼一樣,是故意往大扯裡說的,為什麼這麼講,咱捋一捋他們這祖孫三代的壽命就知道了,康熙老爺子執政了61年,這有個大前提啊,他可是8歲的時候登基的,也就是說8歲的時候就開始計算工齡了,然後活的已經算長壽的帝王了(69歲)所以這才達成了61年的在位時間,而他老爹雍正就不用說了,滿打滿算執政時間才13年,雍正不到60歲就掛掉了,而乾隆是25歲繼位,二十五加上六十那可是八十五歲,這個年齡在歷朝歷代的皇帝裡面都是鳳毛菱角,幾乎很少見,所以乾隆當時肯定覺得自己不可能活過康熙69,所以故意說了一個60的數,然後還故意少說一年,這樣可以凸顯出對先祖的孝道,還能留在青史上留一個好名聲。但心裡上巴不得超越康熙呢,而且是越長越好,難道還有人嫌活的時間長的?

結果乾隆是萬萬沒想到,自己不知是DNA變異,還是開掛了,他真的活到的執政60年的這一天了,這tm就尷尬了,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而且我還手賤發了詔書。。。所以乾隆極不情願的,在大臣的三催四請之下,慢吞吞的在最後時刻兌現了當初的“諾言”,舉行了禪位大典,名義上把皇位傳給了兒子嘉慶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但是這場表演過後,結果大家都是清楚的,權利那是必須不能放棄的,位置可以給你,但權杖必須在自己褲兜裡,據史書記載,在乾隆做了太上皇后,在皇宮大內還是接著以乾隆年號紀年,只有在外省公文中才用嘉慶紀年,而且禪位前乾隆答應好好的大典後搬家,後來也死活不予兌現,死死的賴在了代表權力最中樞的養心殿,一直到死。。。


老豬的碎碎念


說句不好聽的話,乾隆就是個偽君子,不過他也是個天生的政治家。他表面上說是不敢在位時間超過他爺爺康熙,也就是個儀式,他退位之後,軍國重務仍奏聞,秉訓裁決,大事降旨敕。

乾隆退位,皇位給了嘉慶,雖然軍國大事他樣樣都要過問,但是嘉慶也開始醞釀著如何除掉和珅,有乾隆在,嘉慶跟和珅都不敢輕舉妄動,嘉慶在暗地裡活動,和珅以為乾隆能保得住他安享晚年,一直疏於防範。



本來應該乾隆搬到寧壽宮,但是乾隆沒搬,還住在養心殿,嘉慶就住在宇慶宮,乾隆給他起個名字叫繼德堂.這個時候,乾隆還御殿,接受百官朝賀.當時的年號有兩個,在宮廷裡面皇帝的年號是“乾隆”,外面各省年號用的是“嘉慶”。


澹奕


 在很多人的映象中,提到中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時,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清朝的兩位大帝,一位是康熙,一位是乾隆,康熙活了69歲,乾隆活了88歲,但究竟是哪位皇帝在位的時間最長呢?

  我們如果通過百度搜索,得到的答案是康熙,但乾隆可比康熙多活了19年,而且乾隆的父親雍正在位的時間並不長,那麼要想康熙在位的年限大於乾隆,就需要康熙繼位比較早,而乾隆則需要繼位較晚才行,否則按照中國曆代皇帝的世襲制來分析就不科學了。

  康熙生於1654年,卒於1722年,享年69歲,8歲登基(實則才滿7歲,8歲是虛歲),在位61年。而乾隆生於1711年,卒於1799年,享年88歲,25歲登基,按理來說應該在位63年,但史書記載的是在位60年,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乾隆還當了3年的太上皇,所以在位時間就變成了60年。

  最後,從史學的角度來看,康熙在位61年,乾隆在位60,那自然是康熙比乾隆在位的時間要長,而且康熙也是整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

