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重重——哥窯爲何市場難有出頭之日

“芝為華彩玉為肌,火氣全無古氣披,恰是白描吳道子,觀音妙相手中持。”這是清代好古天子乾隆帝誇獎哥窯的一首詩。在他讚美瓷器的近200首詩中,描寫哥窯的就近20首。清代丁觀鵬所繪《弘曆鑑古圖》中擺滿古物的案臺上,就擺著傳世哥窯的瓶、爐、盤等器皿。被列為“宋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在陶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自命風雅的乾隆,對哥窯瓷器自然也是傾心不已,將其視為珍品。

迷霧重重——哥窯為何市場難有出頭之日

2017年秋,一件元代哥窯倭角方洗出現在北京保利“佞宋”專場中。該方洗估價300萬—350萬元,以260萬元起拍,在多位買家的多輪競價之後,加佣金以2645萬元成交,超最低估價10倍之多。回顧上一次在2003年倫敦蘇富比217萬元的成交價,可謂一次價格的飛躍。

高古瓷收藏家、研究者崔凱則認為這一價格還是偏低,“遠遠不夠!直觀來看,此器的釉質特徵、工藝、造型的開門度非常高,而且經海外重要藏家收藏過,其來源可靠、流傳有序,可靠性就比較高。十幾年前的200多萬元,如果買明清官窯,比如洋彩、粉彩,可能現在出手的市值一件就是兩三千萬元,一線拍行藏品徵集:壹伍貳伍陸貳零柒伍壹伍 嚴先生 加在一起,過億或者兩三億都很正常。”他說,“所以如果單純按投資來說的話,這是個稍許失敗的投資,時間成本很高,並不是很理想。”

迷霧重重——哥窯為何市場難有出頭之日

宋五大名窯中,哥窯市場價格最低,這樣的行情又是何因?

哥窯目前受關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正在舉辦的“金絲鐵線—故宮博物院哥窯瓷器展”及相關研討會,該展將大眾對於哥窯瓷的熱情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展覽基本上把故宮藏的百餘件傳世哥窯全部展出,這是歷史上沒有過的,也是首次舉辦這樣的展覽。北京故宮博物院器物部主任、陶瓷研究所所長呂成龍介紹,其中不乏灰青釉膽式瓶、灰青釉凸弦紋瓶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精品。

迷霧重重——哥窯為何市場難有出頭之日

“哥窯”一名最早見於明宣德年間的《宣德鼎彝譜》,其中記載:“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各窯器皿……”由於柴窯被認定為五代所燒,故後世將“官、哥、汝、定、鈞”列為宋代五大名窯。由於缺乏同代文獻,且後代記錄也只是一鱗半爪,文獻之間還互相矛盾,因此直到今天,哥窯的身世仍舊是個不解之謎。到目前,考古實物及文獻仍舊無法一一對應,哥窯身世迷霧重重。崔凱表示,在“金絲鐵線——2017年故宮博物院哥窯學術研討會”後,與會者對產地有了大致統一的意見:傳世哥窯的窯口應該是杭州,而不是龍泉。如果這一共識成立的話,直到明代的文獻才把哥窯當作單獨的瓷器窯口出現,那麼哥窯這個窯口就不存在?業內還有另一種觀點:傳世哥窯可能是南宋官窯生產出來的一種品種,並不是一個單獨的窯口,哥窯是官窯瓷器裡的一個品種。“這樣一來,哥窯的身份就很尷尬了,這是學界長期存在爭議的問題。”

“哥窯問題,千古懸案,各家觀點,五花八門。”業內人士表示,關於窯址之爭,有杭州鳳凰山說,有龍泉說,有河南說,有景德鎮說。“立場不同,目的不同,方法不同,結論千奇百怪。”不過,在他看來,哥窯研究的根基在於“傳世哥窯”即清宮舊藏的這批哥窯,“傳世哥窯”或是宮廷傳承,或是清代帝王蒐集,以及所有從清宮流入天津、山東、揚州、上海乃至海外的器物,它們流傳有序,具有相同特徵、自成體系。

著名陶瓷鑑定專家耿寶昌將自己上過手、源於清宮舊藏的60多件“傳世哥窯”的研究,總結出其特徵:黑胎或深色胎,器型仿青銅器,紫口鐵足,乳濁釉,釉面失透、如“粥皮”,釉面油膩,器物口沿常有一道較厚的釉層,俗稱“釉環”。他還表示:別具特色的“傳世哥窯”瓷器是宋代產品。

迷霧重重——哥窯為何市場難有出頭之日

哥窯以其獨特的“金絲鐵線”卓立於幾大名窯之中。“金絲鐵線”即器身在燒製過程中,由於胎質和釉的膨脹係數不同,出窯後形成的紋片,俗稱“文武片”“百圾碎”“墨紋梅花片”“葉脈紋”。崔凱將哥窯的這種特質稱為“殘缺美”。

按照可靠的標準來看,“傳世哥窯”現主要藏於北京、上海、臺灣及海外各大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共有63件傳世哥窯,其中57件是一級品(國寶級),珍品比例非常高。大維德收藏的30多件官、哥窯,也是清宮舊藏。再加上流散在海內外的,已知有記載的,總數也不過二三百件。因此,能在市場得到藏家公認、市場流通的哥窯瓷器少之又少。

傳世哥窯研究雖然迷霧重重,但其所蘊含的深厚歷史、文化及藝術價值卻為世所公認,珍貴性毋庸置疑。在拍賣市場,只要有哥窯現世,必定是國寶級的,但它的價格卻與其藝術價值嚴重不符。缺乏統一的認知,是導致哥窯的整個市場價位呈現一種低迷狀態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