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三次財富大洗牌,普通人如何「活」下來?

2018第三次財富大洗牌,普通人如何“活”下來?

十一假期剛過,房子降價成了熱門話題,有的樓盤跌幅甚至達到了30%。在我們不經意間,整個社會正在通過房子進行著第三次財富大洗牌。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應該如何把握這次機會呢?

前兩輪財富洗牌最終都是哪些人收益?

我們先回顧一下前兩次的財富大洗牌。看看在這兩次的洗牌中都有哪些值得一說的經驗,享受勝利果實的都是哪些人?

第一次洗牌:走出體制,下海賺錢。

最早在改革開放初期,當時的人們普遍都比較窮。在經濟政策不斷開放,經濟鬆綁的大前提下,個體經濟開始出現。那個時候的國內市場是一篇藍海,只要你敢下海,機會總是特別多。

加上國家的扶持性政策和貨幣政策,那些下海的人在市場中不斷積累財富,而拿工資的那部分人,在通貨膨脹的進程中財富不斷貶值。至此,第一波洗牌結束。那些在市場中打拼的人也完成了財富的積累。

2018第三次財富大洗牌,普通人如何“活”下來?

第二次洗牌:投資樓市,買房增值。

第一次洗牌後,完成財富積累的人希望財產能在積累的同時實現增值,慢慢開始有了理財意識。而此時的國內理財產品種類少,金融市場不完善,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這些人的投資慾望。不過財富激發了人們的創造力,房子搖身一變成了投資對象。

房子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慢慢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買了多少房”,“房子買在了哪裡”是大多數人熱衷的話題。最瘋狂的時候,還出現過像龔愛愛這樣,一個人就擁有41套房產的房姐。房地產也成了我們國家的支柱產業。

回看中國財富增長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社會財富的洗牌與積累,都是有跡可循的。第一次是國家大方針的改變,跟著政策走的那部分人獲利最大。第二次是投資趨勢的變化,跟著大趨勢投資的人有益頗豐。隨著國慶期間房價的下跌,樓市投資進入寒冬期,第三次財富的洗牌悄然而至。

第三次大洗牌正在進行你察覺到了麼?

改革開放初期那種遍地都是機會的時候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改革開放幾十年,絕大多數產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像媒體、通訊和金融這些發展較好的行業已經形成了很高的進入門檻。每天都有超過1.2萬家公司註冊,每分鐘都有公司在倒閉。藍海早就變成了廝殺的紅海,各個行業、企業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進行著激烈的競爭。

金融市場機制的完善,國家對於樓市的管控,留給樓市的空間也越來越小。在政策的嚴厲調控下,房子的資金週轉速度開始下降。在今年各大房企的半年報中,他們的報表並不好看。碧桂園欲放慢發展速度,恆大將放緩投資,萬科業績預期增速下降。大房企負債增加,中小房企在夾縫中生存。在限購、限售、限貸和租售同權等一系列調控之後,房地產商紛紛開始了多元化佈局,房地產的寒冬已經來臨。“時勢造英雄”的土壤已經不再肥沃,此次房價下跌,就是第二波洗牌的結束,也是第三次大洗牌的開始。

普通人在大趨勢下,應該如何把握機會?

第一,在你瞭解的領域投資。不管是什麼投資都有一定的風險,我們投資者只有瞭解了投資產品的特性,把握經濟發展的動向,才讓在投資中實現盈利。貿然進入不熟悉的領域,很容易被割韭菜。巴菲特也說過:“投資一定要在自己的理解力允許的範圍內投資。”

2018第三次財富大洗牌,普通人如何“活”下來?

第二,降低槓桿,確保資金的流動性。國慶期間,青島、上海、合肥、江蘇、江西和廈門等地方的一些房子降價後,立馬就有很多人拉橫幅抗議。這些人將全部資產都放在房地產中,一旦房價發生波動,這種固定資產因為流動性差,很容易砸在投資者手裡。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後,很多投資者的房子完全沒辦法出售。在現在國際形勢不明朗,國內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的大背景下,保證資金的流動性,增強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很重要。

第三,選擇穩健的投資品種。從年初到現在,P2P連續暴雷,股市一度跌至1700點,零門檻的餘額寶之類的投資產品收益也在下跌。經濟強勢上行期間,往往是財富增值的時期。而在現在的經濟形勢下,穩健才是投資的關鍵詞。黃金或白銀這種避險性的品種是很好的選擇。

以前的遍地商機一去不復返,我們堅信的房價也不再堅挺。新的趨勢還不明朗,作為普通投資者,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更需要保持理性,在新的洗牌中合理配置資產,實現財富的增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