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跌之下,何以解憂?唯有定投!

國慶節長假期間,納斯達克指數跌幅超過3%,恆生指數跌幅超過4%。

10月8日,央行降準利好對決海外市場利空,結果大家都看到了,滬指跌幅超過3%。

海外市場一週的跌幅,A股一天就完成了。

如此行情,不禁令人唏噓。

大跌之後再看空,似乎過於悲觀。

然而,滬指大跌100點之後,看多的勇氣來自哪裡?似乎又找不到方向。

行情,就那樣吧。牛市的影子是沒有的,磨底的過程是漫長的。技術信號告訴我們,短線反彈還是有的。尤其是在市場在中長期均線獲得支撐之後。

其實,我覺得,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現在每天糾結於行情的漲跌,已經完全沒有什麼必要了。

我周圍那些炒股的朋友,有一半已經滿倉套牢了,無法動彈。有一半還留有現金,但不斷嘗試抄底的舉動也在消耗他們有限的“有生力量”。

面對眼前的A股,調整到佛繫心態,並找到一個合適的策略也許是當務之急。

今天,就來說一下在疑似底部區域且現金流不充沛的狀況下的交易策略,那就是定投。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定投?

其實交易沒必要情緒化,人生不在對錯,而在對的時候對多少,錯的時候錯多少。

現在要說對未來股市很有信心,我著實認為還沒有在市場群體中形成廣泛共識。而且在一起過苦日子的政策號召下,未來的很多領域都將是一個收縮的環境。但是回看去槓桿的趨勢,我認為未來仍然會再重新經歷加槓桿的時代。我們能夠通過估值水平大致看到現在股市的估值是一個歷史低位。

但是這個低位持續的週期多久卻是一個沒人能夠馬上清晰回答的話題,這就需要採取不同的應對策略。

除非,你覺得滬指2700點都高了,是你不能忍受的高位,或者滬指還得腰斬。不過,如果是這種認知,你早該清倉了吧。

採取定投一方面是源於個人資金狀況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目前的市場大環境一時三刻還很難改觀發生質變,所以低位逐步定投,緩慢佈局更為妥當。

下跌之下,何以解憂?唯有定投!


第二個問題:用多大力量去定投?

有人也許就要問了,開啟定投之後,要是又跌了那怎麼辦啊?

定投的策略,真的是佛繫心態,別總想著買在最低點。既然是定投,就是一個長期的行為,它自身已經將成本熨平了。

甚至還有些人經常犯這樣的錯誤,第一次定投的時候總想把倉位搞得很高,因為他覺得既然在這個位置可以做了,那這個位置應該已經很低了,害怕以後碰不到這樣的低位了就想重倉。

其實沒必要,我們的行為的本質不是在追求某一位置的成敗,追求的不是一次戰役的勝利,而是最終結果的勝利。所以不用苛求百戰百勝,能做到百戰不殆即可。

有閒錢了投一些,可以給自己設置一些標準,或者是定期,或者是定價,沒跌多少投多少等等,這些可以根據個人的偏好來執行。

下跌之下,何以解憂?唯有定投!


第三個問題:投什麼?

其一,投指數。

指數基金適合普通投資者,這是巴菲特老爺子多次強調的。

當然啦,現在指數那麼多,咱們還是盯著主流的綜合指數。那些什麼行業指數,都靠邊站。

定投指數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你對中國股市未來的預期。就像我之前說的,去年要是說大盤能不能到3300,相信很多人都覺得小意思。但是今年你會發現對於指數能不能到3000,很多人都心裡發虛。但是我們把週期拉長一點,問問自己中國股市未來還有希望到3300點嗎?我覺得有,而且這是個大概率事件。

既然這個概率很高,那麼投資指數是最合適的。

即使目前不少人依然認為A股跌破2600的概率很大,但是那不算是偏向長期的考慮範疇。因為我的定投策略已經考慮到了這種情況,相反我第一次投完市場就暴漲的情況反而是超出我的計劃預期的。定投不怕跌,特別是在歷史底部區域。

其二,投希望。

未來什麼東西有希望?

未來有希望的東西還是不少的,不過目前我第一步準備選擇的是國資掃貨控股的板塊。

中國有句話叫做炒股跟黨走,其實仔細看看目前被國資控股接盤的一些上市公司本身質地還是不錯的。

這些公司很多是因為在過去加槓桿擴張公司業務導致碰上去槓桿信用收縮後就資金鍊斷裂了,國資提供資金的情況下,未來這些企業仍然是很有希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