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痕迹形式主义,你们单位有没有在搞?

工作痕迹形式主义,你们单位有没有在搞?

工作痕迹形式主义,你们单位有没有在搞?

所谓“工作痕迹形式主义”是指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应付上级检查所需的过程记录材料,比如各种纸质记录表、检查表、笔记本、档案盒、文件夹等,材料做得很漂亮,但没干什么实事,也不关注实不实。把留下痕迹,作为工作开展首要任务,甚至,可以不干,但不可以没记录。

工作留痕本并没有错,而且是值得学习的做事方法,一方面可以作为档案记录留存,方便日后查询、总结及复盘;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工作开展,加强自我监督的方式。

留痕不是重点,重点是行动落实,留痕是辅助的证明,而不是工作的焦点。如果本末倒置,走入极端,就成了形式主义。

工作痕迹形式主义,你们单位有没有在搞?

案例

笔者曾在国企工作多年,对这种“形式主义”深有感触。

当时由于受集团公司管控,每个季度、年中、年末都会接受一次检查。内容主要是集团统一部署的活动、推行的项目、内部运行的体系等。

到了审核那一天,会看到一个场面,会议室的桌子上“纸山纸海”,堆满了档案盒、文件夹以及白花花的A4纸。

检查人员对照检查表,要一项项看书面记录,有的就打钩,没有就说明没做。你说我做了,只是当时忘了记录,那不行,口说无凭啊。

这种检查可不是走走过场,考核结果会纳入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业绩考核。

可想而知,在这种检查标准及规则的压力下,各个部门都不敢懈怠,检查前一周的重点工作就成了整理材料、补材料,其他工作靠边站。子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

作为其中一员,背后看到的是,很多事情根本就没有落到实处,根本谈不上什么效益或者成绩,但是材料做得非常高大上,排版精美、装订讲究,图片、影音一应俱全,让人一看都忍不住点赞。

等检查人员一走,一切就象什么都没发生过。

工作痕迹形式主义,你们单位有没有在搞?

“工作痕迹形式主义”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严重阻碍组织的长远发展。当一切都在玩虚的,不务实,那出现的景象可能是海市蜃楼,给人一种假象,错过发展的最佳时机,这才是致命的。

话说回来,下面的人都希望这样做吗?我看不是,三个字:没办法。主要问题出在哪?是上级部门考核的导向。只有上级部门务实起来,调整监查方式,才能扭转“工作痕迹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

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你们单位存在这种形式主义吗?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