  但如果從政治的角度來看,乾隆最後3年當了太上皇,把皇位讓給了嘉慶,但據相關史料分析,乾隆當太上皇的3年中,真正的皇權還是在乾隆手上,嘉慶只不過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皇帝,但是嘉慶這個有名無實的皇帝和傀儡皇帝卻又不是一回事,嘉慶在當時可是有實權的,有點像太子,但又高於太子,總之就是歷史上的特例,前無古人前無來者。

  那麼,從政治實權的角度來分析,乾隆在位的時長其實是63年。如果再把康熙親政之前無實權的那幾年去掉,乾隆撐權的時長可又要比康熙多得多。

  因為雍正親身經歷過九王爭謫所帶來的痛苦,所以雍正在乾隆繼位之前,就早早幫乾隆清除了所有障礙,自乾隆25歲登基開始,就撐握了皇帝本該擁有的無上大權。


不會飛的鳥


有些東西說起來很奇妙,乾隆雖然是雍正的兒子,但乾隆與雍正並不親近,而且對雍正的很多做法也不認同。相反,他對自己的爺爺康熙非常崇敬。

雍正的性格比較狠,不僅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歷史上任何一個皇帝都沒有雍正勤政。這種性格,讓他做起事情來六親不認,只講原則,不太講感情。

比如他的那些兄弟們,除了十三爺,基本都被他圈禁;比如為他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年羹堯和隆科多,也都沒得到善終。

這些事情,不能說是雍正的錯。坦白說,都是事出有因。但外人不會關心這些,大家只會說雍正這個人刻薄寡恩,不好相處。

包括乾隆,都對雍正的這種性格頗有微詞。所以乾隆登基後,很快就為被雍正圈禁的那些王爺們平了反。

康熙的性格呢,與雍正完全不同。康熙比較講感情——至少表面上如此。

比如他派四阿哥胤禛追繳國庫欠銀時,對於曾經跟隨自己立下大功的老臣,他就網開一面,甚至拿出自己的私房銀子替他們還債——當然,這其實也是帝王心術的一種,但外人會覺得康熙講感情。

乾隆皇帝對康熙的這種做派很欣賞。

另外,乾隆小時候,很受到康熙的喜愛,被康熙帶進宮裡,撫養在身邊。這段經歷,也讓乾隆對康熙的感情頗深。

因此,乾隆不想讓自己的在位時間超過康熙,以此表達對康熙的敬仰。


趣談秘史


康熙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礎,雍正鞏固了這個基礎,乾隆前期收穫了這些成果。當然這三代君王都是難得的人才。康熙霸氣,對領土問題寸步不讓,如果不是派個膽小怕事的舅舅去談尼布楚條約,貝加爾湖都是我們的,他舅舅怕死在外邊,被翻譯出賣,丟失了大片領土,不然中國的版圖更大,包括很大一片西伯利亞地區。再有就是打新疆,安撫西藏,平蒙古,收復臺灣。這些成就乾隆都做不到,他只是無休止地給自己堆成就,康熙根本就不用。

雍正在位只有十四年,時間很短,但絕對是清朝最勤政的皇帝,下手最黑的皇帝,但他的攤丁入畝政策鞏固了清朝的經濟基礎,是最重要的過渡時期。

所以到了乾隆時期,安安穩穩收穫。當然乾隆自幼在康熙身邊長大,當然也想做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皇帝,但到他這一朝,相互對比一下,哪裡還有能超過康熙的成就。而且乾隆中後期開始走下坡路,他自己不是不知道。整天想著給自己堆一些成就,有些是事實有些就很牽強,他有自知之明,所以標榜完自己的功績,再把康熙抬出來,爺倆都臉上有光。


老夫會天降插


看到這問答我驚出一身冷汗,說不好會被扣滿遺的帽子啊!不過話說回來,相對於聰明絕頂,卻不務正業,人們更認同的是,資質平平,卻努力幹活。

閒言少敘,但說康熙帝,有定疆定國之功。中國現有疆界,便始自康熙。清沒成為短命王朝,他也是居功至偉。同時在治國與民生方面也成績斐然。綜合評定,康熙帝是堪與李世民相比的。



所以康熙是受清朝諸帝敬仰的存在,號聖祖。乾隆更是康熙的鐵桿粉絲。乾隆曾評價歷史上他最佩服的皇帝只有三人,唐太宗,宋仁宗和康熙。所以在乾隆六十年時,乾隆主動退位,做了太上皇,以視自己不敢超越聖祖,以及對爺爺的尊重。

就這些了吧!


