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紫砂泡茶泥料的特點,你能分清嗎?

宜興陶土中有一種叫做嫩泥的礦料,是接近地層表面的一種黏土巖,分佈在宜興丁蜀鎮周圍山區。嫩泥礦層的底部,有一種堅質礦石,開採時須用硬器掘之。

古文獻說它是“未觸風日之石骨也,陶之乃變硃砂色”(明·周高起《陽羨茗壺系》)。這種礦石就是紅泥礦,其礦物組成為高嶺石、氧化鐵、石英和白雲母。

因含鐵量多寡不等,紅泥礦燒成後的色澤或紅中略帶黃,或黃中略帶紅,或紅中略帶紫,可呈硃砂、硃砂紫或海棠紅等基色,硃紅中透著橘黃,色豔而不妖。色彩的呈現與燒製溫度緊密關聯,使用越久越現沉穩氣息。

用紫砂泡茶泥料的特點,你能分清嗎?


拍攝於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

紅泥

紅而不豔,紅得柔美,是紅泥色澤特點。色澤紅得過於豔麗,多數是泥料內添加了鐵紅粉。窯溫燒足,光潔明亮,紅中略見橙色。紅泥可以分為朱泥、小紅泥,大紅袍泥,其區別是原礦層的不同及風化程度、煉製拼制的差異。

用紫砂泡茶泥料的特點,你能分清嗎?


紅泥(因燒製溫度不同等因素顏色有所差異)

朱泥

朱泥因泥性嬌,成型工藝難度亦高。由生坯至燒成,收縮率達10%-25%之間,一般成品率僅約7成。故常用來製作小件器物和作為化妝土,作為紫泥坯件表層的裝飾用。

“朱泥”壺主要特性有哪些?

1、結晶度高。泥的斷面接近瓷質。

2、泥色如橘。泥料未燒前為橘黃色,燒成後紅色中透著橘黃,用熱水衝淋朱泥壺,立展嬌嫩的鮮紅色,氤氳中有紫光遊移。

3、收縮率高。成型較難,收縮率大的高達30%,燒造過程中極易變形,生坯燒成率僅約7成,從古至今多制小品。

4、含鐵量高。燒成溫度稍高,就會析出鐵質,出現火疵點。(提示:冬季已到,一定要溫壺,防止壺驚裂)

用紫砂泡茶泥料的特點,你能分清嗎?


中國陶瓷博物館展示 趙莊朱泥

大紅袍

大紅袍泥料低張力,收縮比幾乎達紫泥系的三倍,製作時泥性掌握不易,古代用於增添紅泥豔潤調色之用,為傳說中最具神秘色彩之極品朱泥之一。

大紅袍燒製時易起節皺、開裂、塌陷、變型、窯溫輕者偏黃易還原,重者變形起泡,成品率低。

大紅袍燒成後質感綿密、緊實細緻,持之紮實沉重、紅潤豔麗,泥中極品,無以倫比;泥胚含少許原礦顆粒,衝淋熱水後色變極大,呈紅中帶紫,養壺易現“包漿”之美。窯溫約1080度,收縮比約30%。

用紫砂泡茶泥料的特點,你能分清嗎?


大紅袍泥料

清水泥

當說到煉泥方式時,“清水泥”是指不加其他泥料直接粉碎煉製的單一泥料。不含他料的紫泥都可稱為“清水泥”。

用紫砂泡茶泥料的特點,你能分清嗎?


清水泥,該泥為純的紫泥礦直接陳腐加工成熟泥(紫砂生礦泥外觀為石塊,成片狀結構,經露天堆存自然風化一段時間後,能分解成黃豆般大小的顆粒。用機械加工粉碎成所需的細度,加水調和揉練,便成『熟泥』。),我們稱之"普泥"。

當說到泥種品類時,“清水泥”是紫泥的一個品類,是赤鐵、雲母含量較高的一種純紫泥礦,宜興陶者習慣稱之為“普泥”、“紅紫泥”、“紅清水”。泥色醇和,泥質細膩,透氣性強,雜質較其他泥料少。燒成品顏色紅潤而溫和。使用日久愈呈紅潤。

————————

底槽青

原礦按生成位置高低大致可分頭槽、二槽、底槽三類。“底槽青”即底層(深層)紫泥。

用紫砂泡茶泥料的特點,你能分清嗎?


