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痕跡形式主義,你們單位有沒有在搞?

工作痕跡形式主義,你們單位有沒有在搞?

工作痕跡形式主義,你們單位有沒有在搞?

所謂“工作痕跡形式主義”是指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應付上級檢查所需的過程記錄材料,比如各種紙質記錄表、檢查表、筆記本、檔案盒、文件夾等,材料做得很漂亮,但沒幹什麼實事,也不關注實不實。把留下痕跡,作為工作開展首要任務,甚至,可以不幹,但不可以沒記錄。

工作留痕本並沒有錯,而且是值得學習的做事方法,一方面可以作為檔案記錄留存,方便日後查詢、總結及覆盤;另一方面,也是促進工作開展,加強自我監督的方式。

留痕不是重點,重點是行動落實,留痕是輔助的證明,而不是工作的焦點。如果本末倒置,走入極端,就成了形式主義。

工作痕跡形式主義,你們單位有沒有在搞?

案例

筆者曾在國企工作多年,對這種“形式主義”深有感觸。

當時由於受集團公司管控,每個季度、年中、年末都會接受一次檢查。內容主要是集團統一部署的活動、推行的項目、內部運行的體系等。

到了審核那一天,會看到一個場面,會議室的桌子上“紙山紙海”,堆滿了檔案盒、文件夾以及白花花的A4紙。

檢查人員對照檢查表,要一項項看書面記錄,有的就打鉤,沒有就說明沒做。你說我做了,只是當時忘了記錄,那不行,口說無憑啊。

這種檢查可不是走走過場,考核結果會納入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的業績考核。

可想而知,在這種檢查標準及規則的壓力下,各個部門都不敢懈怠,檢查前一週的重點工作就成了整理材料、補材料,其他工作靠邊站。子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和支持。

作為其中一員,背後看到的是,很多事情根本就沒有落到實處,根本談不上什麼效益或者成績,但是材料做得非常高大上,排版精美、裝訂講究,圖片、影音一應俱全,讓人一看都忍不住點贊。

等檢查人員一走,一切就象什麼都沒發生過。

工作痕跡形式主義,你們單位有沒有在搞?

“工作痕跡形式主義”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嚴重阻礙組織的長遠發展。當一切都在玩虛的,不務實,那出現的景象可能是海市蜃樓,給人一種假象,錯過發展的最佳時機,這才是致命的。

話說回來,下面的人都希望這樣做嗎?我看不是,三個字:沒辦法。主要問題出在哪?是上級部門考核的導向。只有上級部門務實起來,調整監查方式,才能扭轉“工作痕跡形式主義”的不良作風。

你對這個問題怎麼看?你們單位存在這種形式主義嗎?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