把不滿說出來


非不想,乃不敢也。何以不敢?敬祖耳。

眾所周知,康乾盛世是中國傳統王朝的最巔峰,而這一持續近一個半世紀的太平盛世其實是由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創造的。

假如有人要問,作為康乾盛世頂峰上的帝王,乾隆這輩子最崇拜的人是誰呢?那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其皇祖康熙,而不是其父皇雍正。

康熙皇帝八歲登基,其在位六十年,期間除鰲拜、滅三藩、收臺灣、平西域,一生仁孝,道德治國,輕徭薄賦,豐功偉績,自不用多少說,其廟號“清聖祖”也是恰如其分。

當然,乾隆尊崇康熙還有個人的原因。正如其晚年經常津津樂道的,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時,康熙皇帝來到四阿哥胤禛在承德避暑山莊的獅子園家宴,當時僅十一歲的皇孫弘曆(即乾隆)給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年春天,康熙回到京師後,又應邀來到胤禛的圓明園牡丹臺賞花看戲,康熙這次不僅讓胤禛把弘曆叫來隨侍,並特意將弘曆的生母叫來看過面相,並滿意地說:這是有福之人!

之後,弘曆便被康熙接到自己住的暢春園,並特將裡面的“澹寧堂”賜給弘曆,作為他的起居讀書之所,以便隨時陪侍,聊解年老之悶。

這段故事,被乾隆解釋為自己得位之先兆。在他的潛意識裡,自己父皇雍正最終在康熙末年的爭儲戰爭中獲勝,恐怕還有自己的一份功勞呢!哼!

如此,乾隆繼位後,處處以康熙為學習榜樣,事事模仿,而又不敢超越。

比如南巡,康熙皇帝曾南巡六次,乾隆本是喜歡江南的,在年齡上、時間上也完全可以巡它個七、八、十次,但鑑於康熙只南巡六次,所有乾隆也只好六次南巡,到此為止。

再如在位時間,康熙皇帝登基早,其在位六十年已是千無古人,乾隆登基是二十五歲,不過他老爺子身體硬朗,愣是坐滿了六十年!

現在問題來了,皇帝是終身制的,到死方休,現在乾隆六十年了,接下來就得是六十一年,超過康熙皇爺爺!這還得了!

乾隆敬祖,這倒不是虛言。怎麼辦呢,退位吧。做太上皇是也!

於是乎,乾隆在位滿六十年後,為表示對康熙皇爺爺的尊敬而在其即位滿六十年那天宣佈退位,改由嘉慶皇帝繼位。

不過,八十多歲的乾隆是退位不退政,小事交給嘉慶,大事還得我管!於是,如此過了三年多了,乾隆老爺子終於在八十九高齡上駕崩了。

認真算起來,乾隆應該說是在位六十三年,是中國曆代帝王中壽命之最、也是在位時間之最!


坑爹史冊


這裡有五點,第一,那是他爺對長輩的尊重。歷史的責任,叫後人尊重老人。第二,腐敗嚴重,那幾個都是朝中老臣不想殺他們。想讓給他兒子好對他們下手啊!比如和珅和大人。還有幾個。殺了和珅富了嘉慶。可惜他治理朝政不行。比他爹更腐敗。第三,身體不行了,心有餘力而力不足。第四,七下江南都需要錢,錢從哪來從江南的老百姓的剝削。哪裡有剝削哪裡就有反抗。乾隆末年的起義,天天報,趕快推脫責任。退位給嘉慶,他還是想推脫責任。第五,他不是退位他是當太上皇比皇帝權利還大。他也治國理政。


長城2017


乾隆是康熙的孫子,講孝道,尊重康熙,也不能超過康熙,在乾隆的眼裡,康熙居功至偉,自己比不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