礦料未粉碎前,可見明顯散佈諸多綠色“雞眼”(燒成呈黃色)。成泥質細膩,色沉穩。坯色偏紫泛青,燒成後呈紫紅色,並有不均勻的細小金黃色或灰黃色砂粒,俗稱“金砂隱現”。在拼接流、把和身筒時,如果使用的脂泥含水量高,窯燒後“金砂隱現”會更加明顯。泡養後呈豬肝色。

紅皮龍

紅皮龍,是一種紫砂泥料名稱,屬於紫泥系。原名叫野山紅泥,礦料稀少,近年來市場上更是少見。一般分佈在黃石層的下面,泥色紅褐色,燒成後為紅色。紅皮龍相對石英含量較高,雲母雜質也比較多,透氣性能好,泡茶易上手,親和力佳,溫度簡單易掌握,使用愈久愈發紅潤,為雅俗共賞之泡茶利器。現在黃龍山偷挖的泥料以紅皮龍為主。

用紫砂泡茶泥料的特點,你能分清嗎?


收縮比率大、成品率低、大器極難燒成。較易跳砂、變型、窯裂;泥胚疏鬆故成型易開裂,結合較難掌握,製壺時開口易掉砂,細部處理須高技巧與耐心。燒成後紅潤又具砂感,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 。

墨綠泥

制壺藝人嘗試著將西歐進口的氧化鈷加入段泥中,進行拼配調整,反覆試驗,創造出一種新的泥色,本地人稱之為“墨綠泥”。

用紫砂泡茶泥料的特點,你能分清嗎?


民國初,有個紫砂壺藝人發現,景德鎮制瓷時常會用一種叫氧化鈷的金屬氧化劑,燒成後其色澤綠中透青,使瓷器的色澤更加豐富和美觀,於是這個藝人嘗試著將氧化鈷加入段泥中,進行拼配調整,經過數年反覆的試驗,創造出一種新的泥色,本地人稱之為“墨綠泥”。

墨綠泥創制的時間為1915年至1916年間,當時的氧化鈷主要是從西歐進口,由於這種金屬氧化劑價格昂貴,所以一般制壺藝人在制壺時不捨得整壺使用,僅僅用於做壺的裝飾.如在壺身上貼—個墨綠色的桃葉、竹葉、松針等等。有時會將壺身筒粉上一層墨綠泥。

說到添加氧化鈷,我們無可迴避地要提到泥料中添加物的問題。社會上曾流行一種說法,凡加了化工添加劑的泥料都是問題泥,且可能有毒。經過科學檢測,可以認真地說只要添加氧化鈷、氧化錳、氧化鐵等幾種金屬氧化劑,並且使用的泥料是優是優質原礦紫砂泥,經過高溫燒製的過程,分子結構非常穩定,對人體健康不會構成任何危害。

降坡泥

降坡泥產於江蘇宜興黃龍山礦區‧二龍橋礦段,正位於“青龍山”與“黃龍山”之交界處。降坡礦砂並沒有那麼神奇也並沒有達到稀世珍寶的級別,但就其與大礦層的紫泥比較, 降坡泥確實是相對稀少的。

用紫砂泡茶泥料的特點,你能分清嗎?


泥性:原礦因含段泥、紅泥、紫泥等諸多共生礦,陶之後,於深沉之“橙紅色”底上,滿佈五彩斑斕的粗細、深淺之紅、黃星斑點。

降坡泥練製後出現老味十足、橙紅中泛黃的燒成樣貌,讓人觀之即生思古之幽情,經泡養後更是老味橫生,簡直與明清佳泥毫無二樣。窯溫:約1180度。收縮比:約12%。

黃金段泥內所含顆粒較大結構疏鬆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器材。泡茶好喝,讚不絕口!

黃金段泥

何為黃金段泥?它是段泥的一種,黃金段泥是段泥礦經風化的一層,其色澤分明,透氣性佳,為段泥中極品。

用紫砂泡茶泥料的特點,你能分清嗎?


黃金段泥,也叫金黃段,存量稀少。成品色澤為金子的顏色,而且為老黃金的顏色,顏色不顯稍深。用肉眼觀察,內部分佈著細小的黑色顆粒,那個是赤鐵礦的小團粒,在燒成後呈現出黑色。

衝茗:段泥適泡之茶較為寬廣,一般而言,透氣率均佳;茶湯順和平適,操作衝茗技巧要求不高。適合泡普洱茶系列,鐵觀音及半發酵類茶,重發酵茶類(黑茶類),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綠茶,龍井,紅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