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評論」「中小學食堂實時監控」,有必要

近日,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食藥監局聯合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幼兒園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學校要在食堂等重要區域建立嚴格的安全保衛措施,紮實推進“陽光餐飲”工程建設,按要求公示主要原材料進貨信息和後廚加工製作過程,實現學校食堂食品製作實時監控。(10月10日法制晚報)

中小學食堂製作食品製作進行實時監控,通過採用視頻技術、透明展示、廚房開放活動和陽光公示等方式,公開廚房環境、加工過程、清洗消毒、食品原料儲存狀態等的行為,旨在讓後廚看得見、看得清、看得遠,讓學生和學生家長對學校食堂製作食品安全可體驗、可參與、可監督。

北京對中小學食堂進行實時監控,理論上來說,學生和家長可以直觀地看到後廚環境衛生狀況、食品操作加工關鍵部位和重點環節。但食堂在工作時,學生在上課,家長在上班,怎麼能監管?而且學生或者家長也不可能未經學校同意,就直接到食堂或者視頻監視室去監看。如果讓行政監管部門監管,那也是個問題。全市有數千家學校,食藥監局也就這麼幾十號人,就是其他什麼事情都不做,他們也不可能監管得過來。

中小學食堂實時監控,應該讓學校的監控設施與監管網絡有效對接,逐步實現“遠距離巡查,零距離監管”的信息化監管模式。視頻技術除了有社會監督功能,還將以直播形式向各縣(區)市場監管部門及教育部門開放,將過去的臨時檢查變成實時監督。要把監管落到實處。各學校應該成立由家長和學生共同組織的膳食管理委員會,家長和學生可隨時進入後廚檢查發現問題,發現後可直接向學校和行政監管部門彙報。學校還應授權於學校膳管會和家委會成員,只要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就可查看食堂的視頻,由此建立起一個校方、學生及家長、有關職能部門的立體監管網絡。

當然,最關鍵的是要把好食材採購關。北京明確要求各學校的食堂在採購食材時,百分百索要發票,確保源頭可控、有據可查。只有把好各學校食堂食材採購關,搞好食材的追溯體系建設,有關部門定期不定期地到各地食堂進行抽查,發現問題要嚴肅查處,進行重罰,只有各方面措施到位了,才能讓“中小學食堂實時監控”變成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